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吴湖帆诞辰130周年:中华艺术宫呈现“海上奇峰”大展
在中国近现代文化史上,吴湖帆(1894-1968年)在书画创作、文物鉴定等方面都是一个“海上奇峰”般的巨大存在。上海博物馆2015年曾推出“吴湖帆书画鉴藏特展”,对重新评价吴湖帆书画鉴藏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澎湃新闻获悉,在吴湖帆先生诞辰130周年之际,8月5日,一个精品原作与学术文献于一体,全面呈现吴湖帆的成就,充分挖掘吴湖帆精神的当代价值的艺术大展“海上奇峰——吴湖帆诞辰130周年艺术展”在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开幕。
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33米层展厅,雕塑家张充仁创作的吴湖帆胸像,面对着满墙青绿与墨韵
此次展览由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和上海中国画院携手主办,是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何谓海派·海上名家”艺术系列展的首展,汇聚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上海中国画院、苏州博物馆、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市文物交流中心、上海朵云轩集团有限公司的藏品及部分私人收藏,共80余件(组)作品,包括吴湖帆的成名之作《云表奇峰》,壮年时期代表作《阿里山云海》,新中国成立后的主题创作《庆祝我国原子弹爆炸成功》等,是近十年规模最大的吴湖帆作品展,也是吴湖帆红色题材作品最集中的一次展览。展览于8月6日起对公众开放,展期将持续至10月27日。
展览现场
从“何谓海派”到“何谓海派·海上名家”系列首展
走进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33米层展厅“海上奇峰——吴湖帆诞辰130周年艺术展”展厅,首先呈现的是吴湖帆先生的生平文献及代表作品。
展厅中间,立着著名雕塑家张充仁于1990年完成的吴湖帆胸像。
吴湖帆(1894-1968),江苏苏州人,为晚清学者、金石学家、书画家吴大澂嗣孙,初名翼燕,字遹骏,又名倩,别署丑簃,号倩庵,书画署名湖帆。他出生于吴门世家,传承优秀的江南文人绘画传统,1924年迁居上海,经由上海开放繁荣的都市文化熏陶,开创出现代中国绘画古典与时尚相结合的崭新风貌,形成典型的雅俗共赏的海派新风格,成为海上画坛当之无愧的一代领袖。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与吴待秋、吴子深、冯超然并称为“三吴一冯”。1949年以后任上海中国画院筹备委员、画师,上海市文史馆馆员、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委员。收藏宏富,善鉴别、填词。山水从“四王”、董其昌上溯宋元各家,冲破南北宗壁障,以雅腴灵秀、缜丽清逸的复合画风独树一帜,尤以熔水墨烘染与青绿设色于一炉并多烟云者最具代表性。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吴湖帆更以其出神入化、游刃有余的笔下功夫,成为海上画坛的领袖之一。他的“梅景书屋”是江浙一带影响最大的艺术沙龙。吴湖帆的绘画体现了海派绘画的精神,在文人画向大众化转向上取得了雅俗共赏的成果,这既是他自身艺术传承创新的水到渠成,也是得到了社会环境和文化生态的正向影响。“海上奇峰——吴湖帆诞辰130周年艺术展”是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何谓海派·海上名家”艺术系列展的首展,也是“何谓海派”艺术系列大展的深化。
吴湖帆(1894-1968)
展出现场
“何谓海派”艺术系列大展是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在自有馆藏的基础之上,整合配置国有美术机构藏品和人才资源,全力打造的系列展览品牌,用以提振、完善、创新发展海派美术。同时,它也是以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为核心的上海“大美术馆计划”成功整合上海美术资源的典型案例。
《渔浦桃花》吴湖帆 1951年 朵云轩藏
“海派”是一个在时空经纬交织下诞生的历史词汇,从清末民初的上海地区的绘画进而进入京剧,再传导到文学、媒体领域。然而细究之下,“海派”究竟是个什么样的“派”?中国近代绘画史上影响巨大的海派又是怎么形成的?
