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科院团队:蜗牛壳体定量重建郑州“7·20”极端降水事件
严涛/中国科学报
字号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气候变化集成-模拟-同化-预测团队,在“7·20”特大暴雨中心之一的郑州-荥阳地区采集了4只现代蜗牛,利用包埋制片和二次离子质谱结合的方法,突破传统古气候研究分辨率上限,获得了2021年6月至9月天分辨率蜗牛壳体氧同位素记录。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科学通报》。
2021年7月20日,郑州遭遇了极为罕见的特大暴雨,这场暴雨3日内降水量达到了当地以往一年的水平,在气象统计中被认为是“千年一遇”。然而,所谓的“千年一遇”是基于过去不足百年的器测资料计算获得的。随着全球快速变暖,极端天气事件的气候背景也在迅速变化。因此,“7·20”特大暴雨究竟是一次“千年一遇”的偶然灾害,还是全球变暖后的“新常态”,仍是一个亟待厘清的关键科学问题。鉴于这种不确定性,全面了解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极端降水事件变异性,可以极大增进对极端降水事件机制和动力学的了解。然而,由于现代器测资料的时间一般不超过200年,跨度过短,且传统古气候研究时间分辨率为年到千年,分辨率较低,无法准确重建天-小时尺度极端天气事件,目前对过去极端降水长期演变规律及其与气候背景态之间联系的认识几乎是空白。
该研究首次指出,蜗牛壳体可以定量重建陆地天气尺度极端降水事件。将当前研究应用于蜗牛化石,则有潜力重建过去不同气候背景下极端降水事件的发生频率和强度。相关研究有望为重建地质历史时期超级暴雨事件的特征与变率奠定基础,推动古天气研究的发展,进而为理解极端天气气候态演变、评估气候模式和预测未来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事件发展趋势提供科学依据。
原标题《为研究极端降水,他们在郑州抓了4只蜗牛》
责任编辑:何沛芸
图片编辑:陈飞燕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澎湃矩阵
新闻报料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