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记录中国丨雅丹“窑洞派出所”迎来新所长,沙海“灯塔”接力

澎湃新闻记者 高宇婷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记录中国”团队 曹若昕 钱蕊 钟沁蕊 段瑞怀 姜懿宸 那洺赫 付晓晴
2024-08-22 07:09
来源:澎湃新闻
中国政库 >
字号

“耐得住寂寞,抗得住炎热,经得住风沙,守得住阵地。”位于甘肃省敦煌市雅丹国家地质公园景区内的治安派出所(以下简称“雅丹所”)墙面上写着这样一句话。

曾先后在雅丹所坚守了20余年的老所长李生寿留下的这句话,不仅描绘了雅丹所艰苦、寂寥的工作环境,也是对雅丹所民辅警的激励。

民警们在坚硬雅丹体上“凿”出来的“窑洞派出所”,紧挨着“死亡之海”罗布泊,管辖约一万平方公里范围内的治安工作。

雅丹景区距离敦煌市区约180公里,全年干旱少雨,夏季地表温度最高可达70摄氏度,放上一枚鸡蛋,不一会儿就能烫熟。大漠空旷,强风从雅丹体间呼啸而过,发出可怖的嘶吼声,这片雅丹地貌也因此被称作“魔鬼城”。

2001年,国家批准建立雅丹国家地质公园。原红十井派出所后撤100余公里,搬迁至雅丹景区内,改名为雅丹治安派出所。自此,一代代公安民警接力驻扎,至今已在这片远离城市喧嚣的大漠里守卫了23年。

雅丹国家地质公园内的“窑洞”派出所。澎湃新闻记者 高宇婷 图

日前,“记录中国”团队来到雅丹所实地参观,并采访了新任所长徐海瑞。他向“记录中国”团队介绍了民警们开凿雅丹所的经历,以及在大漠中保障安全、服务游客的日常工作。

相较于大城市的繁华,雅丹所民警艰苦的工作环境和坚守大漠的精神让“记录中国”团队成员感触颇深,这篇文章记录了民警们身兼多职、救助游客、驻守大漠的故事。

身兼多职的“斜杠”警察

雅丹所约一万平方公里的管辖范围内没有户籍人口,连植被都很少见。在2003年8月景区正式‌对游客开放之前,与雅丹所民警相伴的,只有无边的大漠黄沙。

近年来,形态奇诡的雅丹地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参观:狮身人面、天外来客、舰队出海……这些雅丹体被风蚀作用雕琢成各式逼真的造型,令人流连忘返。今年暑假期间,雅丹景区再次迎来一年之中的客流高峰,日客流量达两千余人次。景区里再次热闹起来,雅丹所的民警们也忙碌起来。

今年6月底,52岁的徐海瑞接到组织通知,任命他为雅丹所新一任所长。徐海瑞明白组织这样安排的用意:相比于年轻人而言他的负担更小,自己的孩子已经走上工作岗位,也成为了一名警察,而年轻人还需要照顾小孩。一周之内,徐海瑞便完成了工作交接,正式上岗。

到雅丹工作之前,徐海瑞也曾多次因工作关系来到过雅丹所,对这里的工作、生活环境都非常熟悉。雅丹所民辅警既负责维护玉雅公路的交通安全,承担雅丹公安检查站的相应检查任务,也要在景区内巡逻执勤,保障游客安全。

开车巡逻一个来回50多公里路,要走近两个小时——每到游客聚集的景点处,民警们都要下车巡逻一圈,看看是否有游客需要帮助。在这样空旷的地方见到警察,游客们总是会多问一些问题,咨询下行程、问下景区相关的问题……偶尔他们也会接过相机,帮游客们拍张合照。

徐海瑞向游客介绍雅丹景区内的一些情况。 受访者供图

近40度的高温下,这样的巡逻他们每天至少要进行两三次:上午十点左右,大批游客从市区出发,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车程到达雅丹景区,民警们就要开始第一次巡逻;下午两三点是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候,游客易出现中暑等需要救助的情况,他们便顶着烈日再次出发;而入夜后,需要及时帮游客找回遗失物品,防止人员滞留景区。

“要让游客随时能看到警察。有什么需求,我们给什么帮助。”徐海瑞说。

7月25日下午2点左右,民警们在巡逻时发现,有两位老人正沿路步行。他们上前询问后得知,两位游客已经六十多岁,因为时间有限,本想大致游览后离开,却越走越靠近景区深处,已有些体力不支。当时,地表温度已经达到了60摄氏度,民警们立刻把两位老人带上了巡逻车,往返十余公里把他们送到了游客中心。

