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建投读书会·明珠共潮|严泉:台北穿越——中华文化之美绽放

严泉
2024-08-06 15:24
专栏 >
字号

“建投读书会·澎湃北外滩”是由上海市虹口区委宣传部、上海市虹口区文化和旅游局、中国建投集团建投书局、澎湃新闻共同打造,深耕在地文化的高品质读书会品牌。第十二季读书会(2023年11月4日-2024年2月25日)以“明珠共潮”为主题,讲述香港、广州、泉州、台北(都会区)、青岛、天津,6座与上海同为“海上明珠”的中国沿海城市。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珠”共潮生。海与城的互构,是南来北往,是东西交融,是众星连珠,是潮生万物。

海报创作者:刘语欣

“明珠共潮”系列第四场,建投书局邀请到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台湾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严泉,以“台北”为都市样本,他将带领我们从历史的渊源出发,深入剖析这座大陆移民城市的发展轨迹,探寻其在明清时期以及当代城市化进程中承载的丰富历史记忆。

随着时代的推移,台北在文化建设方面逐渐崛起,上世纪60年代的文化浪潮为这座城市赋予了独特的底蕴。我们将聚焦于此,深入探讨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共同探寻未来文化发展的新路径。

大家下午好!读书会系列中的六个城市,其实是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另一个面向。因为我们知道中华文化的传统标志是长城、黄河,一般认为我们是一个内陆型的文化。但是这六个城市就像六颗明珠镶嵌在我国东部海岸,展示的是中华文化的另一面,就是海洋文明,其中台北无疑是其中的代表性城市。

引言

在这六个城市中,历史最为悠久的是广州和泉州,作为海港城市其实已经有上千年对外开放,后面这几个城市基本上是在近代发展起来的。中国人从这里出发,开始面向未知的海洋世界。我们的海上丝绸之路,也是从这六个城市,特别是从广州、泉州开始出发。

如果对这个六个城市的文化有一些了解,就能领悟为什么改革开放40多年我们能迅速发展起来,中国人同样有冒险精神、探索精神与开拓精神。只不过我们过去可能这一面展示得不太多,我今天讲台北,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是来展示这种文化特色的。

一、大陆移民城市:台北历史与文化特色

从台北的历史来看,它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祖国大陆移民城市。虽然大陆先民很早就来到台湾,但是它真正意义上的开发,实际上要到明清时代。而且台湾又是一个多山的地方,大陆移民在这里生活是很艰辛的,一般只能选择在沿海地区的盆地。台北所在的台湾北部具有这样一个地理特点。此外,台北可以说又是临海的,它西边有一条淡水河,一直流入台湾海峡,过去淡水河的航运也是非常活跃的。

我们今天说的台北有两个概念,一个概念就是作为行政区划的台北市,包括刚才地图显示的有12个行政区,人口200多万,大致上相当于我们大陆的一个中等地级市。但是我们还有一个广义上的台北都市圈,包括北部的新北、基隆、桃园、新竹等城市,这个规模就比较大了,它占到台湾省56.7%的经济总量,人口大约700多万,为全省人口的30%左右。

(⼀)历史渊源:大陆移民城市

坦率地讲,台湾的主要城市都是大陆移民城市。虽然台湾本地学者经常说他们有四大族群,而真正意义上的台湾本地的原住民,我们叫高山族,占到总人口的3%都不到,97%都是从大陆移民过来的。

梳理过去的历史,从大陆过来有三波移民潮。其中第一波移民潮,也就是我们今天说的本省人,包括岛内客家人,主要都是福建泉州、漳州这些地方的移民。特别是在18世纪中期,我们前面讲了那一段时期,出海还是蛮多的,台湾相对离大陆比较近,成为很多人首选的地方。

讲到这一时期的台湾的发展,有两个人物是非常重要的。一位是钦差大臣沈葆桢。他是林则徐的女婿,在他做钦差大臣巡视台湾的时候,完成了台北府城的构筑,今天保留的承恩门,就是那时候兴建的。在台北的老城区,与其他中国城市的老城区一样,一般都建有孔庙、城隍庙,还有一些道教、佛教的宗教场所。

台北府城的主城门“承恩门”,摄影师:Yu tptw

第二个很有名的人物,叫刘铭传,是台湾的首任巡抚。清政府在1886年把台湾设为行省,充分表明了对台湾的重视。台湾当时经过现代化的建设,与内地的建设相比较,现代化程度还是比较高的,拥有铁路和电灯的近代城市,在全国均是名列前茅。后来很不幸,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割让台湾给日本,一直到半个世纪后日本战败,台湾胜利光复,从此台北市成为省辖市,隶属于台湾省政府。

