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你吃的螺蛳粉里,是福寿螺还是田螺?我们抓活的实测了一下
原创 之树 丁香医生
这个夏天,爱吃螺和不爱吃螺的人都沉默了。
你以为自己吃到的美味螺肉,是夜宵摊的田螺烤串、大排档的辣炒田螺、螺蛳粉里的田螺汤……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实际上,里面可能夹杂着一种可怕的伪装者:福寿螺。尤其是当你吃到那些个头特别大的,先别急着夸螺好。
最近,一则#记者暗访福寿螺产业链,年销几百吨#的新闻火上热搜。
图片来源:新闻截图-福寿螺加工暗访画面
还有消费者直接在餐馆、外卖里吃到了疑似福寿螺 ——
图片来源:新闻截图
还能不能好好吃螺了?
可怕的福寿螺
真的能分辨出来么
福寿螺作为入侵物种,有很高的寄生虫感染风险。
早就被明令禁止用它冒充田螺,多地市监局也多次作出谨慎食用福寿螺的风险提示。
按理来说,咱们吃的螺基本上该是田螺。但福寿螺繁殖能力太惊人,一到夏天江边、池塘、农田随处可见,一抓一大把。
抵不住部分商家为了节约成本,用福寿螺顶替田螺。去壳之后,很容易混淆其中。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福寿螺的卵
在请教专家的基础上,我们也想真切搞清楚,如果在餐馆、外卖、农贸市场遇到福寿螺,到底能不能分辨出来。
于是,就有了(捂嘴)——
图片来源:勇敢的丁香视频团队
没错,我们把活的福寿螺和田螺抓来了。
实测(拆解)发现,想分辨它俩,可以认准 3 个关键,尤其是最后一个。
1. 外壳
如果是自己买田螺回家做,或者是点餐吃到带壳的,可以先看外观进行区分:
1)看螺塔:田螺的螺塔尖尖细长,福寿螺的螺塔扁扁圆形。
2)看螺壳:田螺的外壳是青绿色,偏硬;福寿螺的外壳是土黄色,偏脆。
图片来源:勇敢的丁香视频团队-上图田螺、下图福寿螺
2. 内部
看完外壳,我们拆解了两只螺的内部,发现:
田螺是卵胎生的,所以里面是满满的带壳小田螺;而福寿螺是卵生,看到的是粉色卵。
图片来源:勇敢的丁香视频团队-上图田螺、下图福寿螺
3. 煮熟的螺肉
考虑到大家在餐厅、外卖里吃的螺肉是炒熟不带壳的。所以,我们把它们混一起在锅里煮熟了。
别问了,锅煮完就扔了。
图片来源:勇敢的丁香视频团队
这时候,你只需要抓住一个核心点:须。福寿螺一共有 4 根须:2 条触须 + 2 条唇须。
图片来源:勇敢的丁香视频团队
而田螺,只有 2 条短短的触须。
图片来源:勇敢的丁香视频团队
记住以上 3 个关键点,相信你下次买田螺、吃螺肉的时候,能更好地判断和预防。
福寿螺究竟多可怕
煮熟了不能吃吗
有朋友可能会问,为什么大家这么怕福寿螺?煮熟了是不是也能吃?
福寿螺体内寄生虫之多,普遍在 3000~6000 条,最让人害怕的一种叫「广州管圆线虫」。
这种虫具有嗜神经性,常常会入侵到中枢神经系统和脑脊液。最突出的症状就是剧烈头痛无法忍受,甚至引起持续脑膜炎,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死亡。
当广州管圆线虫侵犯眼部时,可造成视力障碍,甚至失明。
其实原则上,如果福寿螺在高温下完全熟透,吃进肚子问题可能不大,但这正是难点。
福寿螺本身体型偏大,如果完全炒熟,需要更久的烹饪时间,完全煮熟后口感会变得很硬。
为了保证口感,部分商家使用的福寿螺极有可能做成半生不熟的。吃进肚子不仅有寄生虫风险,还可能因杀菌不到位导致拉肚子,引发急性肠胃炎。
图片来源:微博评论区
当然,除了福寿螺,其它螺也可能成为广州管圆线虫的中间宿主。如果你不确定自己吃的螺是啥,要么保障完全煮熟了吃,要么不吃。
怀疑自己误食福寿螺
该怎么办
如果你怀疑自己吃到福寿螺,记得做好 2 点:
首先是就医,尤其是食用后出现头痛、发热的情况,要立刻去医院。
同时,让身边的亲人朋友帮你把剩下的食物保存好,方便后期分析确认。
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要尽量减少寄生虫感染的可能——
1. 自己买田螺,尽量买带壳的螺,更好区分。
2. 除福寿螺外,未经煮熟的海鱼、小龙虾等也可能有寄生虫,含有感染期幼虫的淡水螺、蟾蜍、蛞蝓也不要生食或半生食。
3. 尽量做到生熟分开:处理生食和熟食的砧板、刀具等不要混用,使用后也要做好清洁。
最后分享一个冷知识:有种专吃福寿螺的鸟,名为螺鸢。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鸟好,福寿螺坏。
让我们一起 转发 这只鸟,希望大家都不要吃到福寿螺。
本文审核专家
参考文献
[1]蒋玲,赵永波,李天美.我国外来入侵生物福寿螺的物种鉴定[J/OL].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1-6[2024-07-04].http://kns.cnki.net/kcms/detail/31.1248.R.20240410.0925.002.html.
[2]谢彬彬,吕超,侯志颖,等.2022年海南省三地广州管圆线虫中间宿主螺类感染现状[J].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2023,21(04):239-242+248.
策划制作
策划:之树 | 监制:Feidi
封面图来源:站酷海洛
原标题:《你吃的螺蛳粉里,是福寿螺还是田螺?我们抓活的实测了一下》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