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档案,再现三线生活画卷

2024-07-21 16:5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刘洪浩

如果,逝去的历史可以重演。

档案就是点亮这个舞台的灯光。

——题记

好人好马上三线,备战备荒为人民。六十年前,随着党中央的号召,数以百万计的干部职工从中国的一线地区涌向中西部的三线地区。他们和当地的人们一起,展开了共和国历史上一场轰轰烈烈的三线建设热潮。时光荏苒,当我们回首往事,将目光回溯到那个热火朝天的年代,关注的不仅仅是三线建设的机器轰鸣,还有在艰苦山区的生活岁月。然而,时过境迁,很多当年的场景大多停留在业已高龄的亲历者们断断续续的回忆中。当年的三线建设者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为国铸剑,让西部工业的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那么他们是如何克服一个个困难的?他们的日常生活又是怎样的?

本图截屏自十八集电视纪录片《档案中的三线建设》第二集

先生产后生活,这是很多参加三线建设的长者在回忆中经常说的一句话。六十年前,新中国的物质基础相对薄弱,而三线建设的大部分地区都位于偏僻山区,情形可想而知。在陕西省档案馆的档案中,一份份三线时期的档案为我们揭开了当时三线建设职工生活的真实场景。

在陕西省档案馆中,有一份《关于国防科委十院、十四院在陕九个单位情况的调查报告》,这份调查报告虽然只是当时的国防科委在陕西凤县地区九个单位的调查记录,但是却以点带面反映了当时三线建设中各个单位和众多职工的生活情况。

这份调查报告显示,在三线建设初期,建设者们“行居于野兽出没的深山峡谷,住的是草棚、喝的是河水,经常步行几十里背粮背菜背设备,点油灯学习、开会,从不叫苦”。这份档案中短短的几句话,勾勒出了三线建设者初来乍到时面临的艰苦局面,也让今天的人们感受到了这些建设者们心怀国家、艰苦奋斗的创业豪情。根据汉中的三线建设者回忆,初来乍到,当地还没有职工宿舍,大家都居住在简陋的席棚子里,而在咸阳,当时的住房都是用扫帚编起来的,仅仅在上面抹一点泥用来遮风挡雨。

很多第一代三线职工回忆说,当时不仅住宿条件极为艰苦,吃饭也是一件十分令人挠头的事情。当时基本每个单位只有一个大食堂,由于三线建设遵循“靠山、分散、隐蔽”的原则,所以大多数三线单位都处于交通落后的山区,因此蔬菜副食的供应在一段时间内出现困难,食堂每天的伙食基本是以南瓜、米饭、大白菜为主。

在当时经济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国家相关部门和陕西省相关部门想尽办法,帮助这些远道而来的建设者解决迫在眉睫的伙食问题。其中,鼓励各单位自己开荒种地、开办职工农场就得到了大家的热烈响应。在陕西省档案馆的馆藏档案中,清晰记录了当时的情形。一份由国家劳动总局下发的名为《关于报送国营企业职工农场开办补助费计划的通知》中,规定开办职工农场的补助标准为每亩不超过50元。而在另一份由陕西省转发的相关通知中,明确要求各个相关部门要将企业办农场的计划、进展情况以及当年开荒造田的实际亩数上报劳动部门。通过这些档案,当年三线企业在国家和陕西省的支持下,自力更生开办各类农场的情形跃然眼前。然而,热闹红火的农场并不能完全解决三线职工和家庭的大量物资需求。于是在兴办农场之外,当地还想方设法通过多种途径为山区里的三线工厂调运各种生活物资:蔬菜、副食、糖果、水果等生活物资源源不断运到了山区的三线工厂,让三线职工的餐桌逐渐丰盛起来。

本图截屏自十八集电视纪录片《档案中的三线建设》第十八集

 

