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在这场艺术与科技的对话中,寻找世界的模型
展览开幕式现场
此次展览由中国美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计算艺术研究所的13位教师指导89位学生创作的39件艺术与科技作品,以及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上海同步辐射光源团队的5件作品,共同展示了科学史上的重要议题。展览分为“深空”、“深时”、“生态”、“生活”四个单元,旨在通过艺术的涌现和时间的遐思,寻求一种“世界模型”的心灵物理和替代法则。为加深对作品的深度理解,展览每件作品都特别设计了一个与其内容相关的科学性问答,为观众提供深入的科学说明和背景信息,使艺术作品的科学内涵更加清晰。
展览作品《逐日》
在“深空”单元,展览特别关注了人类航天活动,尤其是2024年中国航空航天的重大成就。2024年6月,“嫦娥六号”完成了人类历史上首次月背采样作业,这是中国探月工程二十年的高光时刻,人类离太空探索又更进了一步,中国载人登月计划也隐约可见。未来我们可能会看到更多关于太空旅行的新进展,包括更多的月球任务、火星任务以及潜在的太空殖民计划。
《太空光帆》
太空飞行是无数科幻电影、小说中的主题。太空飞船可以利用太阳光来航行吗?走进展览现场,一组《太空光帆》的交互装置将人们对太空飞行的想象具象化了。这组交互装置结合现有的科研成果和科幻想象,虚构了一艘以太阳光作为动力的光帆飞船,以恒星光和高能激光作为动力源,进行跨恒星的太空航行。
《重启不周山》
人类一直对探索宇宙中的宜居星球抱有热忱。一组《重启不周山》就将目光聚焦在了遥远的土卫六。“不周山”是中国古代神话传中的山名,最早见于《山海经》中“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在古老神话中,更有炎帝后裔共工怒触不周山的传说。无人知道“西北海之外”意指何处,亦有现代学者提出大胆假设,不周山或是古人对外太空的想象。而土卫六是太阳系中唯一拥有大气层的卫星,且地表分布着湖泊。
《重启不周山》这个名字仿佛呼唤着古老的传说,融合了历史的厚重。计划的每一步都如同攀登不周山一般的挑战,记录着人类对未知的勇敢冒险和对自身极限的挑战。
《超维弦式复影仪》
神秘难解的量子纠缠也成为创作灵感,《超维弦式复影仪》通过量子力学的概念让福柯的全景敞视效应得以具象化,被技术监控所捕捉的流动主体,象征了个体在现代信息社会中的被规训状态。作品构建了一个遥远的未来图景:通过集成前沿的弦理论和量子纠缠原理,依托于人类卫星轨道上建成的微粒超遥感发射基站,与环球轨道粒子对撞机联动,通过复杂的非定域性效应,实现了对地球表面任意场景的高精度图像捕捉。
《希格斯类磁约束装置》
在现场,澎湃新闻记者看到,以黑洞、脉冲星脉冲信号、太空垃圾为灵感创作的《生命节拍器》《翘曲》《墓地轨道》等作品也引发了不少参观者对于科学的艺术想象讨论。宏观世界固然引人遐思,微观世界亦另有魅力。《植物之美》《玫瑰花》等作品则基于微观世界的空间美学则呈现了人们经常忽略的日常生活之美。
《肌肤之目》
展览中央的巨型恐龙装置《肌肤之目》赢得了许多小观众的喜爱。恐龙自被发现以来便一直是人们眼中的焦点,随着时代的发展,恐龙本身也逐渐被符号化。恐龙皮肤会是什么样的呢?皮肤作为恐龙最重要的要素之一,其形象也趋于稳定,但这些形象并不能说是完全正确的。创作团队选择2017年新发现的恐龙程氏星宿龙为还原对象,将其揉碎拆解,以不同的视角重构它。从外部环境和内部生物两个要素层层递进,还原恐龙皮肤。
《深空失序》
展览现场
在冷峻硬核的科学理论世界,艺术起到了什么作用?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韩绪教授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艺术没有边界,如果把艺术当成科学研究、教育普及的工具,是非常有意义的。今天大家在现场看到很多作品,包含了中国图示的宇宙观,而不仅仅只是加入了一些中国古代神话概念。科学并不只是冷峻硬核的,因为有了这些艺术想象在其中,大家会更能理解。”
“在学科分支越来越细的当下,更需要通识思维。科学的发展以及艺术的创作,最终都应该回到人本身。我们在高等教育上,比起让学生成为某个细分领域的‘专家’,更应该培养他们成为一个‘完人’。‘完人’这点在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很明显,你认为达·芬奇是艺术家还是科学家呢?他的很多素描作品名称是‘对XX的研究’。艺术可以作为科学研究的工具,两者并没有相距那么遥远,它们是一体两面同时运作的。希望这个展览能激发观众对未来的思考和想象,在艺术的熏陶中,思考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和使命。”韩绪说。
此次展览持续至9月17日。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