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器承茶香,在中国茶博馆看明清文人紫砂名壶
一壶一美谈,一壶一佳话。紫砂是中国独有的工艺种类。紫砂器物为茶器中之上品,而文人紫砂又是紫砂中的明珠。8月7日,“文心造物 器承茶香——文人紫砂古今名壶特展”在中国茶叶博物馆开展。特展以文人紫砂为主线,展示自明末清初至当代400年来文人紫砂各个高峰时期的名家经典作品,包括时大彬、陈鸣远、陈曼生、玉成窑、顾景舟等文人紫砂的巅峰之作。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紫砂,中国特有工艺,誉为“紫玉金砂”,乃茶器翘楚。文人紫砂,即文人参与制作的紫砂器物。文人墨客以坯作纸,以刻代写,在紫砂陶器上题铭镌刻,托物寓意,将个人的哲学思考、文学修养、艺术审美和生活情趣,用诗、书、画、印的方式,表达于紫砂器物之上,从而形成“文人紫砂”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
展览现场
展览以文人紫砂为主线,突出展示自明末清初至当代400年来文人紫砂各个高峰时期的名家经典作品一百余件,多为传承有序、海内外重要展览之原件,包括陈鸣远、陈曼生、玉成窑、顾景舟等文人紫砂的巅峰之作。展览分为三个单元,第一单元,宜兴紫砂中的文人意趣;第二单元,浙江文人紫砂的瑰宝——玉成窑;第三单元,文人紫砂的现当代传承。
明 时大彬制三足如意壶
茶器是茶文化之载体。“器承茶香”说的是器对于茶的特殊重要性。明人文震亨在《长物志》中有论:“茶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紫砂器有提香、聚香的特性。用紫砂器泡茶,茶香更浓郁,器留余香的时间更长久。
清 陈鸣远制子式先生上款松鼠柿子壶
清 陈鸣远制子式先生上款松鼠柿子壶
紫砂制壶的历史可追溯至明正德年间,而文人紫砂则萌芽于清早期,开先河者为康雍年间的陈鸣远。陈鸣远出生于宜兴紫砂世家,是紫砂史上技艺最为全面而精熟的大师。他带领一众艺术家涉足紫砂世界,将工艺技艺与书画艺术的珠联璧合。
清 苏州潘氏旧藏陈曼生刻、杨彭年制阿曼陀室款半瓦当壶
(本次特展展品)
至清乾嘉年间,文人紫砂之风开始盛行。这一时期的领军人物为杭州人陈鸿寿(号曼生)。“西泠八家”之一的陈曼生,以书法篆刻成名,诗书画印皆精,喜好壶艺,以设计紫砂壶最为人称道,是继供春、时大彬、陈鸣远之后,中国紫砂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他与杨彭年合作,独创“曼生十八式”,把金石、书画、诗词与造壶工艺完美融合,形成了独特的紫砂艺术风格,开创了文人紫砂的第二座高峰,留下了许多传世名作。
清 龚心钊旧藏杨彭年制、陈曼生刻香蘅款百衲壶
陈曼生之后,瞿子冶(上海)、朱石梅(绍兴)等人延续曼生遗风,所制“子冶石瓢”等文人壶代表作品亦为后世称道。
清 玉成窑何心舟制、梅调鼎刻三叉提梁壶
(本次特展展品)
浙江宁波的玉成窑,为晚清文人紫砂的代表,在中国紫砂文化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玉成窑始创于清光绪年间,窑址位于浙江宁波千年古镇慈城。玉成窑不仅是一座文人紫砂的窑口,也通指由江南的文人墨客、金石书画大家领衔,由制壶名家、陶刻高手等共同参与紫砂创作的一个文化艺术群体,其核心人物为宁波籍书法家、诗人梅调鼎。梅调鼎召集书画大家任伯年、虚谷、胡公寿、徐三庚、陈山农,制壶名家何心舟、王东石等,参与文人紫砂的设计和制作。
清 玉成窑任颐款高仕纳凉图浑方盆
(本次特展展品)
玉成窑最大的贡献是把紫砂扩展到人文空间和生活空间,既面向文人世界,又面向人民大众;不仅有壶,还有砚台、笔洗、水盂、笔架、花盆、花瓶、清供小品等。玉成窑文人紫砂承曼生遗风,开一代新风,开创了文人紫砂的第三座高峰。
唐云旧藏大石瓢壶
海派著名画家、杭州人唐云带动的当代文人紫砂,位列第四座高峰,其风潮一直延续发展至今。唐云与吴湖帆、江寒汀、程十发、谢稚柳等人参与紫砂壶的书画创作,经由沈觉初、徐孝穆等制壶艺人刻绘,风格多变、别具一格。
清 唐云旧藏、瞿子冶刻壶公冶父款紫泥石瓢壶
“壶艺泰斗”顾景舟也多次与当代文人合作,留下了诸多精品佳作。他与范曾、韩美林合作的文人壶,屡创拍卖天价。时至今日,唐云的学生、西泠印社副社长童衍方等人,依旧在文人紫砂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
当代 顾景舟制韩美林书画此乐提梁壶
(本次特展展品)
“一壶一美谈,一壶一佳话。”策展人沈鹏说,无论文人壶式造型发生着怎样的嬗变,侣伴茶香的学养与志趣,情感与起兴,将一如既往地投射到砂壶艺术创作中,紫砂必将代表江南文化、代表东方艺术永远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孙国方在开幕式发言
西泠印社副社长、本次特展学术指导童衍方发言
展览现场
此次展览将持续至9月7日。
(本文根据中国茶叶博物馆、浙江日报等内容综合整理)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