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从2022年底开始,陆续推出 了“历史的星空——二十世纪前期海派绘画研究展”“历史的星辰——近现代海派书法大展”“历史的星光——京津画派和海派绘画研究展”,以一种历史的大眼光重新梳理并审视海派艺术,成为上海美术策展的一个重要学术品牌。
《春风杨柳万千条》
展出现场
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本次展览学术顾问陈翔介绍,这一展览以吴湖帆为个案,厘清其是如何应对文人画传统在民国初期遭遇的冲击,解决了三百年来因“南北宗论”的人为桎梏造成的认识僵化,传承并更新了古老的江南画传统,开创出现代中国绘画的崭新风貌,进而表明中国传统绘画内在的强大生命力,“他是一位典型的,具有传统文人气质与文人修养的书画家、收藏家、鉴定家。他长于山水,从清‘四王’入手,上溯宋元诸家,浸淫传统尤深,画风秀丽丰腴、清隽雅逸。在传统青绿设色山水技法及形式上独有创新,并擅长墨竹、花卉、人物等多种题材,作品于现代画史有深远影响。在鉴藏方面,他收藏宏富、精于鉴赏,最为重要的是,生活在中国社会和中国画坛发生剧变的时代,但他却依然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传统文人的特征。”
近十年来,由于上海博物馆策划的吴湖帆书画鉴藏展等一系列展览的举办,吴湖帆在书画鉴定与创作方面的成就渐渐走入公众视野,但出身于簪缨之家的吴湖帆,作为文人的全面修养,世人的认识还有不足。此次展览在前人已有吴湖帆绘画展、鉴藏展、文献展基础上,集合文献和实物展品,呈现吴湖帆作为近现代最后一位文人画家的修养与才能,并探讨其 对于当下文艺创作的借鉴意义。
罕见精品亮相,全面呈现吴湖帆的艺术世界
展览全面呈现吴湖帆早中期到晚期的绘画作品,从清“四王”入手临仿的作品到以《云表奇峰》为转折点,融汇南北宗的画作,体现其在绘画方面的个性、思想与技法,全面展示了他的绘画发展历程。其中,《阿里山云海》全图气势雄浑、景色奇特,将光影转换为笔墨,是将阿里山云海进行艺术再现的杰作;还有四条屏《渔浦桃花》《石壁飞虹》《秋山晴霭》《群峰雪霁》,极少展出的《仿石涛苦呤入定图》、《凤池精舍图》罕见现世,以及《双松叠翠》、《闹红一舸》等作品值得关注。吴湖帆的绘画,是传统艺术与现代都市文明融合的结果,特别是色墨相融的用色方式极具特色。
《双松叠翠》吴湖帆 1959年 上海中国画院藏
吴湖帆在上海创作了许多著名作品,如《云表奇峰》、《潇湘雨过》等精品力作都在本次展览中亮相。
早年的吴湖帆受祖父的熏陶及被“四王”画风吸引,由此开启画学生涯。在对四王等明清书画作品的临习中,吴湖帆也潜心画论,西方文化涌入的环境也使吴湖帆认识到南宗的单一化,认识到应在南宗为根本的基础上,集南北宗之长,于是吴湖帆将目光投向更久远的画史,由明清而上溯宋元。 凭借着对大量过目名迹的研究,他开始了自己的探索。
展出现场
在绘画上,吴湖帆从不为一家一派所囿,而是将数家技法融于一身,干湿互用、虚实关系浑然一体,呈现出一派苍茫深远的景象。值得一提的是,在他的作品里我们明显能感受到,“四王”对他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与董源、巨然的用笔较松明显不同。他把传统山水的青绿、水墨、浅绛,几种画风相互调和,创造出一种水墨烘染与青绿设色,熔铸于一体的新古典山水画。他的山水画风格的总体特征,正是“集古而大成”的正统面貌。
他的画作有种清逸明丽,似古实新的面貌,在传统绘画流派中更见自如,在当时中国画坛可谓是独树一帜。1936年,吴湖帆以一帧华美奇幻的《云表奇峰》震惊了画坛,其风格之新颖,笔墨结体之高古,一时舆论“翕然归之,吴画始独树一帜”,标志着他在海上画坛脱颖而出。
《云表奇峰》
