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光明网评论:论文里导师“挂”在哪,该认真讨论下了
据媒体报道,32岁的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副研究员李啸(化名)被自己的学生告上了法庭。事情起源于2015年6月欧洲化学出版协会旗下ChemCatChem杂志发表的一篇英语论文。在该论文中,李啸是第一作者,他当时指导的硕士研究生刘毅(化名)是第二作者。刘毅认为,李啸利用自己实验得出的数据撰写成稿,成为论文第一作者,侵犯了自己的署名权。于是,他将李啸告上法庭,希望法院认定自己是论文的第一作者。
2018年5月,一审败诉后,原告刘毅不服,提起上诉。记者从上海知识产权法庭获悉,2018年12月17日,此案二审开庭,当庭未宣判。
从披露的信息看,这件事颇有罗生门之感。
如刘毅诉称,李啸曾向其索要实验数据,并承诺“实验都是你做的,数据也都是你的,但你没写过科学论文,第一篇论文由我来执笔,会署你为第一作者”;刘毅称,他曾向法院提供了一段他与李啸的通话录音,通话中,李啸告诉刘毅,赵军等要做论文的通讯作者,自己不可能再当第三个通讯作者,所以让刘毅在这篇论文中“牺牲一下”。
李啸辩称,刘毅及其他项目组成员在其指导下开展实验,实验数据由院方所有,并由该院所属的低碳中心师生共享,并非此项目专用。刘毅的导师赵军出庭作证时称,在该论文中,刘毅的贡献在于实验部分;其第二导师李啸参与提炼论文中心论点,设计实验,撰写了论文的大部分内容;论文的署名顺序经讨论决定,投稿前曾发给每个作者审阅,刘毅未对署名顺序提出异议。
该案二审尚未宣判,是非曲直仍有待法院厘清。但至少提出了学界的一个公共话题:一篇论文里,导师该怎么署名?无论具体在该案中细节如何,这一尚未完全厘清、潜规则与学术常识交织的话题,才是这起纠纷产生的起点。当然,这并非意味着在该案中必然埋有潜规则的线索,但这一话题之所以在互联网上引发广泛讨论,至少说明署名次序已成为一种困扰,尤其是学界新进入群体,苦此久矣。
事实上,在互联网上检索相关话题,类似求助、询问、吐槽乃至控诉都不少见。从常识来说,自然是作者是谁就署谁,这本不构成问题。麻烦的是,一篇论文背后,是一种学术生态,也是一个权力结构。在这种结构中,学生与导师的博弈能力显然是不对等的,学生在校期间,诸多关键环节都卡在导师手里。那么论文署名,很多时候就是这种权力结构的纸面演绎,署名次序,与酒宴中的论资排辈类似。因此怎么署名,变成了学生与导师之间彼此试探、互压筹码的结果,争议也多由此而起。
外在环境也助长了类似风气。2016年,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郑磊跟他带的硕士生合写了一篇论文准备在国内一家核心期刊发表,内容和格式都经过了编辑的审核,但是到了最后一步,期刊主编却突然提出“硕士生不能联合署名,只能留下老师一个人的名字”。几番沟通未果后,郑磊作出一个决定:“只要不让学生署名,我就只能撤稿!”
遇到郑磊老师是幸运的,但此事之所以能构成新闻,恰在于他挑战了学术圈的“嫌贫爱富”的整体风气。这种环境,恰也扭曲了在署名一事上行为模式。对于期刊来说,自然期望刊发有学界重头人物牵头的成果,不乐意有“身份不高”者出现在于作者一栏;倘若导师、期刊两相合谋,那么学生自然容易沦为这种学术生态的底层。
平心而论,在前文所引的具体案例中,未必就必然存在着类似的学术压迫。以具体案例为切入口,也不妨跳出这个案例,看一看学术环境的整体水面,是否淹没了一些常识与公理?
(原题为《论文里导师“挂”在哪,该认真讨论下了》)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