第二波移民是从1949年开始的,国民党当局撤退到台湾,大约有将近200万大陆军民迁徙到台湾,这些人到了台湾之后,我们一般称呼他们是外省人,或者叫眷村⼀代,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基本上集中居住在政府建设的小区,称为眷村。很多人是住在台北的眷村,当然高雄等地也有不少眷村,这些大陆过来的军公教人员,包括他们的家属为数不少。

讲到这一段历史,其实我蛮推荐《台北人》这本书,这本书是白先勇先生写的,白先勇是白崇禧的儿子,在我们整个华人中文领域里面是非常知名的文学家,也是艺术家。《台北人》其实写的是十几位比较有代表性的,从全国各地来台大陆移民的故事。第一章写的就是一位从百乐门出来的上海歌女,虽然是从百乐门出来的,但是我们发现她具有上海现代女性独立性的特点,不管是在上海还是台北,尽管有很多的生活变故,她但总能够很独立地生活下来,而且保留个人生活方式,让人印象非常深刻。

《台北人》,作者: 白先勇,广西师大出版社/ 理想国 / 2015-1

第三波移民潮是发生在上世纪60年代。讲这段历史,实际上就是与战后台湾地区的现代化进程有关,包括工业化与城市化。

由于城乡差距带来的就业机会不均,众多中南部民众北上求学、工作,在台北长期定居,形成新一波移民潮,台北市人口从迅速成长至1967年的100万以上,也让其人口族群结构,产生与台湾其他都市完全不同的现实状况。罗大佑《鹿港小镇》就有句歌词叫做“台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乡不是霓虹灯”,反映当时城市化进程中一些外地移民的焦灼心态。因为越小的地方人际关系越简单,到了大城市,那你肯定会有很多想不到的情况的发生。

(二)文化底色:中华文化城市

第二个问题是台北的文化底色,我们称之为中华文化的魅力城市。讲到这一点,不少朋友会提到当代台湾一位知名的作家王鼎钧先生,他被称为一代中国人的眼睛,代表性著作是个人回忆录四部曲。1949年后来台初期一个小人物的经历,却很好地折射出大时代的特色。比方说他的一些名言,“故乡是一个人童年的摇篮,壮年的扑满,晚年的古玩。”

王鼎钧照

我一开始读到这句话,有个词我就不知道,扑满是什么?后来去查了,原来这是过去在大陆比较流行的用语,在台湾还保留了下来。扑满就是一个类似像储钱罐的物品,今天常见的是小孩子存零钱的储蓄罐。他讲这句话是对故乡高度的评价。人到了中年想继续前行,故乡可以源源不断为你提供力量。到了晚年,故乡的美好成为你心中像古玩一样的珍贵记忆。包括鼎公说的“人生在世,中年以前不要怕,中年以后不要悔”,都是蛮有哲学意蕴的。

文化是深入到人们血液里面的,比方说普通话可以叫中文、汉语、国语、华语,但是它本质上都是中国字,这个是改变不了的。现在台湾社会日常使用的是繁体字,比方说“親”是要相见的,因为繁体字的亲右边有见面的见。“愛”是要有心的,中间繁体字那个心,我们现在把它简化了。“廟”是要经常拜拜的,这个繁体字庙里面有一个“朝”,就是朝拜的朝。“進”里面有个“佳”字,意味人越走越佳。有研究文字的朋友就说,中华传统文化就藏在汉字密码中,需要我们细细地品味。当然有意思的是在台湾也有简体字,比方说台北车站的标识,大家注意到它用的是简体字,但是总的来说台湾社会还是以使用繁体字为主。

台北车站,摄影师:Alexwikix

2016年之后,民进党当局大力推行去中国化与文化台独,如岛内现行课纲主要有三大问题,分别是“去古文化的语文教育”、“去中国化的历史教育”、“去官方语文的双语教育”,无疑是对中华文化教育的巨大挑战。不过,血浓于水,中华文化基因已经深入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之中,深刻地影响了几代台北人的文化心理和行为逻辑,从根本上来说是难以改变的。

