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黄河边的中国》作者退休
华东理工大学校方消息透露,该校教授、博士生导师曹锦清退休,他作为《黄河边的中国》一书的作者为人熟知。
曹锦清 资料图1月9日,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微信公号“社想”发布消息称,9日晚6时,学校研究生楼204济济一堂。今年已经70岁的曹锦清教授和往常一样,携带着一摞书本和一个保温杯早早来到了教室。这堂课的主题是“郡县制与国家治理”,这也是曹老师退休前的最后一堂课。
曹锦清教授,中国著名社会学家、三农问题专家,198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1986年在华东师范大学获硕士学位。曹锦清出版有个人专著“中国研究三部曲”:《如何研究中国》《黄河边的中国》《中国七问》,其中《黄河边的中国》一书长销十余年,再版十多次,已成为当代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社会调查报告类书籍之一。
上述报道介绍,近几年,曹锦清被华东理工大学返聘,承担着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生“西方社会思想史”和博士生“社会学经典著作研究”两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密密麻麻的备课笔记,始终坚持板书教学,从不迟到早退,一站就是3、4个小时,曹老师严谨求实的教学态度感染着广大师生。他还经常教诲学生“多读书、多调研、多思考”,成为大家做学问的基本遵循。
另外,《人民日报 海外版》2016年一篇报道回顾道,上世纪80年代,大量西方人文译著进入中国,知识界在读书求知中开始了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反思,有人在“黄色文明”与“蓝色文明”的比较中失去信心,有人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之下慨叹人文精神的失落,有人在对封建社会政治结构的分析中感到迷惘,中国的真面孔在哪里?中国人的真精神在哪里?带着这样的问题,曹锦清先生走出书斋,返回实证,直接阅读中国社会生活这本大书,着眼于中国“是什么”,而非在西方价值体系里中国“应该是什么”。那些年,他与农民同吃同住,从解剖麻雀入手,获得了理解中国社会的第一手资料,他把自己的所看、所听、所谈、所思、所虑结集成《黄河边的中国》一书,让我们感受到一个学者渊博的知识、深刻的思想,还有一份真挚的家国情怀。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