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王之佳谈全球环境治理:加快培育国际化人才
【中国绿发会讯】摘要:培养国际化人才、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国际化人才不仅是国家环境治理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参与者。他们能够在全球环境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建设更加清洁美丽的世界贡献智慧和力量。本文整理了王之佳先生关于全球环境治理的见解,探讨了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及其对全球环境治理的影响。
全球环境治理的重要性
近年来,国内高校举办的青年胜任力论坛和模拟联合国气候大会等活动,显著推动了国际化人才的培养。这些活动拓展了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了他们的国际情怀,使他们对国际组织和会议的运行机制、多元文化和礼仪有了深入了解。这对未来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合作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2021年提出的《我们共同的议程(Our Common Agenda)》报告,为未来25年的全球合作和多边主义指明了方向。这份报告正值人类面临严峻抉择的关键时刻:是进一步走向崩溃,还是迈向更绿色、更美好、更安全的未来?青年们通过这些活动积极回应了这一挑战。
全球气候治理的现状与挑战
在模拟联合国气候大会上,学生们通过了解谈判机制、研究气候变化公约及相关资料,提高了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这些活动向公众传递了中国青年关切气候变化的决心及行动意愿。
中国政府主张各国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和各自能力原则,通过自主贡献和国际合作落实《巴黎协定》,推动建立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模拟联合国中围绕《巴黎协定》的讨论,反映了这一实践的重要性。
IPCC报告提供了气候科学的最新进展,为谈判和决策提供了关键素材。然而,令人担忧的是,在191个缔约方中,只有110个在COP26召开前提交了更新版的国家自主贡献方案。这一现象值得深思,我们需要探讨其原因,并寻求解决方案。
对有志于全球环境治理青年的建议
全球环境治理历程已走了52年,国际社会最大的成效在于提高了环境意识。当前面临的最大危机包括气候变化、环境污染,尤其是海洋塑料污染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生物物种在过去40年中丧失了60%,这对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
新时代的青年应具备坚定的信念和家国情怀。亲历过的国际环境会议和谈判,深刻感受了代表们对国家利益的坚守和对全球治理的贡献。这种精神在面对北强南弱的国际态势时尤为重要。当前,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业务能力的人才刻不容缓。
对联合国工作感兴趣的青年的建议
联合国在某种意义上可以分为两个层面:成员国主导的管理层和秘书处的执行层。高校的国际化人才培养应面向这两个层面。
中国高校在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清华大学等机构在这方面走在前列。模联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将成为未来国际组织中的重要人才。对到联合国执行层任职而言,入职条件高,工作强度大,但也是一个展示个人才能的舞台。
新冠疫情让我们认识到,联合国成员国并非193条独立的航船,而是一条大船上的193个舱位。参与全球治理需要大量具有全球胜任力的人才。未来应加强对学生全球素养的培养,鼓励他们到国际组织去发挥作用。
结语
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不断努力和积累。通过不断提升国际化素养和业务能力,年轻人将能够为全球环境治理和国际合作做出积极贡献。
受访人简介:
(简历:王之佳,南开大学外文系英专学士,武汉大学国际环境法硕士。曾任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际合作司司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区域合作司副司长、联合国副秘书长兼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特别顾问、中国联合国协会理事。现任同济大学顾问教授、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专委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国际组织导师,浙江大学学生国际化能力培养基地校外特聘导师、南京大学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工作特别顾问、中国人民大学国际组织学院特聘顾问、南开大学国际胜任力青年人才训练营实践导师等。)
著作
专著:
1,《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及立法研究》1991年;
2,《中国环境外交》1999年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
3,《对话语合作》2003年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
注:2012年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再版《中国环境外交》和《对话语合作》,并更名为《中国环境外交(上)从斯德哥尔摩到里约热内卢》、《中国环境外交(下)从里约热内卢到约翰内斯堡》。
4,《绿色足迹——联合国与全球环境治理》2023年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
合译著作:
1,《外国环境保护法规选编》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编译室编 1979年2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2,《立足于地球》(美)埃克霍姆著,生态经济研究第3卷第1号,本刊为世界生态经济名著专刊1985年10月,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国民经济研究室生态经济组出版
3,《我们共同的未来》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 著
1989年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
1990年 台湾地球日出版社出版、
1997年 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
4,《美国西部酸雨》(美)菲利普·罗斯等著 1986年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
5,《焚烧法废弃的控制》卡尔文·布鲁内尔编 1988年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
6,《保护臭氧层的战略》(美)艾伦·米勒、欧文·明特著 1989年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
7,《伐林求木?--政府政策与滥用森林资源》(美)罗伯特·里佩托著 1991年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
8,《让选择继续下去——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科学基础》沃尔特·瑞德、甘顿·米勒著 1992年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
9,《全球空气污染控制的立法与实践》国际空气污染防治协会联盟编 1992年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
10,《世界资源报告》1986-1995等;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
11,《英汉汉英多用分类词典》1993年3月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
12,《环境法与可持续发展——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沿着新道路前进》,1996年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
13,《纵横全球 兼济天下——国际组织任职启示录》副主编、作者之一。2021年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
编辑 | Samantha
审核 | 绿叶
本文来自“海洋与湿地”微信公众号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