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警惕猴痘!世卫组织拉响全球最高级别警报,亚洲已发现病例!

2024-08-16 18:0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当地时间8月14日,世界卫生组织(WHO)总干事谭德塞召开发布会,宣布正在非洲迅速蔓延的猴痘变异株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也是《国际卫生条例》框架下的最高级别全球疫情警报。

据世卫组织通报,自今年年初以来,刚果民主共和国暴发了严重的猴痘疫情,相关病例已超过1.56万例,死亡537例。这一轮疫情由“猴痘1b病毒变异株”引发,并迅速传播到16个非洲国家。到目前为止,超过96%的病例和死亡病例都发生在刚果。

猴痘 图源:pixabay

当地时间15日,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卫生部门宣布,确认瑞典出现了本轮传播中非洲以外的第一起猴痘病例,这种传播速度引起了各方的警惕。

与此同时,南亚也出现了猴痘病例。当地时间15日,巴基斯坦卫生部表示,该国发现2024年以来首例猴痘确诊病例。

8月16日,中国海关总署发布公告,要求防止猴痘疫情传入我国。

两年里第二次毒性更强

猴痘,更确切的名称应该叫Mpox病毒,是一种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以及通过被感染动物和污染物品传播的病毒,能够引发难看且疼痛的皮疹,以及发烧、肌肉疼痛和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经过几十年的传播,猴痘已经演化为两个遗传分支——I分支和II分支,其中与最新一轮疫情的有关的I分支致死率更高。

这已经是世卫组织两年内第二次为猴痘拉响最高级别疫情警报。上一回是在2022年的7月,症状较轻的变异株IIb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当时的主要感染对象为男性,以及与他们有过亲密接触的男性(和女性),那一轮紧急状态持续了10个月,最后在2023年5月结束。

在上一轮疫情中,IIb变异株影响全球近10万人,并造成接近200人死亡。

不难看出,最新这一波与Ib变异株有关的疫情更加致命,光是刚果民主共和国今年就报告超过500人死亡,其中妇女和1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风险最高。目前的数据显示,Ib变异株的死亡率接近3%,大概是2022年疫情的15倍。

与上一轮疫情不同的是,这一轮刚果民主共和国的疫情,绝大多数的报告病例是15岁以下的儿童和少年,其中接近4成是5岁以下儿童,包括出生刚刚两周的婴儿。

根据基因测序分析,Ib变异株大概是在去年9月获得某种突变,导致其更容易在人群中传播。

非洲疾控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非洲有13个国家和地区报告出现超过1.75万例推定和确诊猴痘病例,大多数病例和死亡都发生在刚果民主共和国。仅该国就报告了16789例猴痘病例,死亡511例。

世卫组织14日警告称,目前猴痘疫情已蔓延至布隆迪、肯尼亚、卢旺达和乌干达等未曾报告过猴痘病例的国家,传播范围恐进一步扩大,“这十分令人担忧”。世卫组织还强调,由于很多人尚未进行就诊和检测,实际病例数量还要大大高于已经登记在册的病例数量。

最新一期的《科学》杂志刊文认为,世卫再次宣布猴痘紧急事件表明,2023年提前终止猴痘紧急事件显然“为时过早”,尤其是考虑到全球北方国家的猴痘疫情并未全部消除。非洲疫情显然仍然是上一轮疫情的延续与暴发。

非洲之外已出现猴痘病例

瑞典卫生和社会事务部长雅各布·福斯梅德15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他向媒体确认,瑞典发现了一例猴痘病例。这起病例不仅是本轮疫情中第一个出现在非洲之外的猴痘病例,而且属于病程更长、发病后果更严重的变异株“分支Ib”。这种来自“分支I”的病情较其他猴痘病毒株更为严重,而且由于其迅速传播引起了世卫组织的担忧。

瑞典国家流行病学家马格努斯·吉斯伦确认,这名瑞典患者是在“分支Ib”大爆发期间在非洲感染的病例,目前该患者已得到妥善治疗。瑞典卫生部表示,该国已准备好安全地诊断、隔离和治疗感染猴痘患者,并称“一名感染猴痘的患者在瑞典接受治疗并不会增加对普通人群的风险,欧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目前认为这种疾病大规模传播的风险非常低”。

图源:央视新闻

与此同时,南亚也出现了猴痘病例。当地时间15日,巴基斯坦卫生部表示,该国发现2024年以来首例猴痘确诊病例。

海关总署:防止猴痘疫情传入我国

据“海关发布”公众号16日早晨发布公告称,为防止猴痘疫情传入我国,保护人民的健康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及其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规定,现发布公告如下:

一、来自猴痘疫情发生国家(地区)的人员,如接触过猴痘病例或出现发热、头痛、背痛、肌痛、淋巴结肿大、皮疹和黏膜疹等症状,入境时应主动向海关申报,海关人员将按规定程序采取医学措施并开展采样检测。

二、来自猴痘疫情发生国家(地区)且被污染或有被污染可能的交通运输工具、集装箱、货物、物品,应按规定程序实施卫生处理。

本公告内容自发布之日起生效,有效期6个月。期间对世界卫生组织公布新增的发生猴痘疫情的国家和地区按本公告执行。

始于动物的猴痘病毒

据了解,1958年科学家在一组用于研究的猴子体内首次发现猴痘病毒,当时这些猴子出现“痘状”传染病,猴痘病毒因此得名。随后的科学研究进而证实猴痘是一种在中非和西非热带雨林地区流行的罕见动物性病毒传染病。1970年刚果(金)发现首例人感染猴痘病毒,之后病毒主要在非洲西部和中部地区流行。

而且猴痘病毒主要通过动物传播,人被受感染动物咬伤或接触其血液、体液或皮疹而感染。食用未充分煮熟的肉和被感染动物的产品也是可能的危险因素。除此之外,也可在人群间传播。其症状与天花相似,包括发烧、头疼、疲劳、肌肉疼痛和淋巴结肿胀,并常会随之出现皮疹。

虽然猴痘最初发现在一只猴子身上,但这并不意味着只有猴子才有这种病毒。

研究发现,大自然中,松鼠、土拨鼠、兔子等啮齿动物身上都能携带和传播猴痘病毒,但没有明显的症状。

早在2022年6月15日,国家卫健委发布的《猴痘诊疗指南(2022年版)》中就明确了,猴痘病毒的主要宿主为非洲啮齿类动物(包括非洲松鼠、树松鼠、冈比亚袋鼠、睡鼠等),主要传染源为感染猴痘病毒的啮齿类动物和灵长类动物(包括猴、黑猩猩、人等)。

猴痘区别于新冠疫情的地方在于,人们已经和猴痘打过交道。

2003年,美国发现大量猴痘病例,那是非洲以外第一次出现这种疾病。经调查发现,患者大多曾接触过宠物土拨鼠,还有一只被称为毒王”的土拨鼠传染了18名病人和1只兔子!

我们生活中若接触到可能会感染猴痘病毒的动物,或家中饲养相关宠物的,需要格外谨慎。

来源:生态中国网综合整理财联社、凤凰网、健康报、中国网、澎湃新闻、腾讯科技、红星新闻、央视新闻、海关发布等。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本图文不做商用,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