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巨幅长卷油画《东京审判》的提示:在当下必须正视历史
“纪念东京审判宣判70周年——东京审判·巨幅长卷油画及影像图片展”日前正在中华艺术宫展出,1月4日,围绕大型历史长卷《东京审判》的创作研讨会举行,此次研讨会的主题为“历史的责任·艺术的表达”,正如主题所表达的“历史”与“艺术”的双重纬度,除艺术界人士参与《东京审判》绘画创作研讨外,来自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上海交大东京审判研究中心的相关专家、学者也从历史的角度予以解析。
“东京审判”是二战结束后,同盟国在东京设立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A级战犯进行了审判。审判于1946年5月3日开庭,1948年11月12日闭庭,历时两年半。此前“东京审判”曾以电影的传播方式被公众熟知,此次历史绘画创作有什么特别之处?
1946年5月3日,是东京审判开庭的第一天。法庭正面最高处是法官席,下为介绍各国检察官参加东京审判的中国检察官团队
以168米长卷,描绘历时两年半的“东京审判”
“澎湃新闻·艺术评论”(www.thepaper.cn)记者走进“东京审判·巨幅长卷油画及影像图片展”展厅,一边展出的是精选自美国国家档案馆、日本国立公文书馆等公私收藏机构的一百余张东京审判档案照片。另一边,则是画家李斌创作的长卷油画《东京审判》(长168米,高4米),此幅作品虽为油画,却借鉴了中国画长卷的观看习惯,将不同时空的呈现在同一个平面之中。
展厅现场比较作品中的人物与历史档案照片中的人物,面目可辨度极高,参与东京审判的法官、检察官、被告、辩护律师、证人、法庭工作人员等各类人物400余位皆在绘画中对应。
据主要创作者李斌介绍:此次创作过程中,他与研究“东京审判”有关专家反复讨论,目前共绘有616人/次,并已经创作了3年有余,但并未完成,介于油画可以覆盖、修改的特性,他将听取各方意见进行调整。他设想这是一个10年的工程,并希望自己的是有思想的手艺人,以写意的走笔注视,延续写实绘画的生命力。
画家李斌和巨幅长篇油画《东京审判》局部巨幅长篇油画《东京审判》局部相比惯常认为的画家蒙头创作,在上海市社联副主席任小文看来,此次长卷油画《东京审判》的不同之处在于“学术(社联所属学会的学术观点)与艺术的融合”。
上海交通大学东京审判研究中心主任程兆奇以及研究团队几乎伴随李斌的创作,严谨而不苟言笑的历史学者程兆奇以“不胜其烦”来形容这场艺术家与历史学者的跨界合作的最初印象,当一件事情让他对艺术家的印象有了很大改观,“我们和李斌将‘东京审判’的资料主要保留在美国国家档案馆、日本国立公文书馆和中国台湾,没想到不过一周,李斌就已经去日本和台湾找了资料。” 程兆奇回忆说,“我们有一个7000多分钟的‘东京审判’现场纪实,李斌在创作中经常对照纪录片中的人物形象电话、微信向我们求证核对。”
对每一个细节,几易其稿,人物形象从7000多分钟的现场纪实中的提取,400多人物形象、服饰颜色、摆设器物件件皆有来历。从历史研究的角度,程兆奇认为这一张《东京审判》平和、理性,让检方、辩方,也让世界心服口服。并提示在当下正视历史、客观看待历史。
历史创作,需要画家对事件的感情,也要基本功
与历史学者的理性不同,研讨会上艺术家、艺评人的发言,则从艺术本体出发,原上海油雕院院长李向阳认为“历史的真实不一定是艺术的真实,但大型历史创作考验的是艺术家的综合实力”,他也谈及了他们所认识的李斌。
上海出生的李斌1968年下乡至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1978年受省政府特批作为特殊人才调入省美协任专业画家。1979年创作的《伤痕》《枫》(合作)等连环画作品让他的艺术作品被广泛关注。
1946年5月14日,法官进入法庭时,全体被告起立1946年7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法官团合影1948年1月15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宪兵司令肯沃斯中校和他的客人
在李向阳看来,李斌的所有的作品都和历史有关,但他的历史画却是游离于体制外的个人运动,一直以来他都试图还原历史的真实。在绘画语言上,李向阳提出了目前人物面部细腻和衣服概括之间的关系尚需要调整。
上海美术学院教授王劼音认为,我们目前的文化缺少悲剧意识和历史感,在越来越多艺术家参与主题性创作的当下,他提示要画好主题性创作对事件没有感情不行、绘画功夫不到也不行。同时他也提出了经典的油画语言如何与当代语境结合的问题。同样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院长朱刚提出了在还原历史的真实的基础上,一场长达2年半的审判如何避免艺术创作上的单调。
巨幅长篇油画《东京审判》局部创作者在介绍
中华艺术宫执行馆长李磊,提出了“‘东京审判’的形式逻辑”的课题,他从历史与艺术(艺术揭示历史和人性的本质)、时间与空间(再现设想中的历史场景,是否需要现实和超现实的结合)、图与文、绘画性与文献性(文献性如何让转化为艺术的感染力)等多个角度,谈及了艺术的本体是感动人。同时他也提出了目前没有合适的空间陈列这件巨幅作品的问题。
对此美国缅因美术学院美术史教授徐淦,尤其提到了作品陈列展示的问题,他认为艺术家不单是创作绘画,而是创作一个能够感染观众的空间,还要研究场地和建筑空间,运用综合手段、调动各个艺术门类,形成历史画和观者的互动。对此与会人员也呼吁希望建专门的场馆,设计展示这件巨幅作品。
“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东京审判中国检察官向哲濬之子向隆万在研讨会上尤其提到了历史“通古今思辩”。
探讨会现场,高国强 摄据悉,在中华艺术宫的展出结束后,巨幅长卷油画“东京审判”计划前往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展出。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