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上海迎来首个世界遗产!崇明东滩等来好消息

澎湃新闻记者 邓玲玮
2024-07-26 15:35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祝碧晨 设计

上海迎来首个世界遗产!

北京时间2024年7月21日至31日,第46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世界遗产大会)在印度新德里召开,在此次会议上,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正式通过审议。

这标志着,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东滩保护区”)晋升为上海的首个世界自然遗产。上海世界遗产实现了“零的突破”。

2019年,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申遗成功,江苏省盐城的两处候鸟栖息地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此后,中国继续开展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申遗。

在崇明东滩保护区周边农田活动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头鹤  资料图

东滩保护区申遗历程

东滩保护区地处中国第三大岛-崇明岛的最东端,位于黄海生态区南缘,是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野生动物栖息地保存最完整的区域,同时也是候鸟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区(简称“EAAF”)的中间节点。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路线横跨东北亚和澳洲,大多数候鸟无法连续完成如此长距离的迁徙,因此需要在中途停留和觅食。

保护区内共记录到鸟类300余种,其中有22种全球受胁物种,19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和59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据调查显示,有12种水鸟数量曾达到或超过迁飞区种群数量的1%。东滩保护区是我国履行国际有关公约和协定的重要窗口,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使崇明东滩在世界范围内也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

优化区越冬的野鸭群(张斌  摄)

优化区(张斌 摄)

2019年8月23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党组决定成立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申遗工作领导小组,东滩保护区正式纳入小组成员。同年9月27日,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申遗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工作会议在江苏盐城召开,正式开启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申遗之路。

2019年12月-2020年3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组织开展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申遗项目前期摸底调查。2021年12月,东滩保护区完成申报文本、保护管理规划以及相关申报材料,正式向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提出申请。

2022年1月,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申遗文本经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审查,获国务院批复,递交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进入申报材料完整性审查阶段。2022年3月,申报材料顺利通过了完整性审查。

2023年5月6日-7日,上海崇明东滩候鸟栖息地(YS-3)迎接国际专家现场实地考察;2024年7月世界遗产大会正式审议;7月21日至31日,第46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召开,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申遗成功,崇明东滩成为上海的首个自然遗产。

黑脸琵鹭  (薄顺奇 摄)

须浮鸥 (张斌 摄)

为什么是东滩保护区

20世纪90年代末,外来入侵植物互花米草开始在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快速扩散蔓延,侵占了大量土著植物的分布区,造成海三棱藨草、芦苇等土著植物群落面积不断萎缩,滩涂湿地的高程快速淤高,严重危害到滩涂底栖生物的发育生长,进而影响到迁徙鸟类在滩涂湿地的取食和休息。

从2013年9月开始,保护区实施了互花米草生态控制与鸟类栖息地优化工程,主动采取生态学与工程学相结合的途径,有效地控制互花米草生长扩张并修复鸟类栖息地功能,营造了近25平方公里的优质栖息地,维持和扩大了鸟类种群数量,改善了崇明东滩国际重要湿地的质量。

保护区的互花米草生态控制与鸟类栖息地优化工程是迄今为止国内外生态保护、湿地修复领域投入最大、规模最大的工程之一。该项目的成功实施,对提升我国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修复的能力和水平,促进滨海湿地的有效保护与管理具有极佳的示范意义。

互花米草带水刈割

保护区自建立以来,不断加大野外巡护和管理力度,先后完成地理信息管理系统开发、视频监控点和视频监控中心建设,为野外巡护员配备交通、通讯、照相记录等设备,使野外巡护检查与远程实时监控相互配合,并将日常执法与专项执法相结合,通过与公安、渔政、林政等部门开展各项联合执法,及时制止偷猎偷盗等违法行为,有效地遏止对滩涂资源和自然环境的违法破坏现象。

水域巡护

同时,东滩保护区抓住江海交汇形成的独特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和迁徙物种保育,立足崇明东滩湿地生态系统长期定位监测研究,努力提高野生动物资源调查与监测、鸟类环志与彩色旗标系放研究、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预警、野外巡护技术以及退化湿地修复和重建研究水平。从2005年开始,保护区每年坚持对保护区内潮滩地貌演变、植被资源、底栖动物资源、浮游动物资源、潮间带鱼类资源以及水鸟资源开展长期监测,积累了大量基础数据,基本掌握了保护区内生物资源的动态变化情况。

出现在崇明东滩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

经过十余年生态岛建设,上海崇明“1%水鸟物种数”有明显提升。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号“上海崇明”

此外,依靠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力量,东滩保护区努力构建长江河口湿地生态系统研究平台,面向国内外科研单位开放,积极争取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科技重点攻关项目落户崇明东滩,以集聚国内外相关科研资源,联合攻关,实现数据共享,成果共享。

东滩保护区的成功入选不仅为我国增添了一张亮丽的国际名片,也为全球自然保护区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责任编辑:郑浩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