三线建设恰逢国家物资匮乏的时代,因此,很多今天看来普通的生活用品就需要政府部门来进行调拨补助。陕西省汉中市档案馆的《关于三线建设职工困难补助用布的通知》和《关于三线建设职工困难补助衣被问题的通知》这二份档案,就向人们描绘了当时的真实场景。在当时,布匹这了商品属于定量供应,而很多从其他省份来到陕西的三线建设者由于各种原因,很难购买到布匹,因此就有了以上两份档案所记载的关于用布补助的政府通知。而对于很多从东北地区前来支援三线建设的职工来说,汉中地区的蚊虫也让他们对于从未用过的蚊帐有了大量需求。汉中市档案馆收藏的这份《关于三线建设职工困难补助蚊帐用布的通知》详实记载了当地政府未解决这个难题所作出的努力:支援三线建设的职工蚊帐确有困难,而调出地区又未补助,自己又解决不了的,每人在九市尺范围内经群众评议由本单位提出书面申请,报基建指挥部审批。

通过几十年前的一份份档案,可以清晰的再现当年三线建设者的生活场景和画卷,而亲历者们的点滴回忆,则让这幅画卷变得更加生动和立体。

在很多第一代三线人的回忆中,在当时地处山区的工厂建设之初,因为全部精力都在工厂建设方面,所以这些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几乎没有什么业余文化生活。在他们的记忆里,下班的晚饭后,结伴在附近的山上散步就是最大的消遣。随着时间的推移,露天电影逐渐走进了三线人的生活,但是却远远不够。

在陕西省档案馆的馆藏档案中,《关于我省三线职工生活问题的调查报告》中指出,三线单位文化生活单调。多数三线单位没有俱乐部,没有体育活动场所。无论冬霜雨雪,都只能看露天电影。看电影也是排的三轮片子,要比大城市晚三到六个月。调查中,根据九九二九厂反映,他们看电影的片子,要比大城市晚三到六个月。九九0一厂反映,厂矿电影片排的很晚,租片费又涨一倍左右,工厂放电影连年亏损。

根据相关档案记载,面对三线职工的实际需求和困难,陕西省很快有针对性的工作部署。

陕西省档案馆收藏的一份《关于改进三线国防科研单位职工文化生活意见的报告》报告中指出,要通过增加电影放映队、组织职工的文艺宣传队伍等形式丰富三线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与此同时,各地市也纷纷出台相关措施,为三线职工组织各种形式的文艺活动。于是,一个个电影放映队以最快的速度来到了深山里的三线工厂。于是,很多三线建设单位的业余文化生活开始丰富起来,这里不仅有了自己的电影放映队,还组织了自己的文艺团体,让一个个山沟逐渐热闹起来。而在这热闹的人群里,有一个特殊的群体——三线二代和三代。

本图截屏自十八集电视纪录片《档案中的三线建设》第七集

 

三线二代、三代。顾名思义,就是三线职工的后代。他们有的是从很小的时候跟随父母从大城市来到三线地区,有的是出生在三线地区。无论是迁徙而来的,还是出生在当地的孩子,都面临着同一个问题:入学。在三线建设初期,大多数三线职工的孩子上学难成为普遍存在的问题。而在陕西省档案馆的馆藏档案中,通过追寻历史的足迹,解决三线职工子弟入学问题的历史画面跃然眼前——

在《陕西省人民委员会转发省计委、建委、财政厅、民政厅、文教厅“关于支援三线建设文教工作的几点意见”》的档案中指出:随职工迁来的学生大量增加,很多地区的现有校舍和教师不能满足需要,建议采取多种办学方式解决三线子女的入学需求,其中包括几个单位联合办学、按照厂社结合的原则,与社队联合办学等多种形式解决三线子弟入学问题。在这之后,很多三线工厂或单独建校,或联合办学,逐步解决了三线职工子弟入学的问题,也让子弟校成为几代人挥之不去的青春回忆。

用档案记录历史,用奋斗创造未来。三线建设的烽烟已经在岁月峥嵘中成为过去,但是他留给人们的种种记忆已经成为无法抹去的历史印记。一份份档案,就是记录这些历史的精美画卷,在这里,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三线人的家国情怀,可以感知他们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无疆大爱。

本图截屏自十八集电视纪录片《档案中的三线建设》第十八集

 

作者刘洪浩  十八集电视纪录片《档案中的三线建设》执行总导演、撰稿人,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会宣传联络部副部长。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