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建投读书会·明珠共潮|段雪玉:广州,跨越全球与融入本土

段雪玉
2024-08-02 12:10
专栏 >
字号

“建投读书会·澎湃北外滩”是由上海市虹口区委宣传部、上海市虹口区文化和旅游局、中国建投集团建投书局、澎湃新闻共同打造,深耕在地文化的高品质读书会品牌。目前正在开展的第十二季读书会(2023年11月4日-2024年2月25日)以“明珠共潮”为主题,讲述香港、广州、泉州、台北(都会区)、青岛、天津,6座与上海同为“海上明珠”的中国沿海城市。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珠”共潮生。海与城的互构,是南来北往,是东西交融,是众星连珠,是潮生万物。

海报创作者:刘语欣

“明珠共潮”系列第二场,建投书局邀请到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段雪玉,以“清代广州”为都市样本,讲述广州商贸繁荣、宗族社会以及社会结构的演变,引领我们穿越历史长河,剖析广州在全球与本土交融中展现的独特韵味。

我想用三个词来引导今天讲座的内容:“洋货”是大家比较常见的;而了解珠江三角洲的朋友可能对“沙田”比较熟悉;“食盐”这个题目是我近年来的研究和一些思考,我想把它放在广州的历史中去谈谈我的理解。

1770年广州鸟瞰图(外销画。大英图书馆藏)

一、洋货:广州城西的工商业与闲暇生活

清代广州十三行的历史,范岱克先生称为“广州体制”。广州十三行制度其实有很长的制度背景。唐宋以来广州一直有市舶使(市舶司)的制度,从印度洋或太平洋来的一些船只到达广州主要在市舶司制度下开展贸易活动。康熙二十四年(1685)朝廷设立粤海关,它和洋货行形成初期的十三行制度。

外国商船来到澳门,即由引水人引航到虎门报验,粤海关吏员会上船,再往北航行到黄埔港抛锚,在通事协助下十三行行商的舢舨卸下船上的货,经珠江前航道运送到十三行商馆,沿途设置有粤海关的税馆,全程由粤海关监管,十三行制度就是在这样的空间中运作。

在这张外销画中,从右向左可以看到珠江边炮台、商馆、粤海关税馆。左边是今天的沙面白鹅潭这个地方,它完整地呈现了从前航道观看广州的景观,是18世纪西方人眼中的广州。

广州城全幅(自右至左前航道,黄埔至白鹅潭景观)(约1760年)(《大英图书馆特藏中国清代外销画精华》第1卷)

制度规定,外国船只的船长和少数高级职员可以去十三行商馆区,在那里订货、签合同,十月以后离开,不能在广州过冬。然而事实上会有外国人留居在十三行商馆。在该制度衰落之前,广州西关十三行商馆区一直是有外国人活动的,他们和行商打交道,购买各种商品。

十三行馆区方位图(曾昭璇等:《广州十三行商馆区的历史地理》)

十三行商馆区被火烧过几次,十三行消失在人们的视野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今天去广州已经看不到十三行行馆,但能看到与之有关的一些街巷。

1822年十三行大火(外销画。美国皮博迪埃塞克斯博物馆藏)

18世纪广州十三行中最活跃的外国商人是荷兰东印度公司和英国东印度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更是后来居上,在贸易中占有最大份额。十三行制度也演变为公行制度,并发展出专办欧美商人货税的外洋行。最著名的有伍、潘、卢、叶四大行商。不过乾隆初年“藉外来洋船以资生计者约计数十万人”,珠江“江面上舟楫云集,数不胜数”,以外销商品为对象的工商从业者、从事运输的珠江疍民的历史当然也是广州十三行的历史。

接下来我要讲的是广州城西和佛山的工商业者如何发展他们的外贸业务。集中在十三行商馆区的北面和珠江对岸的河南岛有一大片服务外销商品的工商业店铺。这幅外销画显示,西关是城墙外的街巷部分。作者观察到城西这些街巷,跟他们来到广州从事贸易的目的有关。