(三)时代发展:国际化与现代化

从国际化的角度来看,当下中国台北已连续多年成为全球最佳生活和工作的城市。外籍员工尤其是对当地高质量的生活非常满意,在这个方面,有调查表明,中国台北排世界第三位,仅次于瑞士的楚格(第一名)和日本的东京(第二名)。台北的现代化程度非常高,城市捷运(地铁)很早就兴建了。它的半导体产业,就是我们讲的芯片产业,也是领先全球的。

在日常文化生活的方面,打卡的地方像故宫博物院、101大楼、士林夜市,这些地方都是一个热门的景点,每年接待的外国游客达到了800万人次,旅游收入超过了100亿美元。我们在台湾参访的时候,经常台湾朋友讲到一个词叫庶民生活,一开始我们好像不是太习惯。正如豆瓣网有文章所说,这是一个庶民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没有高贵者,也没有低贱者,人人都各自低调,享受着生活的乐趣。有活得精彩的,也有活得艰难的,一样的谦和,一样的彬彬有礼。在这个社会里,你尽可以看到人生百态,也会看到人伦惨剧,但整个社会却相对平和,没有那么多的戾气。这种谦和与平静的背后,却是一种自信,一种对于自身的自信,对于这个社会的自信,也透露了他们对于生活的热爱。我个人的理解还是传统文化跟现代生活有机地结合比较好,使得大家心态各方面都比较平静。

作为现代化社会的标志,往往我们用高楼大厦的高度来衡量,所以101大楼是台北的一个标志性建筑。101大楼的地面,有一组玻璃砖墙组成的雕塑,每一个琉璃砖上都刻着四个名字,一共是一万多人,这些人就是大楼的建设者。这样做既体现出对劳动者的尊重,也是一种责任感的体现,无疑也是与国际建筑业文化接轨的。

台北101伙伴玻璃幕墙,摄影师:Outlookxp

二、历史记忆:城市地名与国家地理

台北的城市地名与国家地理,更能体现它是一个具有浓郁的中华文化特色的城市。龙应台女士曾经讲过,在台北就像生活在一张大中国地图上,按照地图你能找到你的目标。路名的设计,其实就是和我们上海很像,而且很有意思的是做这个规划的设计师就是来自上海。他在做这个规划的时候参考了上海地名的命名方式,就是按照中国地图的方位来命名,当然更为系统化。比方说,湖南、四川、湖北,总的来说在我们的地图的中间,所以这些地名一般都是命名台北的中部街道。你往南面去看,就能找到我们华南地区的一些省份与城市名称的街道。往西边那就是青海、西藏、云贵这些地方,北边是东三省,所以这个是非常有规律的。

据历史学家戚嘉林先生考证,1945年10月22日,为去除日本殖民地化的恶劣影响,当时的国民政府下达对台北街道进行名称改正的命令,11月17日颁布《台湾省各县市街道名称改正办法》,确定四项命名原则:发扬中华民族精神,如中华路、信义路、和平路等;宣传孙中山先生提出的三民主义,如民权路、民族路、民生路等;缅怀伟大人物,如中山路和纪念郑成功的延平路等;适合当地地理或习惯,且具有意义。其实在台湾南部的高雄市,一心路、二圣路、三多路、四维路等。这些街道也是抗战胜利后命名,都取典于中华传统文化,朗朗上口,蕴含深厚文化底蕴,成为高雄城市文化的一部分。所以从地名上看,它就充分体现了两岸同根同源的文化联结,关乎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和文化认同,影响深远。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也没必要悲观,虽然现在台湾当局“去中国化”,但是这些东西它都存在的。有时候我们跟台湾年轻朋友交流,他们到了大陆之后就发现,怎么“台语”跟闽南话差不多,当然是闽南话传到台湾,然后形成了所谓台湾本地的方言,追根溯源都是来自于中国大陆的。

三、文化之美:地标建筑与传承创新

在台北市,众多代表性建筑,从设计开始,都浸润着中华文化的智慧和文明。第一个标志性建筑就是知名的台北101大楼,位于台北市信义区金融贸易区中心,开工于1998年,完工于2004年。大楼高508米,共101层,是当时中国首座超500米的摩天大楼。有资料显示,台北101大楼以数字8作为设计单元,每8层楼为一个结构单元。在中国字的读音中,“发”与“八”谐音,设计师李祖源先生以中国人的吉祥数字“八”作为设计单位,将大楼像宝塔一样分成八个层段,每个层段由八层楼组成,每一段都形似中国传统的斗柜,斗柜是保存贵重物品的地方。员工在这里工作,会产生一种令人羡慕的自豪感,心情自然十分愉悦。当然,101大楼也是高科技的充分体现,大家知道台湾是地震多发的地方,在这样一个地方建设这么高的楼,实际上是很能体现当地的建设科技与水平的。

