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问木记》I 曾经每一个中国农民都是建筑师

2024-08-13 15:5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问木记》第一集:大木匠造(02:30)

“我们问AI问不出的乡”,当然这是一句饭桌上的玩笑,但也足以匹配“问乡”要做的事情之在野。“乡”不在哪个具体的地理故乡,而是问一种活法,一种更不容易在AI时代被挤压和罐装的可能。问乡团队行走乡间,常打交道的就是这种活法,它的可爱在于更依赖生之为人的身体和智识,自然地劳作起居和思想。这不止是对乡间风味本身的爱,而是人在其中展开的神识之可爱,曾经一个普通的中国人对于日月、花开、婴孩、鬼神、四季的感受,远远比现代社会为我们罐装的感受标签和模版更宽广和深邃。人之为人的精神空间,原本很广阔……

西江千户苗寨,屋顶施工的师傅

“问乡”的内容基本来自团队在田野的实地采录,在我们的一手经验中,这些民间事物无论歌谣、手艺或者器物形式,它们的存在窗口期大都在10-20年,因为保有这种生活方式和手艺的人只剩这个生命周期,基本后继无人。“问乡”不是跟着非遗,非遗是官方资源的配额,也不追求土乡味,土味是爆款逻辑的另一种算法。“问乡”是团队的亲身经历和曾经心动,我们尽量用自己最擅长最尽兴的方式,把这些乡间现场搬演过来,腾挪出一个由乡下人创造并且人人受用的精神空间。

在侯师傅西江千户苗寨家中

“问乡”的第一季话题是关于木民居营建手艺。 中国人在木上花费了漫长的心血,用木盖房子,做家具,遮风雨,住在木房里,吃在木桌边,睡在木床上。曾经,几乎每一个中国农民都是建筑师,植木成林,裁木为材,运材挑土,烧砖作瓦,亲朋老幼都参与进来,就这样建出一个个村庄。在民间,木构建筑的技艺一脉相承,却不常见系统的文字记录。木匠师徒口传心授,全靠身体和手上的记忆,从一双手传递到另一双手。

侯师傅牵马出门干活路

学术数据说,中国传统村落民居,连同传承了数千年的民居营建工艺,即将消失殆尽。驾驭木材的匠人之手,被时代的某种效率替代。如果你到过大木作的现场,你就能感受到,传统木构建筑要留传给我们的,除了在工业化建筑中被冷落的机枢和口诀经验,还有匠人那一刻的眼之所到、心之所注、神之所往,更像是一门心手相应的身体创造。拍摄地在贵州黔东南雷山地区,包括郎德上寨、老鸦村、羊排寨、东引寨及沿途村寨,跟踪了两位掌墨师以及四位木匠师傅的在建工地,尽量完整呈现苗寨农家做一栋木房子的工序流程,以及木在他们生活环境中的美的符号。这一系列视频和音频短章,名为#问木#

《问木·大木匠造》海报

 

《问木·大木匠造》

本片是一部溯源中国原生木民居营造的纪录短片,代表中国美术家协会参加2020年“为中国而设计”大展,于山西平遥电影宫首映,获第九届日本木暮人国际电影节木暮人奖。(20:22)

执笔:李貌

责编:张竹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