清乾隆 广州城西关鸟瞰图 (纸本水彩。广东崇正2023春拍 lot 2202)

清代外销商品有三种商品是最主要的:丝、茶、瓷器,是广州最具特色的、贸易量最大的外销商品。丝业在城西西关分布最广,有面积最大的机房区,里面有非常细的分工。每年贸易的生丝约有一半来自珠江三角洲,其余则是从江南长途海运或者陆运到广州。在广州会将生丝加工成货主需要的绸缎,类似今天的来样订货。

其次是茶叶。虽然广东本地有少量的茶叶生产,但是产量远远不够,所以广州贸易的茶叶是从腹地运来,主要是福建武夷和安徽徽州这两个地方。茶叶品种主要是武夷茶和松萝茶。茶商和瓷商通过陆路,从徽州和江西南下,进入大庾岭,再进入广东。

徽州至广州商路图(王振忠:《瓷商之路:跋徽州商编路程<水陆平安>抄本》)

第三种外销商品是瓷器。瓷器在广州称“广彩”,是指内地的瓷器运到广州再加工。王振忠先生在徽商文献中发现徽州至广州的商道,徽商从景德镇翻越大庾岭,经水道南下到达佛山,再东折到广州,这条商路是腹地至广州商路的代表。

瓷器运到十三行商馆,会有工人进行专业的打包装箱。由于行商负责销售的商品质量,可以想象,装箱的瓷器长途贩运到欧洲或者美洲的市场,它们被保证不会碎裂,因此十三行商馆的工人们发明了严格、专业的包装技术。

十三行商馆内瓷器装箱(外销画。美国皮博迪埃塞克斯博物馆藏)

除此之外,西关钟表行,还有牙雕、珐琅彩、丝绸品的商行,是欧洲商人观察到的被誉为“广州制造”的工商业商铺。当然,“广州制造”还包括一个更大的范围,例如佛山。如果去广州沙面游玩,推荐去文化公园的广州十三行博物馆看看。

西关经营钟表的商行(外销画。美国皮博迪-埃塞克斯博物馆藏)

广州制内置升降塔钟;楼阁式嵌珐琅更钟(故宫博物院藏。引自《清朝通史图录》,乾隆朝,上)

我们同样关心外销商品背后的工匠人群,他们也是十三行制度中的重要群体。那些技艺高超的工匠艺人,他们的历史在哪里?

除了外销商品,我再来谈一个更大的商业网络,这就是“广佛一体”的佛山。这份韶关则例中的商品除了外销品,还有大量销往腹地的日用商品,它们很多是在广州和佛山制造或经由广州、佛山的商人运往腹地的。

让我们稍稍离开广州去看看佛山,佛山的行政级别其实是一个乡,称佛山忠义乡,但它也是一个巨大的商业市镇,是乡和镇的结合体。佛山是冶铁业中心,官制规定铁兵器和官府所用的铁制品要在这里铸造,民营冶铁业随之繁荣,例如佛山制造的铁锅等铁制品远销海内外。《明清佛山碑刻文献经济资料》记载佛山工商业不下百种。这是最近的一项研究,佛山制造的大型漆屏风,由美国的博物馆收藏。近年对佛山工商业历史的研究还在继续推进。佛山何以成镇?前人对佛山的研究启发我们重新思考广州:广州是城市吗?广州有规模宏大的城墙,但它的工商业却在城墙外发展起来。

回到刚才讲的广州十三行,西关十三行周边有行商们的园林,是他们闲暇游玩的地方。今天荔湾区泮塘以南这片地方叫荔枝湾,珠江对面也就是位于后航道的花地,珠江南面今海珠区海幢寺所在的这片地方,被称为“河南”或“河南岛”,行商和富人们在这些地方修建了园林。著名的海幢寺对外国人开放,允许他们在贸易季的几个月中离开十三行商馆去郊游的少数的特定地点,海幢寺是其中之一。让我们想象一下,清代广州城南的珠江上,一些船只的乘客是外国人。