《云表奇峰》是吴湖帆的成名之作,也是其个人风格转折的代表画作,在这幅画上,可以看出吴湖帆对传统山水画“南北宗”、青绿水墨的兼收并蓄,已经摆脱了流派的束缚,形成了自己的笔墨风格。观众可以通过在展厅欣赏原作,近距离观赏一代艺术大师精妙绝伦的笔法。《云表奇峰》在题跋中写“仿赵仲穆(赵雍)法”,但图中采用了披麻皴、小斧劈皴、解索皴等山水皴法,在设色上青绿、浅绛、水墨等兼收并蓄,可以说集“南北宗”于尺幅之间。但又与传统山水画迥然有别。图首次发表于1936年第37期《美术生活》杂志《吴中文献特辑》封面上。在同年夏日,吴湖帆与潘静淑观盆中荷花,遂用八大山人画荷法和恽寿平设色法写生,并写吴文藻词意,绘制画作,将荷叶翠色欲滴,荷花娇媚含羞融洽于尺幅之间,开创没骨荷花新格。此次展览的不少没骨荷花画作如《五彩结同心》《闹红一舸》等均可见出此风。
《五彩结同心》
《红旗插上 珠穆朗玛峰 》
现场展出的吴湖帆剪报
吴湖帆晚年的重要作品《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庆祝我国原子弹爆炸成功 》也在展出之列。《庆祝我国原子弹爆炸成功 》作于1965夏日,当时我国试放第一颗原子弹,他在看了几次纪录片,又看到彩色照片后,结合自身的理解,遂以传统山水画中描绘云烟的烘染技法表现翻滚上升的蘑菇云。
此外,还有四条屏《渔浦桃花》、《石壁飞虹》、《秋山晴霭》、《群峰雪霁》,以及《潇湘雨过》和《阿里山云海》等作品值得关注。
《潇湘雨过》吴湖帆 1946年 私人收藏
苏州博物馆收藏的吴湖帆《凤池精舍图》(以下简称《凤图》)在现场全卷展出,纸本水墨,画芯纵25.7厘米,长124.8厘米。陈子清题外签,王季烈题引首,后面题跋甚多,除吴湖帆和受画人叶恭绰外,尚有蔡晋镛、王謇、叶逸、夏敬观、顾颉刚、顾廷龙、潘景郑、陈融、黎国廉、关赓麟、柳亚子、黄复、王季点、夏纬明等题跋,共计十六人十九题。据相关研究,此图由来颇为曲折,受画人叶恭绰约于1935年购入苏州城内东美巷三十五号汪锺霖(甘卿)十亩园之晦园,为息影养疴之所,并以盆栽梅花为胜,1936年初至1937年曾短暂居住,但当时园名未定。1937年11月,抗战爆发后,叶恭绰从上海前往香港,晦园因无人看管而致荒芜。到香港后,因怀念此园,遂请吴湖帆作图以纪之。
吴湖帆画成后落款:“凤池精舍。遐庵姻丈属写斯图,漫用王叔明笔法,不求形似随笔成之。丁丑 (1937) 夏日,吴湖帆。”
吴湖帆《凤池精舍图》展出现场
《凤池精舍图》跋部分
值得一提的是,结合新中国成立75周年,展览首次将吴湖帆的新中国成立后的主题创作放到第一板块呈现,结合文献突出他在书画、鉴定等方面的光环之下容易被人忽略但又十分重要的一面,即作为文人的家国情怀。吴湖帆曾说:“学国画而欲做大画家者,必先爱吾家邦。”展厅中的《庆祝我国原子弹爆炸成功》等重要作品,都饱含着他的文人精神和家国情怀。
《庆祝我国原子弹爆炸成功》展出现场
江南士大夫文化集大成者,发现中国画的守正创新
20世纪初的中国,随着社会大变革的浪潮,中西文化激烈碰撞,在新文化运动兴起和西洋画传入的背景下,中国传统绘画备受冲击,有识之士积极推动中国绘画由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型,徐悲鸿、林风眠等主张通过中西融合改良中国绘画;吴昌硕、齐白石等以大写意为现代国画注入生命力;而吴湖帆则坚持守正持中,从“四王”正统派入手,上溯宋元,延续古代艺术与文人画的精髓,从传统中汲取创新的力量。
《跃进》吴湖帆 1958年 上海中国画院藏
吴湖帆在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质疑与批判之时,坚持以全面的修养和高华的人格为立身之本,以极具自信自觉的文化意识和绘画实践,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和中国传统绘画的主体性,他的艺术成就以及影响力充分彰显了中国传统绘画自我革新的强大生命内力,也开辟出一条传统中国绘画实现现代化转型的有效途径。吴湖帆的艺术之路,是从传统绘画艺术中取精用宏、推陈出新,完成向现代转型的成功案例。
