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男子得热射病住进ICU!全球气温纪录连创新高,杀死了多少人?
据都市频道消息,8月1日,福建一男子得热射病住进ICU,家人称其出现吐血、大小便失禁,成植物人了。
热射病即重症中暑,是由于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导致的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医生表示,热射病的死亡率很高,主要表现是体温高,一般核心温度都会超过40度,同时会出现意识不清、晕厥、幻觉、甚至抽搐。
图源:都市频道视频截图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高温天数和热度都在增加。截至今年6月,全球平均气温已连续12个月比工业化前高出1.5摄氏度,不断刷新有记录以来的高温纪录。欧盟气候监测机构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提供的初步数据显示,7月21日成为有记录以来全球最热的一天。
《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4)》称,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未来我国极端高温事件将呈增多趋势。未来30年,中国区域平均极端最高温度将上升1.7~2.8℃。尤其是在高排放情景下,目前50年一遇的极端高温事件到本世纪末将变为1~2年一遇。
随着人类排放温室气体导致全球变暖加剧,高温热浪天气频频来袭,然而人们对于高温的危害却始终不够重视。与洪水、飓风和地震等其他环境灾难相比,高温是“看不见”的无声杀手,公众并没有充分意识到高温对健康的负面影响。
2023年,联合国气候变化迪拜大会(COP28)首次设立“健康日”,说明健康议题在全球气候谈判中越来越受到关注。
致命高温:“看不见”的杀手
据世界气象组织估计,2000年至2019年间,极端高温每年导致约48.9万人死亡,高温是所有极端天气事件中最致命的。然而,卫生官员和学者普遍认为,这些数字仍大大低估了高温实际影响的规模。
“极端高温天气的发生严重威胁着人群健康,高温会导致中暑、热射病等热相关疾病,甚至会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恶化,严重时会导致死亡。公众亟需加强对高温健康风险的认识,并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来预防和应对高温。”柳叶刀倒计时亚洲中心副主任、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张弛说。
去年11月,英国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发布《2023年柳叶刀人群健康与气候变化倒计时全球报告》。该报告警告,未来几十年,死于极端高温的人数可能会增加近四倍,如果不对气候变化采取行动,人类的健康将面临严重威胁。
报告显示,1991年—2000年与2013年—2022年相比,65岁以上的老者死于高温的人数增加了85%。而随着全球气温上升,老年人和婴儿现在每年遭受的热浪天数是1986年至2005年的两倍。在过去10年全球平均升温1.14℃的情况下,仅在2018-2022年中,人们平均就有86天暴露于有健康威胁的高温天气,人为的气候变化导致其中60%的高温天气发生概率至少翻了一倍。
报告预测,高温导致干旱更常见,到本世纪中叶,每年与高温有关的死亡人数将增加370%,到2041-2060年,更频繁的热浪可能导致约5.25亿人面临中度或重度粮食不安全。蚊媒传染病将继续向新地区扩散,在升温2℃的情况下,登革热的传播将增加36%。适宜弧菌生存的海岸线长度将增加17%-25%,导致病例增加23%-39%。
该报告的中国版指出,中国气候变化的健康风险正在持续上升,2022年破纪录的热浪导致中国人均热浪天数达到21.0天,与热浪相关的死亡人数达到破纪录的5.09万人,热浪相关死亡人数上升342%。
如何应对高温威胁?
近两年来,我国政府部门重视气候变化与健康问题适应措施覆盖人群逐渐扩大。28个省份的气象部门在2022向卫生部门共享了气候数据,18个省份监测、预备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在2021年的得分相比2020年有增长,2022年热浪和寒潮预警信号覆盖人数达到3185万。
与此同时,低碳能源转型继续推进,中国能源系统碳强度下降4.4%,中国可再生能源投资新增投资增长11.1%。
但是,当前气候行动与健康的关联度仍有待提升,早期预警系统对健康信号和极端气候事件的复合级联健康影响关注仍需加强。
积极推动以健康为核心的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行动,既可以降低未来气候风险,有效保护民众免受气候变化的健康威胁,又可以促进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向绿色复苏之路。对此,2023年度报告提出四点建议:
一增加可再生能源的投资与研发,避免对煤炭的锁定效应,充分利用减污降碳的协同效应,加大减缓措施力度;
二是建立健康导向的气象风险早期预警系统;
三是加强对极端天气事件的复合级联效应及应对措施的研究;
四是出台面向不同主体的适应措施指南,以提升脆弱人群对气候变化健康影响的适应能力。
就个人而言,高温天气一定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张弛教授的建议是,可以采取以下保护措施:(1)利用自然和人工遮阳。尽量在阴凉处工作,如树荫或建筑物阴影;可以佩戴帽子进行遮阳。(2)及时补充水分。(3)穿着凉爽的衣物。选择宽松、透气、浅色、速干衣物,加快散热。(4)携带降温设备,使用湿毛巾擦拭身体,特别是颈部、腋下等部位,有助于降温。(5)注意休息。高温作业时,应增加休息的时长和频率,身体感到不适应停止工作。
文章最后,我们想引用作家杰夫·古德尔的一句话来引起大家对高温天气的重视:“极端高温是地球混乱的引擎。如果说有一件事我们应该了解极端高温的风险,那就是:从人类到蜂鸟,所有生物都有一个简单的命运:如果他们习惯的温度上升得太高、太快,他们就会死亡。”
生态中国网综合整理澎湃新闻、中国环境、红星新闻、科技日报等。图文侵删。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