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科普 | 藏在孩子手臂上的道道划痕
作者:井绪秀 上海市长宁区精神卫生中心
孩子手臂上有刀割样的划痕!!孩子到底怎么了?!该怎么办??
首先,不要惊慌,先来了解一下事情的原委,是严重的抑郁自杀行为还是单纯的自伤自残?前者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及药物治疗。在这里,我们详细了解一下后者,非自杀性自伤行为。
什么是非自杀性自伤行为?
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y, NSSI)行为,或称为自伤行为,俗称“自残”,是一种在没有自杀意图的情况下故意破坏自己身体的行为,这种行为在青少年中尤其常见,并且与自杀企图等不良临床结局有关。NSSI行为包括使用锋利的物体割伤皮肤、烧灼皮肤等,通常选择容易隐藏且容易操作的部位,如前臂或大腿前部。这种行为可能是一种减少紧张或消极情绪的方法,解决人际关系困难的方式,或作为自我惩罚或请求帮助的手段。NSSI行为对个体健康具有长期的负面影响,并会显著增加个体自杀风险。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什么原因会导致自伤行为?这种行为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但不限于:
1.应对方法不足以及情绪管理困难:自伤可能是一种应对压力和不良情绪的方式,难以控制、表达情绪的孩子可能会通过自伤来尝试减轻内心的痛苦或焦虑。
2.自我惩罚:自伤可能是一种自我惩罚的形式,用以应对个体感到的无用感、孤独感、恐慌感、愤怒、内疚、被拒绝或自我憎恨。
3.表达求助信号:自伤行为本身可能是求助的一种方式,孩子可能通过这种方式表达对关心和帮助的需求。
4.继发性获益:如果孩子通过自伤行为获得了关注或支持,这可能无意中强化了自伤行为,导致其为了继续获得这种“好处”而重复自伤。
5.神经生物学因素:自伤行为可能激活内源性阿片系统,导致内啡肽释放,让人体验到短暂的快乐和愉悦,从而可能形成成瘾。
此外,NSSI行为也与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相关,比如如边缘型人格障碍、抑郁症、焦虑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和进食障碍等可存在自伤行为。风险因素还包括曾遭受虐待或忽视、社交孤立、酒精或药物使用等。
自伤行为的后果有哪些?自伤行为会带来一系列的后果,这些后果涉及心理、生理和社会层面:
1. 心理伤害:自伤行为可能短期内带来情绪释放或缓解,但长期来看往往伴随着内疚、羞愧和更深层次的负面情绪。
2. 身体伤害:自伤可能导致实际的身体伤害,包括疤痕、感染,甚至永久性的身体损伤。在某些情况下,如果自伤行为严重,还可能危及生命。
3. 社交影响:自伤行为可能影响人际关系和社会功能,患者可能因此面临来自家庭、学校或工作场所的压力和挑战。
4. 增加自杀风险:尽管自伤行为本身可能没有自杀意图,但它与自杀行为有关联,长期而言可能增加自杀尝试的风险。
5. 成瘾性:自伤行为可能会变得成瘾,因为这种行为可以激活大脑的奖赏系统,导致内源性阿片类物质的释放,从而产生短暂的愉悦感。
图片来源于网络
孩子出现自伤自残行为时,家长和教育者应该怎么办?
1.保持冷静和表达关心:在发现孩子自伤自残时,家长首先要保持冷静,避免因情绪激动而说出伤害孩子的话。用温和的语气表达对孩子的关心和爱,让孩子感受到理解和支持。
2.倾听和陪伴:给孩子足够的空间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认真倾听,不要打断,避免立即给出批评或解决方案。家长的真诚陪伴能为孩子提供稳定的情感支持。
3.表达共情并避免指责:表达对孩子感受的理解和共鸣。不要责怪孩子,这会让他们感到更加孤立和不被理解。
4.鼓励正面应对策略:引导孩子探索健康的情绪表达和应对策略,比如运动、艺术创作、写日记等。
5.关注孩子的安全:在孩子情绪不稳定时,确保他们的安全,比如将可能用于自伤的物品放在难以触及的地方。
6.识别求救信号:认识到孩子的自伤行为可能是他们发出的求救信号,他们可能正面临困难,需要外界的帮助和理解。
如果孩子拒绝沟通,我应该怎么办?
当孩子不愿意分享他们的感受时,家长可能会感到无助和担忧,但仍然有一些方法可以帮助建立信任和沟通:
1.保持足够的耐心,给予时间和空间:不要强迫孩子立即打开心扉。给他们一些时间来处理自己的情感。不要因为孩子不立即分享而感到沮丧或失望,这可能会让他们更加封闭。
2.使用开放式问题:通过开放式问题鼓励孩子分享更多信息,比如“你感觉怎么样?”或“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你感到这样?”
3.使用非语言沟通:有时非语言的沟通方式,如肢体语言、面部表情或安静的陪伴,可以传达父母的支持和理解。
4.参与共同活动:通过一起参与孩子感兴趣的活动来增进关系,这有助于打破沉默,在轻松的环境中开启对话。
5.鼓励写日记或绘画,使用故事和比喻:如果孩子不愿意口头表达,可以鼓励他们通过写日记、绘画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或者使用故事或比喻来间接地探讨问题。
6.寻求专业帮助:如果孩子持续不愿意分享感受,可能需要寻求心理健康专业人士的帮助,他们有专业的技巧来帮助孩子打开心扉。
一定记住,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可能需要不同的方法来鼓励他们开放和沟通。要保持耐心,持续展示你的爱和支持。
自伤行为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自伤行为的预防是一个多方面的工作,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和医疗专业人员的共同努力。
1.家庭的教育:家长需要营造一个稳定和谐的家庭环境,家庭成员之间积极平等沟通;家长应避免使用批评、羞辱或体罚等负面教养方式,这些方式会增加青少年的自伤风险。
2.学校的角色:学校应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普及针对青少年的自伤预防知识,包括学校课程、研讨会和在线资源等。
3.情绪调节及压力应对能力的培训:教授青少年如何以健康的方式表达和处理情绪,如何有效的释放压力,如运动、绘画、音乐、放松训练、正念冥想等。
4.建立早期识别和干预机制:为教师、社会工作者和其他可能与青少年接触的专业人员提供有关自伤的培训,监测高风险行为,早期识别有自伤倾向的青少年,为有需要的青少年提供易于接触的专业心理健康服务,包括心理咨询和危机干预。
5.提高公众意识:通过媒体宣传和公共活动提高公众对自伤问题的认识,消除对自伤者的偏见和歧视。
自伤并非自杀企图,但这种行为可能增加自杀风险,因此及时的干预和治疗至关重要。通过这些措施,可以降低青少年自伤行为的发生,并为他们提供一个更安全、更健康的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Diyang Qu,Xue Wen,Bowen Liu,et al.Non-suicidal self-injury in Chinese population: a scoping review of prevalence, method, risk factors and preventive interventions[J].The Lancet RegionalHealth - Western Pacific2023;37: 100794.
作者介绍: 井绪秀,上海市长宁区精神卫生中心主治医师,中级心理治疗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硕士,从事:精神分裂症、抑郁症、躁狂症、焦虑症、睡眠障碍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擅长:认知和行为治疗、来访者中心疗法、精神分析等心理治疗技术。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