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不为繁华易匠心:苏博聚焦现当代苏作国匠
择一事,终一生,不为繁华易匠心。
澎湃新闻获悉,7月23日,“大国工匠——新苏派作品联展”在苏州博物馆西馆开幕。展览聚焦苏州地区40余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和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遴选70余件/套代表性作品,涉及织绣、雕刻、民俗实用3个大类18种手工艺,旨在集中展示1949年以来苏州国匠所取得的历史成就。
展厅现场
苏作新生
唐宋以降,苏州人稠物穰,文教昌明,手工技艺日渐滋盛。明代中期开始,文人开器用品评引导之风,工匠在与其互动中深受熏陶,进而琢磨手艺,推陈出新,一时名家辈出,各擅其技,苏派技艺引领海内风尚。然至清末,时局动荡,诸往历史多毁于兵燹,匠人逐渐凋零,技艺濒临失传。
徐扬《姑苏繁华图》局部 阊门一带曾是苏州手工艺集中之地
20世纪50年代,百废俱兴,飞扬重振,得益于国家对手工艺的关心和扶持,一批重要的苏作技艺通过合作化的方式重获新生,苏州刺绣研究所、苏州工艺美术研究所、苏州红木雕刻厂等相继成立,集聚前辈名家,整合零散资源,并担起传承发展和哺育人才之责,传统苏作之火种得以存续而不灭。
李娥英、顾文霞绣《万寿无疆》局部 1956年 苏州博物馆藏
陆涵生黄杨木雕《五龙戏玉环》 20世纪70年代初 苏州博物馆藏
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改革的春风带来了市场与视野的拓展,苏作得以蓬勃发展,匠人与时俱进,多有创新,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将时代气息和地方特色融于一体,作品在题材与技艺上得到进一步拓展与提升。
徐绍青设计,李娥英、牟志红、吴玉英双面三异绣《仕女鹦鹉》 20世纪80年代 苏州博物馆藏
徐绍青设计,李娥英、牟志红、吴玉英双面三异绣《仕女鹦鹉》 20世纪80年代 苏州博物馆藏
90年代到21世纪,面临市场和环境挑战,国家对工艺美术及非遗保护传承发展体系进行了逐步调整和完善,匠人亦在传统与个性的张力中寻求突破,以苏作风格为根、立个人创作之魂,怀着对技艺的热爱与对传承的关切,探求如何让作品融入当代生活美学,焕发新的生机。
杨曦白玉雕《一生福气》 20 世纪 90 年代 苏州博物馆藏
马惠娟缂丝《拟陈之佛寒月孤雁》及局部 2004年 马惠娟藏
汪筱文制六尺万眼罗灯 2012年 汪筱文藏
国匠守艺
以苏州地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和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为代表的现当代苏作国匠,与时代同行,活跃于织绣、雕刻、实用类工艺等各个苏派技艺门类,是各自领域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
展厅现场
他们择一事,终一生,不为繁华易匠心,作品在形式和工艺上都达到了崭新的高度。
任嘒閒虚实乱针绣猫头及局部 1983年 苏州博物馆藏
任嘒閒虚实乱针绣猫头及局部 1983年 苏州博物馆藏
邢伟中拉烫双面异样檀香扇《人间仙景·风华绝代》 2010年 苏州博物馆藏
邢伟中拉烫双面异样檀香扇《人间仙景·风华绝代》局部 2010年 苏州博物馆藏
他们立足传统,守正创新,循古而不泥古,勇于探索新技术、新材料、新市场,为古老技艺融入时代、融入日常生活而不懈努力,并以身为范,诲人不倦,培养了一批批新的传人。
钟锦德大叶紫檀雕《圣洁》 2006年 苏州博物馆藏
蒋喜青玉雕《梦回水乡》 2014年 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藏
本次展览将视线投向现当代40余位苏州地区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将人物、作品置于时代发展的大背景下,关注门类发展与人物经历。展览按照织绣、雕刻、民俗实用3个大类,分为“锦绣未央”“神工意匠”“古艺新辉”三个版块,遴选18种手工技艺门类共70余件/套代表性作品,以新苏派作品为媒介,呈现苏作一脉相承、历久弥新的魅力,讲述吴地守艺者们坚持不懈、守正创新、诲人不倦的故事,弘扬“择一事,终一生,不为繁华易匠心”的工匠精神。
展厅现场
房志达印年画《福字图》 现当代 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藏
修复前
修复前局部
范广畴修复清无款绢本《立马图》页及局部 苏州博物馆藏
据悉,本次展览由苏州博物馆和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公室联合主办,展期将持续至11月6日。展览期间,苏州博物馆还将配套推出系列专题视频、传统技艺教育体验等,为观众提供专业、多元的文化体验。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