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夜读丨年轻人为什么喜欢读史铁生
“史铁生热”火了一段时间了,且颇有继续火的趋势。从史铁生文章和书里的“金句”在网上广为流传,到捧着《我与地坛》寻找他足迹的年轻人,都成了一种文化景观。一位年轻人告诉我,是《我与地坛》这本书“陪她渡过了难关”。用梁晓声的话说,“当代年轻人在《我与地坛》中寻找人生解药。”
没想到这么多年后,史铁生还能成为“网红”。这真是一位特殊的“网红”,他离开这个世界十几年了,但从网上流传的他的文章与视频下方的评论区活跃度看,他宛若一位在世的畅销书作家。好像他还会摇着轮椅去地坛某棵树下遐思,遇到有年轻人走上前,递上一本书说:“铁生老师,请帮我签个名”。
这是一份美好的想象,大量年轻读者的参与,使得史铁生的形象也年轻起来。如果史铁生还在世,或许会比现在更红一些,因为有余华等好友一直在不遗余力地讲他的段子、推荐他的书。作为传统观念中一位严肃的作家,史铁生能被年轻人这么追捧,挺难得的。
这起码说明两点:好作家与好作品,不会被遗忘;年轻人懂自己,也懂文学。
年轻网友的喜欢不是随随便便的,他们只青睐那些能够把他们的心弦当琴弦弹奏的人。余华和莫言深谙这点,潦草小狗的卡通形象,说话耿直……年轻人一看,这样的作家不装,是咱们“自己人儿”,也会更愿意去读他们的作品。
按这个标准看,史铁生也符合网络阅读审美:他首先是不装的,他的文字里有直戳人心的真实;有些句子读完,会让人产生一种“这也是可以说的吗”的感慨。他是通透的,不仅眼睛看得通透,心灵觉悟得也通透,文字表达得更通透,可以与年轻人的心灵无缝对接。另外,他的作品还充斥着强烈的个性与鲜活性,这不也正是年轻人最爱的吗?
我觉得,现在的年轻人比我年轻时要强,这可能与我们的阅读方法不一样有关。记得我读史铁生的时候,是跟着他在《病隙随笔》中下坠的;哪怕读《我与地坛》,也分外关注那些“喊疼”的句子。
但现在年轻人读史铁生,是上扬的,带着上进的意识,甚至带着微笑来阅读。年轻人从史铁生作品里,捕捉到了可以激励自己的元素;而且,史铁生用文字提供的帮助,不是导师式的,而是朋友式的。
当我也尝试用年轻人的视角与心态重新再读史铁生,发现果然和以前读大不一样了。
除了大学生、刚上班的年轻人,还有很多五六年级的小学生和中学生们也在读史铁生。小朋友们读史铁生,读得最多的当然还是《我与地坛》。他们想问史铁生的问题也千奇百怪,比如:总去地坛烦不烦?最喜欢的运动员是谁?如果腿没有问题会不会去踢球?……
这些问题都特别容易回答。这多好啊,孩子们与年轻人,通过作品与史铁生交流,不谈哲学,也不谈生死,就是简简单单地聊聊天儿。
轮椅上的史铁生,和他们有一个平视的视角。他是懂自己的,也该是特别懂年轻人的吧。所以,他才可以在今天,与年轻人时时隔空聚会,谈笑风生,盛宴不散。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