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多家药企在财报季“吃罚单”,违规行为成焦点
多家上市药企近期被处罚,有的需缴纳巨额罚金,有的公司董事长被立案调查。中国商界记者整理发现,药企财务问题仍是监管部门关注的焦点。
业内人士表示,在药企接到的“罚单”中,虚增或虚减成本、提前或延后确认收入、虚构业务等行为较常见。在财报季,监管部门加强对企业财务数据的审核,帮助投资者判断相关财务数据的真实性,也能督促药企践行合规行为。
多家药企因违规而“吃罚单”
8月5日,汇宇制药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丁兆因涉嫌短线交易汇宇制药股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证监会决定对其立案调查。资料显示,丁兆的母亲严兆于2023年8月23日至2023年9月27日期间通过买卖公司股票获得收益超过19万元。
记者致电汇宇制药,对方仅表示,丁兆的违规行为属于其个人行为,与公司无关。关于公司后续针对违规行为如何整改的问题,汇宇制药未给出明确答复。
被监管部门“点名”的不只是这一家药企。记者整理发现,近期,多数药企被“点名”均与其财务数据有关。8月2日,未名医药、普利制药同一天披露,公司收到“百万罚单”。前者因存在未按规定披露关联方及非经营性关联交易、未按规定及时披露重要合同及合同履行的重大进展的违法事实,被处罚超过300万元;后者因未按期披露2023年年度报告,罚款100万元,该公司的财务数据差错问题仍在被立案调查。
还有多家药企涉及“造假”。今年6月,辅仁药业因两年内在财报中虚增相关财务数据,虚增金额高达数十亿元,被处罚千万元;今年7月,豪森药业被罚没总额超2500万元,原因是其子公司违法推广药品,在相关学术活动中存在造假行为。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16日,按申万行业划分,有十余家医药生物行业上市公司收到2023年年报问询函。从问询函内容来看,监管层聚焦净利润、销售费用、研发费用、应收账款等关键财务数据。
有会计行业从业人士向记者解释:“药企的造假行为(尤其是财务数据造假行为)多是出于两种目的,一种是药企为了掩盖过高的销售费用,其中可能涉及‘吃回扣’等医疗腐败行为;另一种是药企需要虚增或虚降成本费用调节利润,药企在研发环节需要投入的资金较多,而成果产出链条较长。为了给投资者带来信心,部分药企可能会人为调整财报数据。”
“ST”药企更受关注
根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在沪深两市中,已有超过十家医药上市企业踩到“ST红线”,贵州百灵等上市企业在近三年内累计分红金额几乎为零。
在A股市场上,贵州百灵目前已变更为“ST百灵”。8月2日,贵州百灵对外披露,公司存在销售费用处理不合规、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等问题,导致公司多年财务数据披露不真实。
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贵州百灵证券部,对方仅表示,公司会尽快整改,争取早日“摘帽”。
多家已经被“ST”的药企盈利能力频繁受到监管部门的关注,如中药上市企业龙津药业净利润连续五年为负。深交所要求该公司说明连续亏损的主要原因,以及龙津药业为提高主业盈利能力及改善持续经营能力已采取或拟采取的具体措施等。
有药企高管对记者坦言:“从去年开始,针对医药全领域的合规性要求越来越严格,这可能会影响药企的利润,但从长期来看,有利于医药行业的发展。”
资料显示,全国多地还提出医药企业在建立合规机制时,需要定期进行“第三方管控”。比如,湖北提出,建议医药企业建立科学、系统的商业贿赂风险评估程序,以识别、分析、评价和处置风险,并定期评审风险评估程序及评估结果的有效性。评估范围可以包括对新增合作伙伴、业务协议、第三方管控、费用报销及其他可能存在潜在商业贿赂风险的领域。(记者 马嘉)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