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云南最有“钱”的银器第一村,耗资3000万打造纯银大门
制图@超级乡村研究所
图源/鹤庆县融媒体中心
你知道价值一套顶级别墅的银器长什么样吗?
在云南大理的新华村,这里的人花3000万元,打造了一座纯银大门,堪称“中国第一银牌坊”。
它高9米,宽12米,共耗千足银2790公斤,由26位非遗名匠参与筹划设计,并以传承千年的手工技艺打制而成,创下了国内足银建筑耗银体量之最。
图源/鹤庆县融媒体中心
这个以“中国银器第一村”冠名的牌坊,位于新华村的中轴线上,是新华银器小镇的标志性建筑。
新华村,一个位于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的偏远小村,以银器加工、销售为产业,全村全年银器产值高达26亿元。村民们靠银器致富,买房买车,盖起小别墅。
新华村,这个面积仅有53.6平方公里的小村,能发展成中国银器第一村,背后有着怎样传奇的故事?
01 小锤敲过一千年
云南自古就有“有色金属王国”的称号,尤其是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金、银、铜、铁等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据《鹤庆县志》记载,早在明朝中期,鹤庆的各个村子便开始从事金、银、铜等手工艺的加工制作,世代延续至今。有着“云南银器看大理,大理银器看鹤庆”的美誉。
图源/鹤庆县融媒体中心
在鹤庆县,新华村更是以精湛的银器加工工艺而闻名世界,“小锤敲过一千年”指的就是古老的新华村。
新华村隶属于云南省大理州鹤庆县草海镇,依山傍水,风景秀丽,是典型的白族聚居村,白族占总人口的98.4%。奇异的白族传统文化和银器铜器艺术成为这里独特的文化符号,村内随处可见历史悠久的白族传统建筑。
制图@超级乡村研究所
刚走进新华村,你就能听到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匠人们打制银器的声音成了整个村子生活的背景音。街头巷尾、街坊邻里,放眼望去,除了银器,还是银器。
图源/鹤庆县融媒体中心
但在久远的过去,鹤庆新华村众多的人口数量与有限的耕地资源形成了人多地少的局面, 村民不得不 “出门” 谋生路。
银匠们挑着扁担出门,一头挂着手拉风箱,一头挂着小锤烙铁等打制银器的工具,足迹遍布云贵川等周边省份,甚至远至东南亚部分地区,被称为“小炉匠”。
他们走出村子,在外吃苦耐劳,接触不同文化并与之交往交流交融,了解到其他手艺人的高超技艺,并自觉习学技艺。
图源/鹤庆县融媒体中心
20世纪80年代,藏区一批寺庙需要修缮,寺院也需要大量金银铜制的宗教法器,银匠们吸收借鉴当地文化,并创作出受当地人喜欢的器物,一时间,新华村的银匠在藏区极为抢手。而藏区独特的寺院艺术风格,也让银匠们的技艺有了极大提升。
经过多年的学习发展,一代代的加工改进,新华村的银器手工艺日趋成熟,近年来相继出现以寸发标、母炳林为代表的国家级非遗文化代表性传承人,他们加工的工艺品独具民族特色,极具艺术欣赏和收藏价值,产品远销国内外,深受世人青睐。
图源/鹤庆县融媒体中心
匠人寸发标说:“新华村这么多手艺人背井离乡,我们必须走这条路, 不赚钱也要为后人、 为明天做些服务。”
新华村匠人不仅互帮互助,还很有社会责任感,他们“把家乡发展的责任扛在自己肩头”。通常在外努力打拼多年,磨炼技艺之后,他们都喜欢回来建设家乡,尽量让后人少走自己走过的辛苦路。
图源/鹤庆县融媒体中心
在众多鹤庆银匠人的共同努力下,2014年,鹤庆银饰锻制技艺正式被收录为国家级非遗传承项目。
人才辈出的鹤庆县,银器锻制技艺非遗传承人达 82 人,光新华村就有42名。
02 云南唯一的“中国淘宝村”
新华村有五千多的人口,其中有超过一半的人从事银器的加工与制作,自古以来就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能工巧匠。
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华村出现了为数不少的“匠人世家”,一些如手工镀银等的绝技也世世代代流传了下来。
如新华村从事民族手工艺品加工的寸发标、董中豪、母炳林、洪钰昌、寸嘉发、寸明辉等专业户的技艺已经是五、六代相传,同时,他们现在的几个徒弟还进一步把加工工艺发扬光大。
图源/鹤庆县融媒体中心
经过新老匠人的不断探索,新华村的银制手工艺品以传统工艺为基础,沿袭家庭作坊、手工制作、个体经营模式,逐步走上大批量加工规模化生产经营的道路,已经形成了“户户有手艺,家家有工厂”“一户一品、前店后坊”的生产模式。所生产的工艺品风格多样,各具千秋。
图源/鹤庆县融媒体中心
当互联网电商的东风吹入新华村,人们抓住机会,开始利用新的平台销售银器。
每天晚上,在鹤庆新华银匠村银器直播基地的各个直播间里,主播们开始在抖音、快手、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直播带货,其中一个直播间的一场直播就曾帮助当地商家实现销售额20万元。
图源/鹤庆县融媒体中心
依托“互联网+”平台,以及云南鹤庆银器直播基地,新华银器实现线上线下同步销售。
2021年,淘宝网上活跃卖家122家,有15家年销售收入在30万元以上,共吸纳5000多人就业,新华村成为云南省唯一的“中国淘宝村”。
2019年,新华银器小镇被省政府命名为“云南省特色小镇”。截至2022年,小镇内企业达112家,带动全县5600多人直接从事银器手工艺品加工,全县银器加工收入达31亿元。吸引了大量慕名前来鹤庆创业的人。
图源/鹤庆县融媒体中心
目前,“鹤庆银匠”已成为集“劳动密集型+传统手工艺”为一体的民族劳务品牌,被列入全国典型劳务品牌宣传推广。“鹤庆银匠”带动上万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带领他们走上了致富之路。
鹤庆因银器文化而起,因银器传承而兴。这张“中国银都”的名片还将继续在匠心与传承中,擦亮下去。
*部分图片素材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处理。
参考资料:
[1]《千年银都“匠心”典范》
[2]《鹤庆县新华银器特色小镇建设中政府职能履行研究》
[3]《发展壮大民间传统手工艺品加工产业促进地方旅游业大发展》
[4]《这里,是大理呀!》
[5]《小锤一敲,月入八万!》
[6]《交往交流交融:中国式乡村现代化的文化动力——云南鹤庆县新华村银匠个案》
[7]《鹤庆银器 I 银都之彩,熠如星河》
特别鸣谢:鹤庆县融媒体中心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