两位游客担心车里的汽油可能不足以开回敦煌市区,徐海瑞嘱咐他们回程可以开慢一点,不管开到哪里没油了都可以随时联系他。因为距离雅丹景区最近的加油站也在100公里之外的阳关镇,不如先朝着市区的方向开,走多远是多远,届时再请人送汽油给他们,也少些花钱。

两位游客添加了徐海瑞的微信,到达后向徐海瑞报了平安。

今年6月28日以来,雅丹景区每晚举办狂欢夜活动。伴着落日余晖,璀璨夺目的灯光秀开始上演,烟花升空,在大漠辽远的夜幕里绽放。游客们舞动荧光棒,随着音乐欢呼起舞。每晚十一点左右,狂欢落幕,这也是雅丹所民警一天工作收尾的时刻——他们等候在路旁,引导人群散场,直到确保游客们全部坐上返程的摆渡车,才披着星光赶回派出所休息。

正是这些琐碎小事,填充起民警们在雅丹的每一个日夜。

20年来雅丹所民辅警在荒漠中营救过20余人

雅丹地貌复杂,昼夜温差大,再加上紧靠罗布泊,这些年来偶尔会遇到游客徒步雅丹,或驾车穿越罗布泊过程中走失的情况。寻找迷路的游客和车辆,救人性命,成为雅丹所的“大事”之一。

雅丹所第一任所长李生寿于2022年7月退休。据统计,李生寿在雅丹所先后工作的二十余年里,完成救助任务198次,从死亡线上救回了26条鲜活的生命。

就在今年8月19日,刚到雅丹所工作不久的徐海瑞便接到了一次紧急救援任务——一男子独自驾驶车辆试图穿越罗布泊,无奈车辆被困沙窝,报警寻求帮助。

敦煌市公安局和敦煌市应急管理局赶赴大漠深处营救该男子。受访者提供(00:46)
8月19日7时许,雅丹所接到一名河北籍男子罗某的报警求助消息,按照报警男子提供的坐标,民警初步判断该男子受困位置在紧挨着雅丹景区的新疆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距离雅丹派出所直线距离大约30公里。

组织了对当地地形十分熟悉的工作人员加入救援队伍后,雅丹所民辅警驾驶两辆车出发了。出发不久,罗布泊内突然刮起十级大风,能见度不足20米。狂风卷着沙尘,沙漠内40多度的高温下,雅丹所民辅警只能闷在车里,忍着高温在大漠中艰难行进。因为开空调动力不足、车跑不动,开窗户风沙又太大。

当日上午11时,民警们终于到了该男子提供的大概受困位置,但能见度太差,大家不敢再贸然向前,再加上其中一辆救援车辆轮胎爆胎。综合研判之后,他们决定换胎后先返回附近的野骆驼自然保护区三垄沙保护站,同时请求敦煌市公安局和敦煌市应急管理局增援。

当日15时许,敦煌市应急管理局的救援人员携带专业救援工具赶到野骆驼自然保护区三垄沙保护站,一行人集中了一辆车,整装再次进入沙漠搜救这名男子。好在下午风沙小了,天气也晴了,搜救难度降低了不少。

当日16时19分许,救援小组在一低洼处发现被困车辆和男子。救援队一行人经过近2小时的不懈努力,终于将被困车辆开出沙窝。最终,被困男子于19日19时安全返回三垄沙保护站。

救援队找到罗某的被困车辆。雅丹所供图

据徐海瑞介绍,罗某于18日早晨从敦煌市七里镇出发,想独自驾车绕过雅丹景区进入罗布泊,穿越无人区前往新疆鄯善县。不料18日中午车辆便陷入沙窝,被困沙漠。19日7时许,罗某长时间自救无法脱困,遂报警求助。

