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力争营收突破3000亿元!北京经开区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新政发布——
“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向赋能,加速建设具有亦庄特色的现代化产业集群和经济结构。”近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亦庄)《关于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正式印发,是北京亦庄首个针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政策。《措施》明确,形成“一区五高地”发展格局,打造数实融合、产业创新、商务服务、产融互促、智慧物流五大高地,努力建设制造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该措施聚焦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商务服务业、产业金融、交通运输与现代物流业五大重点领域,围绕场景应用、产业配套、两业融合、智改数转、公共平台等方面给予支持,并强化人才、用地、金融等要素保障,不断塑造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整体来说,大致呈现四个特点:向“数”、向“新”、向“聚”、向“融”。
向“数”而行
“继续推进AI(人工智能)战略,围绕汽车领域的科技创新进行工程创新,成为各种新技术‘上车’的桥梁。”阿尔特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AI.XLab总工程师杨鹏表示,通过AI赋能汽车设计,用AI化的工业软件加上工程师的“数字分身”,能够将研发周期缩短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
当前,数字化、智能化已成为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越来越多行业向“数”而行。北京经开区经济发展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发挥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优势,北京亦庄着眼于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发展趋势和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需求,重点发展人工智能、基础软件、工业软件、网络安全、集成电路设计、区块链、大数据、量子科技等信息服务业,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信息软件产业集群和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打造数实融合高地。
《措施》围绕“开放全域场景”“支持智改数转”“激活数据价值”提供有关支持。通过制定并定期发布龙头企业和政府采购应用场景建设需求清单,支持生产性服务业企业与用户主体组建创新联合体,共同制定解决方案,并对“首方案”给予资金支持;支持生产性服务业企业智改数转,提供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资金支持;实施针对数据合规开发利用的“监管沙盒”机制,在数据资产评估入表、流通交易、数据跨境、质押融资等方面开展先行先试,建设工业、政务、医疗、交通、自动驾驶等数据专区,推动各类数据汇聚、开放和开发利用,培育一批服务类数商,构建开放、协同、安全的产业生态。
向“新”而动
“立足生物医药CRO(医药研发合同外包服务机构),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加快中国创新药研发进程。”爱思益普总经理李英骥表示,新药研发早期会针对相应靶点进行化合物筛选,这是创新药研发的起点,也是所有创新药企业共性的需求,因为有这些需求,科技服务型企业应运而生。
“我们着眼于做优做强科技服务、促进科技与产业创新资源的高效统筹和力量组织,重点发展研发设计、工程技术、检验检测、CRO、创业孵化等科技服务业,吸引全球科研机构和研发资源集聚,建设现代科技服务业发展示范区。”有关负责人说。
根据《措施》,经开区支持高校院所、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等,围绕亦庄新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建设专业化“一站式”产业服务平台、共性技术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技术研发、概念验证、小试中试、检验检测、协同加工、共享制造、知识产权、人力资源等全流程专业服务,并对符合条件的项目提供最高不超过2000万元的固定资产投资支持,并积极推荐申报市级固定资产投资支持,提升平台发展能级。
向“聚”而进
“一周之内,两家企业连续入驻,给园区信创产业链条再添强军。”不久前,北京经开区国家信创园迎来两家新入驻企业,有关负责人表示进一步增强了产业聚集效应,为产业发展增添新动能。
集聚发展是生产性服务业的主要特征和趋势,有助于形成配套的上下游产业链,可以产生较好的协同效应。有关负责人说,“《措施》以推进新型工业化为主线,以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加快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我们鼓励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在荣华路沿线、国家信创园和国际医药创新公园集聚,打造‘一轴两翼’发展格局。同时不断优化产业生态,为产业发展提供底层支撑。”
根据政策,北京亦庄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办公用房租金补贴,加快产业集聚。鼓励龙头企业发布采购需求清单,畅通生产性服务业企业与龙头企业的供需对接渠道;鼓励龙头企业引进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企业,评选一批产业链供应链对接示范项目,并给予资金支持。
向“融”而生
前不久,北京亦庄设立首期规模10.01亿元的科技创新股权投资基金(以下简称“科创基金”),衔接种子基金和产业升级基金,进一步完善政府投资基金体系。《措施》支持金融与新技术的融合应用,提出将加大种子基金、科创基金、人才基金、产业升级基金等政府引导基金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持力度、对符合条件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给予上市支持等举措,通过完善区域金融综合服务体系,提升金融赋能高精尖产业发展质效。
在两业融合发展上,北京亦庄是全市最大的两业融合示范区,《措施》提出,推动价值链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培育20家市级和区级两业融合试点企业,并对通过认定的企业给予一次性支持奖励;鼓励制造业企业成立信息、科技、商务等独立法人企业,对设立当年升规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给予一次性支持。
“政策制定之前,我们对区内30多家企业、园区进行了调研,在充分考虑政策申报主体实际需求的情况下制定该政策,希望进一步优化企业发展环境,集聚一批创新性强、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做大高精尖产业底座,持续提升产业竞争力和显示度。”经济发展局有关负责人说。根据《措施》,到“十四五”末,亦庄新城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化、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升,营业收入规模力争突破3000亿元,为“十五五”时期亦庄新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