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广东鹤山雅瑶的竹编与打铁工艺
广东省江门鹤山市地处西江之畔,是粤港澳大湾区通往粤西的桥头堡,也是广府文化、客家文化与华侨文化汇集交融之地。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鹤山人民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不断积累、探索,形成了极具当地地方特色的民间传统手工艺。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不少传统老行当、老手艺与现代生活渐行渐远,有的甚至已然失传。难得的是,在鹤山市东南部的雅瑶镇,至今依然可见如竹编、打铁等传统手工艺的足迹。下面,就让我们从那一根根在老工匠指间翻飞漫舞的细长竹篾,或是那一声声清脆有力的打铁声中,感受鹤山传统竹编与打铁工艺的情怀与魅力。
竹编
鹤山市雅瑶镇古蚕村是一个以胡姓为主的村落,村民在山前屋后田野间种有大量的竹子。从前,村里家家户户都做竹编,编织的竹制品主要用作生活用品和劳动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时至今天,村内还会做竹编的人已寥寥无几,大多年事已高。今年70多岁的胡其昌,依旧坚守着竹编这份情怀。
竹编手艺人胡其昌工作中
胡其昌老人表示,胡家祖辈代代都擅长竹编,自己不到20岁就开始学这手艺,至今已经编了50多年。只要有图样,他就可以按要求编制出不同类型、不同款式的竹器,例如盛谷的竹箩、晾晒农作物的簸箕、盛水果蔬菜的竹篮,还有猪笼、筲箕、鱼篓等,说到编得最熟练、最“拿手”的,就要数竹编葫芦了。
中国民间自古就有用葫芦作为容器盛装茶、酒的习惯。这些葫芦水壶由葫芦瓜经处理、干燥后制成,不但质量轻便,而且密封性极好,用葫芦水壶泡茶,口感也特别好。胡其昌所擅长的竹编葫芦,其实是葫芦制作与竹编手艺的结合:用细竹蔑编出一个篓子,里面套着一个天然的葫芦。如此一来,外层的竹编篓子起到保护作用的同时,又方便葫芦水壶的悬挂和置放。
走进胡其昌位于古蚕村的小作坊,只见屋里一角堆放着一扎扎扁细的竹篾条。门外的一片空地上,几个葫芦正挂在竹竿上等待风干,地上还堆放着几个青嫩的葫芦瓜。不远处,用竹搭建起来的葫芦瓜棚挂满了大大小小的果实。胡其昌正坐在小板凳上,用长了厚厚老茧的双手在葫芦上穿过来、引过去,一根根细长的竹篾在老人家指间翻飞。
胡其昌编织的作品
竹编葫芦的制作工艺繁琐耗时,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葫芦的种植开始,到收获、晾干;第二阶段则是竹编制作。工匠挑选竹龄在两到三年间的成竹开料,将之削成长度、厚度一样的竹篾条,然后用竹篾条打底架、进行手工编织,最后给葫芦和竹篾上漆上色,晾干后用红绳绑上平安结。当中多道工序都非常讲究,一天制作下来会相当累。
随着社会迅速发展,如竹编葫芦等竹编容器受到了塑料、金属制品的极大冲击,竹编手艺的传承越来越难。“年轻人都不愿意学竹编了,认为既辛苦又赚不到钱,倒不如到城里打工去。”胡其昌感慨道,村里曾经有两个年轻小伙主动找他拜师学艺,但很快先后放弃了。因为学竹编收入没有保障,而且学艺的过程相当苦。尤其是对于初学者来说,被竹篾割伤双手更是常事,很多学徒受不了这个苦,也没有耐性坚持下去。胡其昌记得,其中有一个小伙当时还带来了一台自动开篾机,满以为很先进,结果用机器开出来的篾厚薄不一,压根没法用来编织,不仅效果不能与传统人工相比,而且还白白浪费了竹料,机器最终废置在一旁。
胡其昌传授竹编技艺
从事手工竹编50多年,胡其昌对这门工艺一如既往情有独钟。“我年轻的时候当木工、建筑工、到田里种地,都会带上一个装满茶水的竹编葫芦,够喝一天了。神奇的是,葫芦水壶就算放在太阳底下长时间暴晒,壶内的水温也不受影响,口感还特别好呢。”小作坊的一角摆放着一个上了年份的竹编葫芦,那是胡其昌上世纪六十年代刚开始学编织时的作品,也是他和妻子40多年的爱情见证。“那时我才20出头,我的老太婆就是看我编织葫芦的功夫比别人好,才看上我的。”胡其昌自豪地回忆道,坐他身旁的胡老太不禁腼腆地笑了起来。
