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定州的微笑 | 我真的很容易被神性中蕴含的人性打动

2024-07-24 07:2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1.北齐-隋,时代的一粒微尘

其实在逛博物馆的日子里,我已经看过了很多很多佛造像,一众博物馆中的佛像庄严、典雅、宁静、慈悲、肃穆、悲悯、恬淡……

但直到站在在她面前之前,我都是匆匆赶路的人。

这并不是最好的石料,也不是最好的雕刻功法,甚至她的体积也只有半臂那么大,但她脸上有着最好的微笑。

王资涵拍摄于河北定州博物馆

我真的很容易被神性中蕴含的人性打动。

她让我驻足不前,让在离开前又专门再留出时间来看一眼。

原来之前我错过的,在此刻都得到了回应,未读懂的会一再的出现,直到我真正的看到她。

穿越尘外千年,我在北齐遇见她的天真无邪。

我用目光反复描摹的,就是这位月光白的东方女神。

这一尊小小的供养菩萨给了我特别美好的感受。

她脸上有一种自洽的从容,在这种坦然的气场之中,唇角的微微一笑就极为动人传神。

更有意思的是,她的手势,在大千佛国中也如此的与众佛不同。

王资涵拍摄于河北定州博物馆

明明是双手合什,但又向右倾向肩膀,松弛自然,像是听到飞天的奏乐后,妙而击掌。

再看她全身的身姿,真的是沉浸在舞蹈中的自在快乐。

观之可爱可亲,好一位天真无邪的女神呀!

王资涵拍摄于河北定州博物馆

我想在一千多年前,一定有一位这样的女孩,她的快乐笑脸让工匠记得深刻,

微笑触动着石凿,自然而然的雕刻,就浮现出心中最生动的容颜。

穿过时间的长河洪流,我仿佛看到,匠人在雕刻时嘴角也是含着笑意的。

这是发自内心的喜悦高兴,我们一眼就能看见。

那真是一种坦然自如的快乐。

突然我就知道了,在这样人命如草芥的年代里,也曾经有人过得还不坏。

550-618年,这中间的跨度是六十八年;

是一棵槐树从幼苗长成大树,见证四季更迭二百七十二次;

是一个人不太漫长的一生;

是一颗恒星稳定燃烧,释放光与热约二亿一千万秒;

但也是在公元550到618年这些年头里,打了不下25场战争,换掉16个皇帝,迎来四个王朝的兴亡更替。北齐啊,短命混乱但实在美丽。

当时的定州,曾为都城,也曾为疆土的边界。

谁的江山,马蹄声狂乱。一朝一代前仆后继的更迭着,在无法到达的时间的彼岸,我看到一朵天真的微笑。

——·——

2.资涵的看展笔记

“曹衣出水”就是这个时代的经典艺术指纹。

北齐当时的雕刻、绘画都受到了曹仲达的影响,尤其是雕塑薄衣贴体,犹如身着湿衣从水中出来,因此称之为“曹衣出水”。曹仲达是一位神奇的人物,他是中亚曹国的粟特人(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一带),他师承南朝袁昂,学到了工笔重彩细劲有力的线条;但也借鉴了从马图拉到笈多造像的“湿衣”表现方式。

而且,曹仲达的艺术影响力和他的事业高度也是分不开的,在北齐竟然做官一直做到了朝散大夫,也许大约相当于现代的副厅级?

文献记载中说曹仲达善佛画,长泥塑。他的艺术风格深刻地影响了后世,尤其是衣带稠密的纹理,细节更体现了服饰质地和肌体起伏。

北齐佛造像通常具有纤长结实的形体,面部特征为丰满的脸庞,高鼻梁,长目,衣纹疏宕。

在雕刻技法上继承并发展了北魏的风格,使用圆刀法进行衣纹转折处的处理,使造像更加圆润和逼真。

定州的北齐佛造像中有独特的造像题材,双佛像、双观世音菩萨像、双思维菩萨像等。主要以曲阳白石为材料。

我要怎么形容曲阳白石的颜色呢?在时光里流转千年里,它不再是新鲜开凿的明亮白色,被岁月侵染了风霜的白石,灯光打上去后仿佛是月光的白色,是不是可以称为“月光白”啊?

此时,佛教传入才四、五百年,又刚经历了北魏拓跋焘的第一次灭佛,但仅仅一百年后,处于第一次民族大融合末期的北齐,已经融汇了多种文化的审美,雕刻出如此精美传神的佛造像,在写实之美、写意之美、装饰之美三者间做到完美的平衡。

私以为当时佛教有了受众是它因为解答了一个重要人生问题:死亡之后。

人是有思想的芦苇,因此面临的难题不仅仅是明天的早饭在哪里,还有更难以回答的:我死之后,魂归何处?

在受佛教影响前,本土普遍都认为人之生命只有一次,“死卒不可复生”、“人死命终,死不复生,亡不复存。”“年命如朝露,人生忽如寄。”而佛教则宣扬众生死后轮回转世,这个说法对于身处乱世,朝不保夕的人来说,实在是太有诱惑力。

——·——

3.月寒日暖,来煎人寿。

是谁红袍黑甲孤身入敌营

是谁战马长摧金戈断

是谁热血染

是谁君王负

是谁逃荒路上含泪易子

是谁的村落青蒿不见人

是谁被轼在王座

是谁的一生,写在纸上被风吹乱

……

石头没有答案。

人们塑造它,雕刻它,膜拜它。

它见证了太多太多的人们在此诞生,膜拜,死去。

于是在铁马冰河中它成为历史的刻度。

 

北齐造像在技法上继承了北魏的风格,圆刀法使造像更加圆润和逼真,手形丰赡华美,敦厚结实。

可惜我在太年轻时,对博物馆三过其门而从来不入,更读不懂李贺的那句:“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惟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

也许死亡不是失去了生命,只是走出了时间。

生前有生前的广袤,死后有死后的无涯。

今夜,我将夜宿何处?并不重要。这世界又将如何?是否将有新的神祇、新的法则、新的自由出现?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见过了汉白玉雕琢的天真笑脸,垂目内观的菩萨慈面,过往1500多年的时光,辗转奔流至心怀。而在时间无声的流逝里,于华北平原的江河大地之间,我得到了永恒不变的微笑。

往后岁岁仍是,月寒日暖,来煎人寿。但有微笑取暖足矣!

看完菩萨出门去,天地众生无一停驻,世间万物川流不息。

——·——

4.相关博物馆:

定州博物馆

邺城考古博物馆

青州博物馆

山东博物馆

河北博物院·曲阳石雕

响堂山石窟

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