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王兴不如学学腾讯,把大众点评和快手合并了吧
三年又三年。
美团近期和快手续签了一份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升级了本地生活业务的合作。根据协议内容,未来三年,快手和美团的合作范围将扩大至全国的“百城万店”,并在产研上推进更底层、系统的产品建设。
在此之前,美团和快手已经合作了三年,但还只是停留在商品引入的阶段。这一次合作,双方都拿出了最大的诚意,围绕“新客”和“大供给”进行了更深层次的绑定。也就是官方公告里所提及:快手的7亿老铁用户将助力美团商家获得新增量;美团的“大供给”也将为快手用户提供更多元的消费选择。
程一笑抱“团”战抖音?
美团和快手之所以合作得这么愉快,一方面是合作的数据表现良好,双方都“尝到甜头”。根据官方数据,今年6月,美团商家在快手销售额(GMV)增幅超38倍,订单量同比超10倍增长。今年以来,美团商品在快手直播间的月订单转化率环比提升5个百分点。
相对应的,快手本地生活的用户体验也在提升。整个第二季度,快手用户遇到“购买过程麻烦”“订单不好找”等问题的占比同比下降超过10个百分点。
另外一方面,美团和快手平台的用户重合度不高,可以各自利益最大化的各取所需。有数据显示,快手与抖音的高频用户重合率,已经进一步下滑至19.6%,不足两成。此外,截至2023年4月,快手与美团的重合用户约1.39亿,占美团用户比例为35.3%,远低于抖音与美团81%重合用户比。这为双方的合作扫除了“心理障碍”。
一个普遍的解读认为,这是一场双赢的合作,美团和快手在扬长避短的基础上,各有所图:美团看中快手的新用户以及短视频内容流量,快手图的是美团的商家商品资源和线下履约能力。除此之外,二者还有共同的敌人:抖音。
这个观点并无不妥之处,也是双方能够继续牵手的关键。但换个视角,从各自所处的行业环境来看,美团对快手的需要,要远大于快手对美团的需要。换句话说,美团和快手选择了一条“捷径”掘金本地生活。但美团对快手来说,是锦上添花;快手对美团来说,则是雪中送炭,是解渴的甘霖。
这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美团和快手在内容能力上的错位。做内容,抢占用户注意力,已经是当下本地生活、即时零售以及电商平台竞争的关键因子。淘宝天猫、拼多多、京东等头部平台都在不断加码、挖掘内容化的潜力。
这是因为优质的内容供给,能够增加用户粘性,平台通过提供与用户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提高用户的留存率和使用频率,进而实现更高的消费转化。财报数据显示,去年第四季度,快手本地生活业务日均支付用户数环比提升超40%。
在流量红利见顶的今天,这种增速无异于是一块诱人的蛋糕。但美团面临的困境是,它在“交易型”业务时代构建的护城河,被内容促消费的新流量形式逐渐凿穿。
最直观的表现是本地生活市场格局的剧变,抖音、快手等内容平台强势崛起。有数据显示,预计2025年,抖音到店总交易额或达到3000亿元。尽管这个数字仅为美团的一半,但要知道,抖音本地生活板块在2022年10月才上线。仅在当年,抖音的本地生活市场创造了约770亿的交易额。
到2023年,抖音生活服务平台总交易额增长256%,门店共覆盖370+城市,相比前一年,平台短视频交易额增长83%,平台直播交易额增长5.7倍,增长势头强劲。
值得一提的是,快手本地生活的成绩也十分亮眼。2023年是程一笑定义的快手本地生活业务真正意义上的元年,实现了很多“从0到1”的突破。数据显示,2023年快手本地生活GMV增长25倍,买家数增长23倍,新线城市用户规模增长545%。快手平台有下单行为的老铁用户人均月购物金额超1000元,活跃日活用户日均使用时长超2小时。
此外,腾讯视频号、小红书等玩家,也在逐步凭借内容优势加入本地生活的混战。小红书、抖音仰攻,对居守势的美团,是一场不对称式战争。某种程度上,可以判定,美团正在经历一场与抖音领衔的内容平台的“全面战争”。对于它们的增速,美团既羡慕又恐惧。它们的增速有多快,王兴内心的震动就有多大。
这些玩家里,对美团威胁最大的无疑就是抖音。除了不断蚕食美团的市场份额,用户的高重合率对美团的冲击更大。根据QuestMobile数据显示,2023年4月美团与抖音重合用户规模超3亿,占美团总体用户的81.0%,而饿了么和美团重合用户占比美团总用户不到20%。这意味着,一旦抖音的本地生活基础设施完善,用户消费习惯养成,抖音便是这部分重合用户最佳的“美团替代平台”。
打不过就加入。有媒体提及,美团也曾接洽过抖音,但后者希望搭建自己的本地生活服务体系,转而与快手达成合作。最终形成了“抖音+饿了么”、“美团+快手”的市场格局。
王兴不如学学腾讯,步子迈得更大一点
对于美团而言,联合快手战抖音,只是解决一时之需,自身的内容化转型已经是不得不做的事情。这也可以理解为,抱团快手,也不只是为了防御抖音。