近年来,竹编制品开始向工艺品方向转型,这门古老的传统手工艺正在探索如何跟上潮流,开拓新的发展空间。胡其昌的女儿近年在网上开设竹编销售店,为父亲的竹编制品插上互联网的翅膀,其中竹编葫芦最受欢迎。胡其昌表示,做竹编已成为自己的习惯,每一片竹片、每一条竹篾,都是一种情怀。被问到还会编到多少岁时,胡其昌这样说道:“现在愿意从事竹编的人越来越少,虽然赚不到大钱,但自己能折腾一年算一年,没办法,就是喜欢。”
打铁
“叮——叮——叮——”每日清晨,位于雅瑶老街的文利五金厂总会传来一阵清脆的打铁声。这家40多平方米的小厂房布局窄而深长,进门就看到一座铁砧,这里的采光最好,锅炉则挨着铁砧设在门口右侧。厂里的货架上,摆放着打铁需要的工具和各种成品、半成品,如锤子、钳子、镰刀、杀猪刀、砌砖刀、锄头等。
鹤山雅瑶老街的文利五金厂挂着的牌匾
熊熊炉火照亮了范桂崇师傅通红的脸庞。年近80岁的他已有50多年的打铁经验,造出的器物无数。范家世代都擅长打铁,一代代子承父业,到范桂崇这一代,已传承了100多年。
曾当过兵的范师傅身材健硕,手臂粗壮,手掌粗糙,浑身都是劲。只见他左手拿夹钳,右手握小锤,先是动作娴熟地夹出铁块,放在厚重的铁砧上,接着用小锤往烧得火红的铁块敲上一击,随着动作来回重复,叮叮咚咚的敲打声犹如一支恢弘的交响乐曲,响彻雅瑶老街。
打铁要经过选料、火候、锤打、淬火、磨口等多道工序,非常讲究手艺和经验。不同于木匠可以在木料上刻画度量,打铁匠只能依靠目测去判断,通过不断捶打铁料,锻造出符合要求的铁块,这种过人的“眼力”源于长期训练和积累。又如打铁最关键的火候控制,同样没有固定不变的程式,全凭长年累月的经验判断。以打铁的最后一步“蘸水”为例,时间不能过长也不可太短,打铁匠必须拿捏得当。
打铁匠人范师傅工作中
50多年的打铁生涯,锤炼出范桂崇吃苦耐劳、专心一致的工作态度。由他锻制的刀具、农具等远近驰名,深受当地街坊信赖。鹤山各大市场的鱼档、肉档,机关饭堂,大小饭店等,用的多是文利五金厂出品的刀具。有一年,鹤山某外资餐具企业的洋人高管曾慕名来到文利五金厂。他对范师傅的制作手艺高度赞赏,并买了四把刀具回家自用。当回忆起这段往事,范师傅脸上洋溢着自信。
二十世纪80年代以前,鹤山农户所用的铁制农具等,几乎都由当地的打铁匠打制。如今,社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各种先进机械日新月异,机器自动化生产逐渐代替人工生产,打铁这一传统行业也慢慢淡出人们视野。随着年纪增长,范师傅也开始限量接单,如今主要做一些定制的鱼刀和猪肉刀。打铁是公认的苦累行业,愿意入行的年轻人少之又少,与竹编工艺一样,打铁工艺也面临失传。范师傅希望能找到接班人,将祖传的打铁手艺传承下去。
采访组与范师傅交流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寻找民间工艺与时代同步繁荣发展的契合点,是推动竹编、打铁等鹤山传统工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努力方向。传统工艺要走出困境,既需要政府重视并制定相关政策予以扶持,同时也需要自身不断提高竞争力。期待鹤山的民间工艺能激活新的生命力,焕发出时代的光芒。
丨来源:《广府人》、江门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丨作者:何志强(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江门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秘书长、江门市十大基层网红人物)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