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社论】以政府投资带动民间投资信心
8月15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刘爱华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未来随着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以及2023年政府增发国债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政府投资带动放大效应将持续释放。
刘爱华说,企业效益的逐步改善也有利于民间投资意愿和能力的不断恢复。总的看来,下阶段投资对稳定增长、优化供给的作用将进一步发挥。
政府投资的主要方向无疑是基建投入。过去多年来,我们在基础设施项目,如道路、桥梁、机场、港口和通信网络等方面的投资收获了举世瞩目的成果,显著提升整体经济效率,降低运输成本,促进市场商业活动,为市场主体打造了更好的营商环境。
而且,大规模投资项目往往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这有助于创造新的就业机会,降低失业率,增加居民收入;随着就业机会增多和居民收入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也会随之增强,进而刺激消费需求的增长,形成良性循环。
更为重要的是,作为驱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马车,投资一定程度上是创新的基础条件,其投入产出比更高,也即统计局发言人所指出的“带动放大效应”更为显著。比如从本次披露的数据就能看出,政府对于基础研究、科研与开发的投资,能够有效促进技术进步和创新。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就显示,1-7月份,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0.4%,高于全部投资6.8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了9.7%和11.9%。
这些投资事实上也是在向市场进一步发出信号,表明这些领域具有较高的发展潜力。科技成果转化过程本身具有不确定性,由政府先行投入,能够降低不确定性,使得民间投资者更有信心跟进。这反过来能够激活我们在核心技术上的攻关能力,从而收获技术红利。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近年来PPP等合作模式的创新,政府投资也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民间资本的活力,为更多社会资本降低了行业准入门槛,给民营企业带来了更多的机会,这同样也是政府投资的带动效应之一。
无论是从产业转型升级还是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模式改革来看,通过加大政府投资带动民间投资的路径,已经被验证是行之有效的。
与此同时我们必须看到,政府投资的目的更多还是熨平经济周期,降低民间资本的风险感知,其承担的是统计局发言人所说的“带动放大”作用。当经济增长进入复苏区间时,接下来更为重要的课题,还是如何进一步稳住民间投资的信心。
的确,过去一段时间,民间投资增速出现了一定程度下滑,民营企业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也有所增加。但从统计局数据来看,2024年以来,民间投资增速有所回暖,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在政府投资开了个好头之后,接下来我们需要的是让民营经济、民间资本接力,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