海幢寺内景(奥古斯特·波塞尔,设色石版画,1838年。)(来源:《东西共融:从学师到大师》)

花地(埭)是今天荔湾区南边的一部分,它也被称为“芳村”。这里有面积广大的园艺花卉种植区,清代遍布私家园林。大家都知道广州是花城,鲜花是广州人日常生活很重要的一部分。花从哪里来?就是从花地(埭)来。

外销画中富商名士的园林,最著名的应是19世纪中叶的海山仙馆,属于一位至今有争议的商人潘仕成,他的家族成员兼洋商、盐商,但是他个人最后因为盐务困顿去世,留下了一座著名的园林海山仙馆。遗憾的是海山仙馆在光绪年间被拆卖。外销画和晚清摄影照片保留了数量丰富的海山仙馆图像。

海山仙馆(外销画,图片来自网络)

二、沙田:珠江三角洲的宗族社会

珠江三角洲平原是冲积平原,沙田是指西江、北江和东江携带的泥沙与南海潮汐顶托共同作用浮升出来的陆地。

大家看这张地图,历史上沙田形成的时间不同,开发时间就有先后,示意图区分了早期的民田区和晚近的沙田区。珠江三角洲社会历史是由这些可以统称为沙田区上人群的历史发展出来的。

民田-沙田格局示意图(珠江三角洲3D地形图。已授权)

所以马上可以想到,陆地还没有浮生的时候,广州以南的海湾是有人群的,他们就是疍民、盐民。珠江三角洲的历史也可以看成是疍民、盐民变成陆地居民的历史。前人研究中一个重要观点,就是民田区和沙田区中间的聚落,也就是图中这条红线,是一些大族的村落。基本上以单姓村为主,几千、上万人的村,百分之八、九十的村民都是一个姓,例如番禺沙湾的何氏。

在这个开发过程中,宗族成为一种很重要的工具或者途径,把这些人群聚集起来。如果你去到今天的番禺、顺德、南海这些地方,走进任何一个村落,立刻会碰到一个现象,就是大族、宗族。它是在民田、沙田的开发历史中发展出来的一种由血缘关系结成的社会组织,也是这些村落的基本单元。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番禺沙湾的何氏,这个家族有多厉害呢?他应该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最大的一个控制沙田的大姓。沙湾何氏控制的沙田在民国九年的时候达到了五十万多亩。

图中注1:沙湾古镇(来源:百度地图,2023年11月15日)

珠江三角洲的村落是明清时期华南社会的传统,不过它们是华南社会新的历史传统。珠江三角洲的宗族并不是宋元时代的宗族,科大卫先生给了它一个定义:中国的公司(corporation),是一种血缘、地缘关系结成的组织对土地的经营,更像是股份制。 

这些沙田上的人群,他们在哪里以及怎么流动?沙田上种什么农产品?

如果你在沙田区看下去,会发现沙田上种的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粮食,而是大家很熟悉的桑基鱼塘、果基鱼塘,沙田是养鱼、种桑、种水果的大片土地。这些养鱼、种甘蔗、种桑树的人完全清楚沙田的农产品一定要连接到市场。

桑园围:“近省第一沃壤”、“粤东粮命最大之区。”佛山桑基、蔗基、果基鱼塘(图片来自网络。已授权)

沙田面貌当然不全都这样,早期的民田区土地由于成陆过程比较早,土壤适合种粮食,但是远远不够。中山大学的陈春声教授有非常精彩的研究。我们将他的研究放进珠江三角洲历史,就会明白这里是需要大量粮食的。那么粮食从哪里来?从湖广、广西来,从东南亚来。伶仃洋、珠江上很多运送商品的船只,其中就有运输商品粮的粮船,大家会看到外销画中有非常多的谷船、粮船图像。比如桂林府就是主要供应珠江三角洲的粮食生产区。又如今天我们吃的泰国米,清代珠江三角洲的人们已经能够吃到,官府鼓励商人将东南亚的大米运进来。

