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书展·现场|李敬泽:春秋之人,有少年气的“巨人”
“漫游于春秋,遇见这些人和神,如见星沉海底,如看雨过河源,见出了我自己,看见了生命的低处和高处、深黑的泥泞和灿烂星空。”
今年8月,著名作家、评论家李敬泽带来了最新历史随笔集《我在春秋遇见的人和神》。这本书着眼于《左传》《史记》《诗经》《论语》,以诙谐精准之笔对春秋典故予以解读和重构。在那文明高度活跃、孕育着变革和新生的时代,圣贤、君子傲于世,英雄、奇人行于野,李敬泽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探索他们的抉择和命运。
8月14日,上海书展期间,李敬泽做客思南文学之家,与作家孙甘露、评论家黄德海开启了一场穿越时空的春秋之旅。分享会由出版人曹元勇主持。
从左至右:曹元勇、孙甘露、李敬泽、黄德海
回到春秋的时空之旅
在李敬泽看来,春秋是离现在的中国人最遥远的时代,这不仅指时间意义上的距离,更是精神气象上的“相去甚远”——春秋之人,与影视作品中我们“熟悉”的明清时人迥然相异。“春秋的人真是中华文明的少年,血气方刚,不管是为善或者作恶,都有光芒。在春秋,找个猥琐的人不容易,找个油腻的人不容易,他们总有敞亮的少年气。在那样的少年气之下,我常常觉得他们像一群‘巨人’。”
对李敬泽而言,书写春秋时人的故事,就像一场回到春秋的时空之旅:“现代人,说老实话,心眼太多、太复杂,另外一种说法就是‘油腻’。那么油腻的人,去理解春秋时人,其实是有难度的。这样的难度对于我们、对于我这样一个穿越者来说,特别具有冒险性,特别激动人心,是无比宝贵的经历。对我而言,春秋的旅程到现在还没有结束,我还得继续在春秋漫游。”
谈及本书的价值,黄德海引用了《论语》中子贡对老师孔子的形容:“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对于广大普通读者而言,春秋经典正如夫子之墙,不会轻易敞开大门,如不得法,无从一睹其中的宫室之美、百官之富。这些经典需要有人用现代的语言进行转化,稍稍降低“墙”的高度。《我在春秋遇见的人和神》所下的功夫正是如此,其中的文章如同一道道缝隙,引出“墙”内的光芒,让读者得以窥见经典的璀璨光辉。
构成传统一部分的书写
李敬泽更愿以“杂文”形容自己的写作——书写历史随笔,底层的方法论,看古代、看古人、看经典的眼光,是受到鲁迅先生《故事新编》及其古典文学研究和古史书写的深刻影响。
“我觉得鲁迅先生是汪洋大海,从中取其一瓢也够我写一本小书。”在李敬泽看来,鲁迅先生的杂文既是方法论,也是世界观,是其对于文章的艺术、对于文学的一种根本把握方式。李敬泽将鲁迅式的杂文作为写作理想,希望自己的书写能够达到鲁迅先生那样庞杂的、无所拘束把握世界的境界:“正因为他是那么高大的一座山,高山仰止,作为后学去攀上这座山,我觉得也是应该的。”
李敬泽
在孙甘露看来,《我在春秋遇见的人和神》一书将古人与今人对照,春秋时人是有趣的、有脾气的,这本书亦是一个有脾气的人的作品。这是一部在鲁迅先生的意义上“骂人”的书,针对的是中国人从古至今的处境、生活、心态,惟妙惟肖地描摹了人的那点“小心思”。
而这本书最可贵之处,在于将最重要的道理用最朴素的话讲了出来。李敬泽的讲述从来不是故作姿态,而是“闲人之说”:圣人通过“做”为未来之人建立一个典范,“闲人”则述说圣人所做之事,通过“说”为后世树立一个榜样。在这个讲述的过程中,圣人的言行、留下的经典被传承了下来,这一传递内在于文明的结构之中,正是文明的本质性内容。李敬泽“闲来无事”的书写,本身即构成了传统的一部分。
《我在春秋遇见的人和神》由可以文化出版。
“没有规矩”和“磊落的精神”
在读《我在春秋遇见的人和神》时,黄德海不由想起了一个书名:《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春秋像是我们的精神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在那时,什么都是新的,风、石头和椅子都还没有命名,做什么事都兴兴头头,这也是这本书的精神所在。”
黄德海将“血气”作为本书的关键词——“血气”一词,在古希腊意指人的血流动时的声音;血气会有各种变形,造就各具特色的性格形态。有血气的人,不以欲望法则和精于算计的逻辑建构自己的思维方式。喜欢春秋时代的人,正因为他们身上充盈的血气,他们还没有受到后世宋明理学那样“堂堂正正”的拘束,人人都有鲜活而鲜明的个性,呈现出一种“没有规矩”的缤纷多彩。
反观现代社会,每个人被塑造成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样子。“正因如此,春秋之路才变得阡陌纵横、丰富美丽。”黄德海说,活得过于拘束的我们,有时也不妨像春秋之人那样,让自己的心灵更放松一点,让内在世界再开阔一点。
探讨春秋之人的精神,李敬泽说起了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春秋》读者——关羽。关公是千百年来始终受到中国人崇敬的神,为何在人们的想象中,“夜读《春秋》”成为其形象设置的基本情境?他为何要读《春秋》?
在李敬泽看来,这或许是如同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为了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春秋时代的人们,每个人身上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缺点,在今天看来荒谬、疯狂,但他们身上很少有“小”——小算计,为了小利益、小得失而无所不用其极。哪怕是庙堂上老谋深算、战场上狠辣无情的人,在另一些领域,他们则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会为了君王或兄长的一句托付而以死相报。他们不是一根筋,可以极为聪明、极有行动力,但哪怕是穷途末路,他们也会绝对信守某些东西。这就是春秋之人。
“关羽读《春秋》所要学习的,古人想象这个情境所要领会的,或许就是这种叫作‘磊落’的精神”。李敬泽说,“一个人的生命中肯定有很多目的想要达到,但在追求这些目的的过程中,一定要给自己留下一方不可玷污的东西,正如《大雅》中的诗句所言,‘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是否磊落,是生命有没有根基、气象的关键所在。春秋之人的磊落、大气象,对于现在的、后世的中国人都富有意义。”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