台北101大厦,来源:pexels

大楼的每一个层段都设计了一个龙头,中国人视龙为祥瑞之物,龙头则有祛邪、避灾、祈福的作用,101大楼上的龙头不仅有装饰作用,更是一种捍卫建筑物的镇楼神器。抬头仰望可以看到,在大楼的第27层,每个方向都加入了一个外圆内方的设计,这是中国古钱币的造型,这种设计用于金融机构十分贴切,因为是商业大厦,终归是希望能够招财纳宝、财源广进的。另外大家注意到大楼的每个角落都设计了祥云图案,祥云文化在中国上千年的历史,因为祥云是一种吉祥的图腾,于是人们常把它用在衣服、器物和家具上,许多木结构的古宅,也有木雕、石雕的祥云图案。设计师将祥云图案用在101大楼上,表达的是中国人吉祥如意的祈福。

第二个标志性建筑是孙中山纪念馆,它是著名建筑师王大闳的作品。本体建筑为唐朝宫殿式风格,融合了传统与现代了建筑元素,也是台北的地标性建筑之一。这种奇特的屋顶造型可追溯至唐宋时期。有专业人士分析指出,王大闳在借鉴传统建筑的同时,也赋予了不同的新意:他以简洁有力的线条勾勒屋脊,巧妙的将屋顶形成三度曲面,从造型上看,整个建筑接近完美。他以线条取代块面,注重柱子、门窗、屋檐的线条美感,色调朴实且耐看,具有淡薄而宁静致远的气质,整个建筑散发着一种东方古典的含蓄美。

第三个标志性建筑就是台北故宫博物院,这个我们一般去台北,那肯定是必须要打卡的地方。台北故宫博物院是仿造北京故宫的一个建筑群,收藏有将近70万件文物,包括绘画、陶瓷、书法、玉器等各类艺术品。这些文物代表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被誉为“中华文化宝库”。

例如,台北故宫的镇馆之宝《清明上河图》,无疑是中国绘画的巅峰之作。这幅画作是中国绘画的巅峰之作,描绘了北宋时期的社会景象。绘画精湛,人物众多,细节丰富。它不仅仅是一幅画,更是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的缩影。东坡肉石、翠玉白菜,也是故宫的镇馆之宝。还有青铜礼器、宋代的定窑白瓷婴儿枕,因为大家知道瓷器是很难保留的,宋代的瓷器不是青花瓷,而是白瓷,白瓷本身就很珍贵。像这种制作非常精良的白瓷文物,在今天也是非常罕见的,上千年的瓷器能够保留是非常不容易的,而且大家想想看,这些文物都经过抗战时期的颠沛流离,基本上没有损坏,也是一个传奇。

肉形石,来源:台北故宫博物院

翠玉白菜,来源:台北故宫博物院

我们知道今天的博物馆不仅是静态的,也是动态的。对来到台北故宫的年轻人来讲,无论你是哪个国家,故宫都会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学习资源,可以让他们深入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此外,故宫还定期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展览,吸引了大量的观众,扩大了文化教育的影响力。所以说台北故宫不仅仅是一个博物馆,更是一个文化传承的平台。它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激发了人们对中华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四、味道台北:文化元素与市民饮食

今天我们在上海常见的永和豆浆,最早的门店是台北市中正桥头的世界豆浆大王(原名东海早点店)、四海豆浆两家店,因为名气太大,台北民众都管它们叫永和豆浆。店铺创始人是两位来台的退伍老兵,他俩出于对大陆家乡早点的思念,将老家的手工油条与豆浆,加上台湾独创的香酥烧饼,常年摆摊制售,成为全台湾特色早点之一。

如今非常流行的凤梨酥,也是源自于中国大陆,据说在三国时代刘备迎娶孙权的妹妹的时候,订婚礼饼共六种口味,代表六礼,其中一种是凤梨饼。但喜饼太大,不方便个人享用,台湾商家发挥商业头脑,便研发出一种如火柴盒大小的凤梨饼,称之为凤梨酥,因此流传开来。凤梨以闽南语发音近似“旺来”,象征兴旺好运来的意思,深受台湾民众喜爱,成为馈赠朋友的“伴手礼”。

