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浙大艺术考古博物馆:“绘见”山水中的古典世界
古代中国山水文化积淀丰厚,岩壑林泉之间凝聚着深重的历史烟云、沧桑印迹。在古代绘画艺术中,也有充分体现。在古代山水画作的画纸艺绢汇聚的缤纷山色里,山水华滋、林木繁茂,世情斑斓,逸兴飞扬。曾经鲜活的生命、已然过往的生活、纷繁驳杂的思绪、细腻丰盈的情感、陶冶积淀的业绩,均如崖岭绿树长青、坡谷繁花盛开、川上春水长流,累生而成山水图像中的古典生活世界,气象万千,人文璀璨,厚重而灿烂。
7月28日,“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之专题学术展“绘见:山水中的古典世界”在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开展。展览精选“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收录的历代山水题材绘画精品打样稿(含局部)220余幅,分为五大板块进行展示。
展览现场
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游山玩水的大陆文化意识,以山为德、水为性的内在修为意识,咫尺天涯的视错觉意识,一直成为山水画演绎的中轴主线。从山水画中,我们可以集中体味中国画的意境、格调、气韵和色调。再没有哪一个画科能像山水画那样给国人以更多的情感。若说与他人谈经辩道,山水画便是民族的底蕴、古典的底气、国的图像、人的性情。
据悉,由浙江大学、浙江省文物局编纂出版的“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收录海内外267家文博机构的纸、绢(含帛、绫)、麻质中国绘画藏品12405余件(套),是中国首次对世界范围内留存的中国古代绘画作品进行全面系统调查、考证与汇编之作,也是一项中国古代艺术品图像档案整理项目。
“绘见:山水中的古典世界”展览入口
进入展厅,首先呈现的为本次展览的“序厅”,展出《夏山图》《晴峦萧寺图》《秋江渔艇图》《春山读书图》《桃源仙境图》等中国古代绘画史上的名作,给予观众观赏、感受古代绘画艺术神韵的空间。
展览前言
第一单元名为“缤纷山色”,由“模山范水”“名山大川”“四时不同”等内容组成,展出有《江山秋色图》《潇湘卧游图》《搜尽奇峰打草稿》《鹊华秋色图》《四景山水图》等画作或局部图像,介绍中国古代山水画在设色、形制、取材、技法、风格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缤纷山色”单元
第二单元名为“斑斓世情”,由“男耕女织”“山栖村居”“行商坐贾”“水宿山行”“良辰佳节”等内容组成,展出有《耕织图》《山村图》《闸口盘车图》《雪江归棹图》《清明上河图》等画作或局部图像,展现山水图像中耕织渔猎、商业经营、交通运输、民间节俗等丰富多彩的社会物质生活场景。
第三单元名为“逸兴飞扬”,由“传承守正”“林泉幽怀”“据德游艺”“浩然正气”等内容组成,展出有《宣文君授经图》《高士图》《文苑图》《苏武牧羊图》《钱塘观潮图》等画作或局部图像,展示写经访碑、雅集文会、侯月听雨、高士隐逸、坚贞不屈、江山守望等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活动。
“逸兴飞扬”单元
第四单元为“澄怀味道”,由“道本自然”“图以载道”“技近乎道”等内容组成,展出有《雪景寒林图》《溪山兰若图》《千里江山图》《踏歌图》《潇湘奇观图》等画作或局部图像,主要阐释山水图像背后的思想观念和审美趣味。
展览现场
展览策展人、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大学中国古代书画研究中心首席专家陈野教授介绍说:“古代山水画中蕴含有大量体现中华文明赓续传承基因密码和文明元素的图像资源,通过学理化体系化的深入研究,加以分门别类的提炼和展示,以公众展览的方式推向社会大众,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艺术传统、提升社会公众审美能力的必要工作。因此,本次展览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古代山水画作的艺术展示,更非传统视野中文人心境和笔墨意趣的小众玩味;在展陈方式上,也不以作品的完整呈现为唯一形式。而是更多聚焦于图像学意义上的文明探索,采用整体、局部和细节等多种类型山水图像,沿着山水画境——物质生活——人文情致——思想观念的渐进路径,将沉落于往昔山水图像中的古典世界场景,重投于时间的光影之墙,让自然与人文妙相交织的艺术辉光,充实心灵世界,映照今天的生活。”
以立牌形式介绍知识点
这次展览的一个重要特色,在于立足策展团队对中国古代山水图像文献资料的系统整理和深入研究。“学术研究是‘大系’工作的重要组成。‘大系’中蕴含着丰富的优秀文化元素,是开展哲学、历史学、生活史、思想史等多种学科研究的学术资源宝库。我校在‘大系’编纂中积累起丰富的研究成果,本次展览就是研究成果转化的一次有益实践。我们将更加重视‘大系’深化研究,探索具有浙江大学特色的艺术学建设方向。”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张彦教授说。
展览现场
近年来,浙江大学十分重视“大系”成果的转化运用,将其与高校的教学育人工作紧密相关。“浙江大学作为‘大系’展览的策源地,我们希望通过科教融合,进一步推进‘大系’成果在育人工作上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让更多学科更多专家学者参与到‘大系’成果的利用中来,转化为学校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成果。”浙江大学本科生院副院长兼教务处处长江全元介绍道。
展览现场
为丰富观众的观展体验,展览序厅布置了由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图像数据实验室陈晓皎团队制作的《西湖十景图AI再创作》作品,动态再现西湖在不同季节、不同时代的古风长卷。在各单元展区中,策展团队为几乎每幅图像都撰写了文字导览内容,同时精选部分代表性画作作深度知识点解读、配备iPad做专题性延伸展示,力求帮助观众看懂画面内涵。
展览现场,灯箱展示
中国古代绘画不仅是艺术创作,也是认识自然、感悟社会、体察人生的深邃思想结晶,具有涵育、形塑、保育和传续中华文明的深层功能和价值。绘画作品因其视觉表达的形象性、线条色彩的易感性、形式美感的生动性、创意思维的敏锐性、社会传播的广泛性,直观鲜明、活力充盈,具有优于文字文献系统的普及教育作用。本次展览,就是运用古代优秀艺术资源开展文化传承、社会美育的生动实践。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