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爱奇艺《种地吧》掉粉风波背后的流量与内容抉择
《种地吧》是由爱奇艺、蓝天下传媒出品的一档劳作纪实互动节目,以纯粹、务农、真诚等特点火爆全网,成为综艺“黑马”。2024年该节目中的嘉宾“十个勤天”登上春晚,受到主流认可。此外,出品方通过售卖周边商品、举办演唱会等方式收获商业价值,IP快速变现,节目成员与观众之间的黏性越来越高。
此时,一则招聘启事引来的换人、加人质疑令观众难以接受,节目方陷入掉粉、被抵制的舆论风波。
作者丨苗建研究院
苗建信息发现
节目创新不能以忽视核心观众群体诉求为代价:粉丝经济时代,粉丝的力量不可忽视,一旦引发舆情,轻则取关节目账号、导致节目下架,重则抵制节目赞助商、周边产品、攻击品牌声誉,造成制作方的信任度下滑。尤其对于高流量的综艺节目方,内容创作与运营不能完全忽视观众的核心诉求与情绪反馈。
舆情回应避免说教式、情绪化、套路化:回应不当是导致危机公关后舆情不降反升的重要原因,节目方在声明中卖惨未被理解,站在资本角度为其发声引发公众不满,说教式的措辞态度激起又一轮舆论抵制。此外,节目成员回应后,新浪综艺立刻同步更新,套路化的公关模式使得艺人发声立场的真实性存疑。
违背初衷导致节目“人设”崩塌,过度商业化不符合人文节目价值观:广告太多、为金主服务、音乐会线下免费线上收费等负面声音在节目第二季相继出现,另有粉丝发现“劳作纪实互动节目”在爱奇艺的海外宣发渠道被定义为“农业选秀101”。以农业之名兴选秀之实显然违背节目最初设定,过度商业化的发展模式与“务农田园类”节目的价值观也不相符。
要流量还是内容?成为综艺行业普遍难题:该节目走红后收获大批流量,打开知名度的同时也实现商业变现。而此时提出节目创新却遭流量“反噬”,内容与流量之间存在冲突,制作方与观众在对节目核心价值点的认知上产生了偏差。如何平衡好流量与内容、商业利益与价值传递、娱乐性与公共性,成为更多综艺节目面临的问题。
01
事件热度及传播走势
苗建信息舆情监测数据显示,2024年7月19日00:00:00至2024年7月25日23:59:59,全网涉及《种地吧》换人事件的信息累计扩散100.9万条,舆情热度指数MJSI为61.18 。#种地吧招聘启事##种地吧掉粉#等相关话题于微博、百度、抖音等6大平台热搜榜上榜30余次,累计在榜时间超270小时。
由以上传播趋势图可知,该事件的导火索为节目组发布的一则招聘启事。事发后的第二天,节目组发长文对此回应,并未见效,甚至进一步激怒粉丝,取关、抵制等负面情绪持续高涨,直达舆情顶峰。7月22日,主流媒体相继发布评论、成员代表公开发声,逐渐引导粉丝回归理性,舆论对抗声音回落。
02
“掉粉”近百万背后的舆论声音
(一)观众诉求vs节目态度
招聘声明后,部分观众质疑节目组要加新人,不满情绪强烈。节目组发布声明,但总体来看并未平息怒火。原因是回应内容并未直面舆论关切,卖惨、傲慢、为资方洗白、痛斥饭圈文化为质疑点。此外,整体措辞中的说教意味引发观众不适,#种地吧 危机公关#登上微博文娱榜热搜第六名。
媒体角度
1.潇湘晨报-《种地吧》还在掉粉,“十个勤天”非换人不可吗?:从资本眼光来看,某一个人或一群人的价值是“虚无缥缈”的,也是可以被替代的。粉丝和节目组的视角、站位不一样,才会产生对抗和争议。
2.羊城派:招聘被质疑“加人”,受追捧的《种地吧》为何进退两难?:如果节目组能始终坚守初心,坚信土地的力量,多一分真诚和克制,少一点功利和傲慢,而不是急于通过“十个勤天”变现,乐于接受粉丝的追捧,可能也不至于如此进退两难。
3.极目新闻-《种地吧》掉粉:节目发展应与观众需求相契合:事实上,“掉粉”危机的背后是节目与观众之间情感裂痕的体现。
专业人士
1.从业十多年的综艺制作人吴先生(化名):“观众喜爱度”对于一档慢综艺来说尤其重要,他认为观众的审美在两季节目后已经形成“固定审美”,很难一下子接受需要换人的事实,特别是《种地吧》这种成长型的慢综艺,粉丝会产生类似“养成系”的感情,希望一直看他们这样团结友爱下去,因此可能就会出现强烈抵制的行为。
粉丝诉求
根据苗建信息舆情平台统计,对高热发文多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粉丝诉求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针对节目组 56.16%
要求节目组正面回应消费者诉求26.68%
要求种地吧导演道歉17.29%
取关爱奇艺《种地吧》官博12.19%
2.表达对“十个勤天”的支持24.28%
3.针对爱奇艺平台方 18.59%
爱奇艺活该扑5.3%
爱奇艺今天倒闭了吗7.13%
列出爱奇艺种地吧六不应该3.16%
呼吁退爱奇艺会员1.6%
爱奇艺,咱俩谁是谁的爹1.4%
4.上升到国家农业发展 0.97%
(二)IP去留vs平台困局
今年以来,爱奇艺平台缺乏“爆款”产品引来吐槽。《种地吧》作为其2023年的综艺作品,今年的第二季也走向下坡路,长视频内容难以创作、爆款综艺热度难以维持,平台困境凸显。此时,爱奇艺作为《种地吧》出品方之一寻求变化在情理之中,然而去头部IP化、去流量化的方式并未得到正向反馈。