左:米船。右:谷船。(欧洲纸水粉画,1800-1805)(《大英图书馆特藏清代外销画》第6卷)

三、食盐:两广盐区大盐商的广州舞台

接下来我想补充多一点广州历史的图像,也是讲座的第三部分“食盐”。一般来说,元代以后针对食盐形成管控更严密的专卖制度,生产盐的场所叫做盐场,运销盐的人群主要是盐商。盐场中生产者有户籍管理制度,称灶户或者盐民,盐商则有引岸制度,他们在盐场收购食盐卖到指定的地方,全程官控,盐商卖的盐叫官盐。不在这一制度里的盐就是私盐。

明后期两广地区形成的盐专卖区域称为两广盐区,包括江西、湖南、云贵界临州县,以及福建一些州县都纳入到两广盐区,属于两广盐商专营的范围。明代以后,随着珠江三角洲成陆,原来这片海湾的盐场不产盐了,生产中心转移到海陆丰、潮汕地区的盐场,称东场;西边的阳江、电白、吴川等地的盐场则称西场。东场盐场供应的食盐占两广盐区的70%有余,西场盐场占比不到30%。清代两广官府规定,东、西场生产的大部分食盐必须海运到广州,再通过北江、西江转运到各州县。在这一专卖制度中,广州变成了一个重要的枢纽,管控海上来的盐船和运进北江、西江的盐船。明中后期两广食盐专卖制度,是一种盐商运销管控,结合食盐生产中心转移发展出来的专卖制度。

当我们把它看成一个背景,就可以理解广州的历史了。海上来的盐船到达伶仃洋,经虎门进到珠江航道,再经过黄埔,最后到达广州省城南面的珠江上。清代外销画中出现了这类盐船。盐船有不同的名称,比如英文说明“白盐船”,就是指船身为白色的盐船,在中文文献里面或盐法志书中它有一个术语叫“艚船”,主要是乌艚、白艚。因此艚船是指航行在沿海并驶进珠江的的运盐船,这些船只从海上来,驶到省城南面的珠江上,船上的盐卸到岸边的盐仓,再分装到西江、北江的盐船,转运到各州县,这一运销制度称为省河体系。

左:盐船。右:白盐船(外销画。《大英图书馆特藏清代外销画》第6卷)

东场盐船(欧洲纸水粉画,1800-1805)(《大英图书馆特藏清代外销画》第6卷)

这是1860年外国人绘制的广州城图(局部),大家可以看地图中东南角是广州大沙头,是盐船聚集的地方。二沙岛今天是广州别墅区,清代它是沙南疍民船只聚集的江中岛。

盐仓和育婴堂(图中圆圈内。1860年广州城图(局部)。(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藏)

下图中红色部分是清朝的广州城,海上来的盐船进到广州省河第一站就是东汇关。盐船中的盐必须卸到岸边的盐仓。制度规定,每一包盐都有严格登记。卸盐、装盐的工作就由东汇关对面的沙南疍民承担,伍锐麟先生主持的“沙南疍民调查”记录沙南疍民每年起盐一百三十多万包。

东汇关和西汇关示意图(图中注1:人民中路。来源:百度卫星地图2023年11月9日)

西江、北江流域州县以及湖南、江西界临州县的食盐必须通过北江、西江转运,那么盐商在哪里装盐呢?西江、北江来的盐船必须去东汇关的盐仓装盐。江上的盐船船只要小一些,这种船只分运食盐,进入西江、北江河道,再转运到盐区的各州县。

西会关盘厂(外销画。《大英图书馆特藏清代外销画》第1卷)

今天的广州人更多是从工商业历史理解“西关”,我的看法是还要把它放到盐专卖制度上去理解“西关”。它是一个两广盐区食盐专卖制度在广州城西珠江边这个地点的盐政管理现场,称“西汇关”或“西关”。