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本次展览学术顾问陈翔表示:“吴湖帆先生是典型的传统文人画家,从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传统绘画的真正魅力以及中国文化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具体表现,以及吴湖帆先生赤诚的家国情怀和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探索精神。这对于我们今天如何守正创新、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文化大都市提供了很好的精神支援和灵感启发。”
《翠荷》吴湖帆 1959年 上海中国画院藏
专程来到现场观摩的吴湖帆之孙吴元京对澎湃新闻表示,这次展览十分用心,很感动,“这一展览是在我国又提出要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时间段里举办的。展览从我爷爷的家族传承、文化定向(正脉)、师承交友、词学入画、收藏、鉴定的贡献等,多角度展示了爷爷文化艺术生涯。在展品中,我们能看到我爷爷那既贴近生活又勇攀高峰的画家精神——《云表奇峰》和《原子弹爆炸图》。在以古化今方面,青铜器立体拓作品,可以让我们学到中国曾经引以为傲的古代的文字(大篆)及各种器皿的名称及用途。本次展览的场地、格调、安全等做得都很好。可见布展人的用心。希望通过此次展览,能让更多的人认识一位对中国书画文化贡献巨大,并为此奋斗了一生的人——吴湖帆!”
“从爷爷吴湖帆出生以后,我觉得他走的是一条背着时代大流而行的羊肠小道,很崎岖,有一个反力在拉他,还往前走。他很执着,对文化有极大爱好,有进取心。无论是填词,还是书画创作以及书画鉴藏,他总是乐在其中。他所做的事情,对一个忙碌现代人,都是完不成的任务。为什么这么说?就从图书馆4062册古籍,每一本古籍都要写明来源、作者、内容、年代、出了多少?”吴元京此前对澎湃新闻说。
吴湖帆之孙吴元京在展览现场
吴湖帆作品局部,此作为吴元京亲见其祖父创作
吴湖帆晚年画荷之作
吴湖帆是江南士大夫文化最后一个集大成者、海派都市文化最经典的代表者,是一位集文学、绘画、鉴藏、研究于一身的大家,而非仅仅是一个书画家。吴湖帆也常在清闲时取来家中诗词古籍赏读,还曾向词学大家吴梅请教。 在宋词的熏陶下,他形成了典雅含蓄的婉约派词风,这对他绘画中秀丽灵动的词境也是不无影响的。吴湖帆对书法的学习也是苦下功夫,对着藏品中的碑拓字帖日日临习,这对他绘画中骨法用笔起到了很大影响。
为让观众全面理解吴湖帆作为文人的全面修养,展览在以往已有吴湖帆绘画展、鉴藏展、文献展基础上,呈现吴湖帆的书法创作、收藏、诗词创作的成就以及与他绘画创作的关系。其中,拓印补图颇具特色,更有鲜少展出的填词手稿及多件成扇类作品亮相。
填词手稿
填词手稿
吴湖帆家藏甚富,阅历深通,加上悟性极高,虽然鲜见其出游写生,但是胸罗千山万水,对种种山川情态皆了如指掌,又善于画面经营,并不拾前人牙慧。正基于此,他精通鉴识,能于极细微处判别古画真伪且善填词。著有《佞宋词痕》、《联珠集》、《梅景画笈》、《梅景书屋全集》、《吴氏书画集》、《吴湖帆山水集锦》及多种《吴湖帆画集》存世。
展出现场
吴湖帆题青铜器拓片
展出的书法作品包括其早中期及晚期代表作品,见出其书风的变化,其中,晚年书法更见出率意洒脱处。
正如一些评论所言,十多年来,吴湖帆绘画与书画鉴定已渐被重新认识,相信其价值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发体现出来。
吴湖帆书法
吴湖帆书法
据悉,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还将在展览期间推出专家讲座、导赏、工作坊等一系列公共教育活动,多维度地带领观众了解艺术大家吴湖帆的艺术成就、艺术精神及当代价值。同时,展览文创产品也闪亮登场,以吴湖帆、潘静淑夫妇的作品为灵感,有闲章书签、种子卡、盲盒杯、笔记本和旅行套装等,兼具艺术性与实用性,让高雅艺术走进百姓生活。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