近些年,雅丹所遇到这样的荒漠搜救情况并非个例。

2022年9月初,雅丹所曾接到过一位出租车司机的报警:一位来自山东的游客与家人争吵后来到雅丹景区,在距离景区大门5公里的地方下了车,独自向雅丹地貌深处走去。

茫茫大漠地貌相似,且缺乏参照物,徒步前行极易迷失方向。雅丹所民警立刻联合敦煌市应急管理局等部门,组成了一支10人搜救队,开始寻找这名游客。

雅丹国家地质公园内一景。曹若昕 图

据雅丹所一位辅警回忆,当天雅丹景区内同样刮起了沙尘暴,风沙很快掩埋了这名游客的足迹。搜救队员们又飞起无人机,还是没能找到他的踪影。而到夜间,大漠里气温骤降、刮起强风,人容易失温,危险更大。眼看天色渐晚,搜救队分成三组,开始分头寻找。松软的沙地上,车辆难以行驶。为了防止走散,队员们手拉着手,在大漠中徒步前行了十几公里,终于在下午五点多找到了这名游客。而此时,这名游客距离“死亡之海”罗布泊仅有15公里。

不灭的灯塔

七月的一天,雅丹所门口的旗杆上,飘扬着一面当日早上六点挂出的崭新党旗。到当天下午六点,党旗已经被风沙打出了毛边。

如今的雅丹所,在大漠中办公和生活的各项条件逐渐完善,但最初成立时,民警们只能在帐篷里办公。早上醒来,往往是“身上一层沙、锅碗随风去、帐篷开了花”。

住帐篷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当时也没有在距离市区180公里的雅丹景区建房的条件。2001年3月,第一任所长李生寿决定在雅丹体上挖出一个驻守大漠的据点。

雅丹体表面受风侵蚀,较易剥落,但内部的砂岩层由矿物和岩石碎片组成,经过长期压实之后,非常坚硬。李生寿带领民警们一点一点地开凿。白天要上班,就在夜里点着煤油灯挖;洋镐敲上雅丹体,常常冒出火星,就浇上水,将雅丹体泡软了继续挖。一年多之后,他们终于开凿出一个约40平方米的窑洞,完成了“一期工程”。

到2017年,雅丹所已经完成了四期挖掘工程,扩建至260多平方米,也通上了水和电。如今,这座粗粝的雅丹体内外,处处可见民警们适应环境、经营生活的巧思。卧室的床单上虽铺着一层薄薄的细沙,但一个个“豆腐块”依然叠得方方正正。除了办公区和生活区,雅丹所里还有一条弯曲的长廊,两侧墙壁上挂满了建所以来的照片,记录着民警们干事创业、为游客服务的故事。

摸索出“施工”技巧后,民警们在靠近地面的墙壁上开了一扇不会被风吹来的沙石堵住的窗户。阳光照进雅丹所,在荒无人烟的大漠里,民警们造出了一个亮堂的家。

雅丹所民警生活区。钱蕊 图

2022年7月5日,先后获评“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全国“最美基层民警”、“甘肃最美人物”等荣誉称号的李生寿退休,离开了他坚守了二十余年的雅丹所。

接替他继续点亮沙海灯塔的,是当时43岁的秦志刚。秦志刚坦言,在李生寿所长的荣誉光环下任所长,压力很大。“要传承雅丹所的精神,首先要稳住年轻民辅警的信念,让他们爱上雅丹所。”为此,他着力改善雅丹所的住宿、伙食等硬件条件,也用心丰富民辅警的业余生活。

雅丹景区地处偏远,民警们每7天左右,才能开车回一趟180多公里外的家,休息2天。时间最长的一次,秦志刚连续在所里待了四个月没回过一次家。

为驻守大漠顾不上家庭的不只秦志刚一人。老所长李生寿的女儿曾在生产期间遇到感染,辗转多地医院抢救,当时的他则忙于搜救一批在罗布泊走失的游客,没能陪在女儿身边。

被问及家人时,这些“大漠卫士”们总是给出相似的答案:“对家人多有亏欠,但穿上这身警服,就要服从命令,听从指挥。”

如今,在雅丹所工作了一个多月的新所长徐海瑞,不仅对驻守雅丹所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有了许多和游客相处的故事。

正逢旅游旺季,雅丹所每日来求助的游客有很多,民警们帮助游客的事情也有很多。前不久,还有游客专程开车往返近400公里到雅丹所,只为给民警们送来一面锦旗,感谢他们帮忙找回遗失的无人机……

赤褐色的大地一望无际,而茫茫大漠中,那一抹蓝白相间的公安标识却格外醒目。雅丹所这座沙海灯塔,也会在一代又一代公安民辅警手中接力点亮。

    责任编辑:蒋晨锐
    图片编辑:朱伟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