凤梨酥,摄影师:Mk2010

台北夜市兴起于上世纪50年代,最开始主要是卖小吃的流动商贩,他们聚集在人流量大的交通枢纽、庙会和市集处,由于生意越来越好,周边的住户也加入进来。如今已在大陆流行的珍珠奶茶、水果冰沙、烧仙草、卤肉饭、香酥鸡排、红烧牛肉面,都是经过台湾夜市摊贩老板不断改良而成的结晶。

看似不起眼的夜市的日常管理,不少细节地方也是很值得我们借鉴的。宁夏夜市的商贩成立了“宁夏夜市观光协会”,夜市中的每家摊商都安装了油脂截留器和静电式除油烟机,协会每周请专业清洁公司来抽取污水,定期将食品原材料送到相关部门检验以保障食品安全,叫卖时禁止使用麦克风和音箱以免扰民,当晚上市集散去,第二天上午人们再路过这里时,车水马龙,已经不见垃圾和油渍。

这张在夜市和商业区常见的“神明”警示牌也很有文化特色,意思是“请你不要丢垃圾,神明正在看,请勿乱丢垃圾”。这个神明是谁呢?就是我们关二爷,关公。传统文化的元素我们平时不会多说,大家可能觉得习以为常,但是把最熟悉的传统人物融合进管理规定里面,这样的话对市民朋友来说就有一种比较熟悉的感觉,因为这些人物大家都知道,同时也是一个警示或者启示,所以从一个很简单的管理视角也能感悟到中华文化的力量。

五、双城记:沪台文化交流及展望

关于沪台交流的“双城记”,各位朋友知道上海与台北有双城论坛,迄今已有十几年了,在当下两岸关系风云变化的情况下,坚持下来是很不容易的。文化交流是双城论坛非常重要的内容,包括文化产业的交流与合作。文化产业一般是围绕一个很具体的产业展开合作,这样的话,两地很多的工作就可以持续地推进下去,因为这里面有商业利益、个人情怀,当然还有文化理念。

可以简单的比较一下上海和台北之间的文创产业。一是产业发展理念不同。台湾对文创产业的理解更接近《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的原始定义,更加突出文创产业中内容创意产品在整个产业链中的核心地位,是根植于生活品质的“创意为王、内容为王”的产业发展理念。而上海对文创产业的定义则从功能描述入手,比较侧重于文创产业的产业融合功能、结构优化功能和文化需求导向功能,是经济增长导向下“产业为王”的发展理念。二是产业化程度不同。台湾文创产业盈利模式的鲜明特征是市场导向的全产业链模式。从消费者角度反向审视文化创意,采用内容文本、形式表现、包装宣传、渠道营销等集成方法,鼓励文创产品在不同产业内的跨界生产与深度营销,通过塑造全产业链实现内容价值的最大化。其产品一般都比较贴近人们的现实生活,与此相关的延伸服务也层出不穷。目前上海文创产业总体来说还没有形成盈利模式,缺乏全产业链意识和对创意源头的保护机制。

一般认为,沪台两地文化和文化产业的机构和企业,需要采取具体措施,整合两岸的资源、创意、资金、人才、市场等,推动两岸文化合作进入实质性的阶段,实现两地文化产业的对接,把两地文化产业发展推向新的阶段。但是个人认为,今后两地文化产业的发展目标应该是建立文化共同市场。大陆有广阔而需求旺盛的文化消费市场,近年来台湾企业投资大陆的电影、音乐与娱乐、艺术品收藏与贸易、婚纱影楼、图书版权贸易、广告策划等产业,不但取得了不菲的成绩,而且为两地文化交往提供了重要通道,为形成统一的文化共同市场,更好地保障文化产业投资者和文化市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奠定了基础。

台北孔庙,摄影师:Daniel P. C. Shen

嘉定孔庙,来源:中国孔庙数字馆

我们经常说人类命运共同体,那对两岸同胞来说,也可以形成我们两岸之间的命运共同体。文化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正是两岸构建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路径。对于沪台城市文化交流的前景,我个人认为还是比较乐观的,因为文化传承现象,平常大家感觉不到,但是一旦我们在一起交往交流,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大家会发现共同语言很多,所以文化的力量还是无穷无尽的,它从来不曾远去。

——————————

文稿整理人:刘语欣

    责任编辑:黄晓峰
    图片编辑:张颖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