“省河体系”中的盐商就必须在广州从事经营活动。大家可以看到地图中“太平沙”三个字,在广州城南珠江边这个地方。这里是盐商园林的聚集地。如果以新城城墙为座标,盐商是在城外东南珠江岸边修建私家园林,已知有许氏袖海楼、孔氏岳雪楼、烟浒楼、梁氏遂初楼等,督抚、士绅们登临名楼“俯瞰珠江”“弦诗读画”。

广州太平沙(图片来自网络)

高第街许氏是嘉道以后崛起的大盐商,称得上19世纪广州“第一家族”。鲁迅夫人许广平就是高第街许氏后代。晚清许氏家族成员科举相当成功,很多都进入了商界、政界。2022年新落成许氏家庙,邀请许氏后人来主持,为此还召开了学术研讨会。

左:民国许地(图片来自网络),中:新落成许氏家庙(段雪玉摄,2022年10月15日),右:许宅契约(电子照片,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张瑞威教授赠)

许氏家族保存有高第街房产契约,研究这些契约,会发现许氏与其他盐商交易的细节。我很幸运,从上海图书馆找到与之交易的“倪”姓盐商族谱,该谱记载了家族成员在广州经营盐业的精彩故事,倪氏的衰落刚好与许氏的兴起相衔接。盐商的兴衰,同样能够在广州许地的房产交易中看到。

上海图书馆馆藏《上虞横山倪氏宗谱》《上虞贺溪倪氏宗谱》

盐商的历史也是广州的历史。19世纪道光时期一位叫“亨特”的外国人在他的著名札记《广州“番鬼”录》(“番鬼”是广州话,指外国人)中记录了一长列盐船排列在河南岛岸边,盐船由那些享有贸易独占权的盐商拥有,“盐商是一个有势力的团体,像行商一样受到重视,在财富方面可与之匹敌。”

四、代结语:广州的全球性与地方性

如何理解清朝统治下的广州历史,我想用一首广州竹枝词和清人赵光的《赵文恪公自订年谱》中的一段话来概括。他们都注意到广州“茶商盐贾及洋商”“洋盐巨商及茶贾丝商”的现象,广州洋、盐商资本雄厚,城外海舶云集,街市繁华。有势力的洋、盐商人在广州的经营活动,带动大批的行业工人,活跃在珠江上、在西关、佛山,在广阔的珠江三角洲沙田中。

最后,我要回应刚才提到的佛山既是乡也是商业市镇的问题,是不是广州也是这样?看上去,清代广州是一座巨大的城市,它有城墙,但是广州更多的不是城墙的概念,而是城外繁荣的工商业聚落。城内外广州人的生活又与珠江三角洲的村落、市镇以及更遥远的腹地连接在一起。

珠江三角洲的宗族大姓可以看成一个公司(corporation),因为他们用宗族的族产在广州投资,不仅仅在广州,还去佛山投资,所以宗族的财富流动哪里只是土地,他们非常有商业头脑。所以可以说珠江三角洲的村落是农村吗?是的,从行政建置来说是乡村,但是村子里的人是非常有商业头脑的,完全懂得投资,知道怎么规避风险。所以他们用股份的办法去经营族产,然后把这些族产投到广州西关最值钱的街巷地皮或者房产上,他们的历史当然也是广州的历史。

我自己在广州生活了20多年,有一个很强烈的印象,广州是一座城市,但是感觉它既是乡村又是城市。当然,称广州为乡村并没有落后的意思,珠江三角洲有高度商业化的村落,村里的每个人大概都懂得做生意。我想这样的历史不仅是当代的,也许可以往前追三、四百年,甚至更早。弄清楚珠江三角洲沙田开发的历史、佛山的历史,也许才能够真正理解广州的历史。

怎么去寻找和研究城市的历史?建筑当然是首先看到的,但是人群的流动,携带的财富和技能,也是同样有兴趣去研究、去记录的历史。我们有一群小伙伴一直在广州跑田野,通过田野文献、口述材料的收集整理,继续发现广州的历史。我的讲座受到他们很多启发,感谢他们。

——————————

文稿整理人:刘语欣

    责任编辑:黄晓峰
    图片编辑:张颖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