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来论|一堂“买机票”的课
今天想分享一下给老妈上的一堂“买机票”课。
上海天气是真热,想着出去走走,但还是老妈的心思更活络,组了一个8人团,8月要去深圳,托我在平台上买机票。
“某平台上显示8月1日只要250元,你买一下。”
我第一个反应:怎么可能这么便宜呢?
一看,原来老妈看的是“裸价”,没加机场建设费和燃油附加税,且给我的截图是N天前查询的结果。一番解释后,最终以每位700元的价格“成交”了这单任务。
“这买机票怎么就看不懂呢,真的是老了……” 嘟嘟囔囔中,老妈去收团友的钱。估计之前老妈已经“炫耀”过,儿子能买到多么低的价格,现在少不了一番解释。
老妈没看懂,其实很多时候,我也不一定能看懂。因为平台上的“坑”有点多。
机票价格的组成属于最基础的,科普一下,基本很快能说通,只能算是明“坑”。我反复和老妈强调一点:这“某某价格起”,更要考虑是否直飞、是虹桥还是浦东、是否经停、是否转机、是否有托运行李额度等诸多要素,不然一旦买了张“裸”票,那简直是“裸”飞了。
所以我给老妈的建议一就是:在平台上,不能买最便宜的。
建议二,就是给老妈的手机里装上了“航旅纵横”。当然装“飞常准”效果等同。这不是鼓励老妈在这两个平台上买机票。虽然也可以买,但这两个平台上的票,真的是比其它OTA平台要贵上10元-20元的。这两平台最靠谱的功能就在于对机票状态的信息更新。谁要是动了你的票,你第一时间就可以知道。
接下去的“打怪”案例,就要靠这功能一一化解了。我妈问,我来答。
“有人打电话说机械故障了,但要我卡号做啥?”
“这都是诈骗电话,通常出发前一天会出现。记住:只要航旅上没信息变更,就不用理睬。”
“那诈骗电话是怎么知道我电话和行程信息的呢?”
这下我要给老妈点赞,问题问到位了。平台说是航司泄露的,航司说是平台倒卖的,“罗生门”了,“内鬼”到底是谁家的?
不管谁家的“鬼”,我不信,就最牛。
“那为何有时已经付款了,就是不出票、还要我等呢?”
“那是因为票是旅行社问航司包的舱位,要等人数凑齐了,才能向航司申请一起出票。”
“那还有,你们新闻登的,你买的票是1600元,为何到后面自动变成1200元了呢?这个怎么防……”
我又要苦笑了,这已属于平台“下场作妖”了。我看到过新闻标题:机票1661元票面价少了400元?平台竟未经允许“退高买低”。
这怎么防?还是靠“航旅”或“准”呗。事实上,新闻里也是这样发现平台的“鬼”的。
这堂“课”讲到这,我有点累,我妈更是有点累。但归结起来说,有“鬼”的平台,总是有“计”可“怼”的:“航旅”不动,你不动,不信任何“鬼”。“航旅”动,你视情况动:票面价格变化,这种通常是平台的“鬼”,你找平台。若是航班号动、时刻动、舱位动,我们简称是“航变”,你盯航司,要把你“保护到底”,一直到坐上飞机。
最后复习一次我的“上课”逻辑,一是自己心态——不贪最便宜,不掉“坑”;二是上技术手段——靠两个APP监控机票动态,这最靠谱,因为“鬼”动不到这一块;三是新要点——吃不准的情况下,宁愿去航司APP买,这样最有保障:北京出发可多选国航、海航,上海出发选东航、吉祥或春秋,广州自然选南航,基本能满足大家的出行需求。有了足够的防“坑”经验之后,再在平台的“海洋”里淘票子吧。
好了,下课。
(作者系解放日报视觉中心主编、资深民航记者,微博@西岳布丁-他爸)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