媒体角度
1.羊城派-《种地吧》“十个勤天”为何缺一不可?:团综并非在换季时不能调整嘉宾阵容,而是观众在陪伴嘉宾和节目一同成长的若干年后,无法接受前人艰辛栽树,后人轻松乘凉。
2.金羊网-《种地吧》掉粉93万 爱奇艺如何持续把牌打烂?:爆款的长视频内容可遇不可求,炒热的综艺难以持续维持高热度,只一味提高会员费,并通过限制投屏等方式“逼氪”,让爱奇艺已经陷入反噬。
自媒体及专业人士
1.眸娱-种地吧掉粉100万:综艺也有自己的“东方臻选和董宇辉”:无论网红还是明星个人都具备有极大的不稳定因素,而MCN或娱乐经纪公司,他们的业绩因为太过于依赖个人,从而也导致了公司价值的起伏不定。
2.从业十多年的综艺制作人吴先生(化名):由于不是节目方自家公司的艺人,未来这些常驻嘉宾可能档期会因其他工作而变得“不受控”,而其他资本也想趁机入场借着IP把自家的艺人带入局。
(三)粉丝文化vs内容生产
节目组长文回应中的“十个勤天重要吗?重要!但种地更重要,让更多人看到种地,更重要”持续引发粉丝质疑与不满。原因是粉丝经过长期的观看节目、购买周边、参与线下活动等方式,已经与十位嘉宾产生了深度的情感联结。此时节目组想推进新的内容生产很难为粉丝所接受,面临着二者如何平衡的考验。
媒体角度
1.封面新闻-想“加新人”的《种地吧》为何掉粉近百万?丨文化观察:无论在任何时代,“内容”始终是一把衡量作品的尺子,虽说内容带来的流量红利,但如何正确转化流量并继续良性发展,则是每一个行业从业者接下来需要去思考的问题。
2.封面新闻-《种地吧》持续掉粉:节目初心与观众情感的碰撞:在追求节目创新和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以观众为中心,尊重观众的情感需求和审美取向,才能赢得观众的信任和喜爱。同时,节目内容也需要不断创新和突破,以满足观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3.海报新闻-海报观潮丨“种地吧”换人争议,不只是娱乐新闻:这是内容生产和粉丝文化之间正在经历碰撞和磨合的一个缩影,是一场有典型意义的社交媒体奇观和观察样本。
4.扬子晚报-《种地吧》因换人争议掉粉超70万,内容生产与粉丝文化能和平共处吗:若粉丝为主要消费者,还能抛下粉丝感受只谈情怀吗?
5.文汇报-综艺黑马“翻车”,戳中多少行业痛点:初心走调,《种地吧》更重“经济账”,难怪“十个勤天”如今落入消费主义的“饭圈陷阱”。
6.齐鲁晚报-慢综艺的田园想象:这背后的矛盾,是粉丝和内容方在《种地吧》成功因素上的认知偏差;更深层的问题,则是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流量逻辑天然会有对内容的捆绑和限制,导致无法构建全面真实的乡村田园图景,慢综艺最终沦为商业工具。
专业人士
1.电视评论人-周茹:市场竞争加剧,观众的口味也在不断变化,综艺节目的商业化变现依赖于创新,一方面要寻找场景上的突破,另一方面也需要加强内容上的优化。保持节目团队的稳定有助于深化与核心观众的情感连接,并挖掘其消费潜力,引入新人嘉宾则有益于扩大节目的受众基础。但这一过程中,需要节目方在吸引新观众与保留节目特色之间找到平衡点。
网友角度
在微博场域,率先引发主流媒体关注的评论话题为#种地吧掉粉为综艺节目行业敲响警钟#,在此话题的高热微博评论区内,网友评论角度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03
《种地吧》既往衍生舆情
1.十个勤天演唱会被曝出存在抄袭鹿晗演唱会片头创意(MJSI:31.54)
2024年6月28-30日,十个勤天在浙江杭州举办“种下一个未来”巡回演唱会。但是有网友指出,十个勤天演唱会片头画面和鹿晗演唱会高度重合,疑似抄袭。6月29日,十个勤天演唱会主办方发布致歉声明:制作人员承认确实有参考了鹿晗演唱会的片头创意。这是因我方审核不严而造成的严重失误,在此向大家致以最诚挚的歉意。粉丝指责主办方“拖后腿”“损害艺人名誉”“背刺”,舆论多集中在版权保护与粉丝双方拉踩。
2.爱奇艺《种地吧》音乐会线下免费线上收费惹争议(MJSI:28.53)
2024年6月6日,《种地吧》第二季举办“麦田音乐会”,200名幸运 VIP“禾伙人”亲临音乐会现场。而线上观看音乐会直播却要收费,VIP会员价12元,非会员价24元。此举引发舆论热议,本是回报观众、感恩观众的活动却变相收费,用户反对情绪突出,评论纷纷指责节目组 “割韭菜”“吃相难看”。爱奇艺作为节目平台方及出品方面临声讨,被迫关闭相关微博评论区,客服回应称“可根据自己的需求购票观看音乐会直播,后续音乐会剪辑版内容将会在正片上线”。此外,爱奇艺去年“电视投屏480P以上清晰度需要开通白金会员”事件再次被提及。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