近两年来,美团不断加强在直播、短视频、短剧等业务的投入,以此来缓解来自抖音等内容平台的压力。比如今年以来,美团先后引入商家自播、升级短视频内容类型、上线免费短剧以及寻求MCN公司合作等。
这些举措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相比,仍然不够看。数据显示,2022年抖音的日活用户平均使用时长为125分钟,快手为133分钟,而美团仅为16分钟。
实际上,多数人在关注美团App的动作时,而忽视掉一个事实:美团在内容上的起点并不输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王兴手里早已经拥有离内容平台最近的一个产品:大众点评。抖音、快手、小红书等,都先后摸着大众点评搭建起本地生活的种草内容体系。
大众点评上线于2003年,比美团早了7年,比小红书、抖音早了十余年,是中国最早的第三方消费点评网站,也一度是本地生活领域最为成功的UGC平台。但2015年被美团合并后,王兴就一直在“去点评化”,大众点评也被美团一口一口的吃掉。5年后,也就是2020年,大众点评的名字正式从美团“消失”了。按照当时美团的策略,大众点评的流量迟早都会转移到美团上。
这是美团版的“二选一”。好在大众点评并没有彻底消失,一直保持着运营,但其在美团内部的受重视程度并未得到提升。直至抖音等大军压境之时,大众点评才不断在美团内部被提起。比如2023年初,有美团员工在内部论坛发帖提出疑问:大众点评是不是美团错过的 “内容种子”?
这名员工的意思很明确,即大众点评错过了成为内容平台的机会。晚点LatePost提到,大众点评进行过数次内容化转型尝试,经历过几次重大改版。例如,2018年,大众点评将首页原本的餐厅名录集合,调整为用户创作的图文笔记集合,并以双列信息流的形式展现。
此后,大众点评还对标小红书引入明星,希望刺激更多非餐饮类内容出现。最为激进的是2020年前后,在美团联合创始人王慧文的主导下,大众点评甚至想过更彻底更改名称和产品形态等等。
但这些尝试最后都不了了之,效果也不太明显。至今每天只有 1500 万人打开,和并购前没有太大区别,其日活用户数不到抖音的 2%、小红书的 1/6。
晚点LatePost评价称,大众点评之所以内容化转型失利,是因为它太赚钱了。大众点评现在一年为美团带来超百亿元收入。美团年收入数千亿,但占比最高的外卖业务利润率微薄,大部分利润来自到店及酒店旅游业务。这部分收入里,近 1/3 来自大众点评。
目前来看,大众点评的内容化转型依然处于非常艰难的阶段:内容供给不充足,创作者生态不成熟,美团对大众点评的投入不多。如果仅靠大众点评独力防御抖音等内容平台的冲击,短期内是根本无法完成的任务。王兴最大的希望还是在日活超过1亿美团主App。这也就能理解美团激进但效果不显的内容化策略了。
就此,王兴面临着两线作战:一面需要理清内部的内容化思路,着力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独特性内容,以提高用户粘性,而且还需要平衡美团App和大众点评App的关系,避免内耗。另外一方面,他还需要在现有本地生活格局里“合纵连横”,最大限度的为美团获新客、拉留存赢得空间。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本地生活服务市场规模为19.5万亿元,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会增长为35.3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2.6%。而这样一个万亿级的市场,目前的整体线上渗透率仅为12.7%,未来3到4年仍能维持20%以上的增速。
这种情形之下,王兴不妨把步子迈得更大一点:学习马化腾,将坚持要做但不擅长的业务打包,交给专业的合作方来做。在美团和快手合作的语境里就是,王兴不破不立,将大众点评打包注入快手,以获得快手更大的流量控制权。
这对双方来说,或可以形成“1+1>2”的化学反应:快手获得更多的本地生活内容供给,美团在获客通道拓宽的同时,可以把精力更聚焦在核心业务的打磨。
这在阿里本地生活调整航向、拼多多暂停多多买菜业务等大背景下,“美团+快手”的组合,对于抖音以及来势汹汹的小红书等玩家来说,那将是本地生活的“三峡大坝”,想要翻越,那也是需要付出极大的成本和精力。
我是唐辰同学,关注互联网科技及商业故事。原创内容,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唐辰同学」
钛媒体、36氪热榜
澎湃新闻月榜
界面新闻优质榜单
腾讯新闻2023年度优质答主
2023搜狐新闻年度优质创作者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2023年度优秀作者
2023网易新闻年度内容合伙人
界面、36氪、钛媒体、澎湃、蓝鲸、知乎专栏认证作者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