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夏季高温,这个不经意的操作导致车窗被炸飞!

2024-07-18 10:3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现在已正式进入三伏天的初伏,北京处于高温黄色预警中。此前报道:未来三天,蒸煮模式再度开启!北京高温黄色预警又来了天气炎热,暴晒后的汽车也变成了“桑拿房”,有人在车内用上了降温喷雾,只需要摇一摇、喷一喷,就可以一秒降温。此外,夏季常见的防晒喷雾、杀虫剂不少也都是罐装形式。这类罐装产品有哪些常被人忽视的危险?如何正确的存放和使用它们呢?

夏季到来,五花八门的“降温神器”在各平台热销。在电商平台搜索“降温喷雾”,部分商品甚至销量达到10万+。

各平台在售的“降温神器”/网站截图

 原公安部消防局宣传处处长、中国消防协会科普工作委员会专家罗秀华介绍,降温喷雾的工作原理,其实是把气体通过加压液化存储在金属罐体中,喷出后迅速汽化吸收周边环境的热量,以达到降温的效果。但降温喷雾中的存在多种易燃易爆成分,背后的安全隐患不容忽视。

罗秀华:其实它里头都含有什么乙醇,有的有丙烷、丁烷,还有异丁烷,这些都是易燃物品,乙醇就是酒精,丙烷、丁烷这个就是液化石油气。主要是这些物质喷出以后与空气混合,会形成爆炸性的混合物,如果这些东西遇到高温、明火,混合气体达到一定浓度的时候,就会发生燃烧或者是爆炸。

车内使用降温喷雾后打火机点烟,轿车燃爆/来自网络

网上多个视频显示,在车内密闭空间使用喷雾类产品曾引发爆燃。甚至有市民使用“降温神器”后为了迅速清凉,没有及时进行通风,在使用打火机点烟的瞬间,车内发生轰燃,导致市民受伤。对此,罗秀华提醒:

罗秀华:比如说是在车里使用的时候,最好30分钟之内不要有明火,30分钟之内它会滞留在这空气里,遇到明火它就会爆燃。在用的时候,要不就喷了以后人离开,要不喷了以后就把车窗、车门都打开。第二个就是禁止在50℃以上的高温环境下使用这个喷雾剂,因为它要超过50℃,一喷出来它就可能会发生燃烧的现象。

降温喷雾遇到火源喷出,形成“火舌”/受访者供图

 近期,大兴区消防救援支队在一家汽车报废回收公司选取多款喷雾进行现场实验。在现场消防员用蜡烛作为火源,将喷雾对准火苗喷射气体,喷出的瞬间,火苗延伸成了数10厘米长的“火舌”。大兴区消防救援支队刘丙涛说:

刘丙涛:我们前期做了一个实验,车的室内方向盘的位置应该是60℃,我们喷了几下(降温喷雾)之后,直接降到了30℃,可见降温喷雾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但是如果在车内吸烟的市民他去点了打火机,就非常危险。我们用一根蜡烛模拟这个打火机,或者是我们真的用打火机的时候,喷射这种气体,它都会瞬间形成一条“火舌”。

车内使用降温喷雾后遇火瞬间燃爆/受访者供图

刘丙涛指出,由于喷雾类产品通常含有乙醇、丁烷、异丁烷等可燃易燃成分,尤其在高温密闭空间内使用,极易引起火灾。

刘丙涛:我们在做实验的时候,在这车里面喷了差不多一小瓶的瞬间冷却的汽车降温喷雾。消防员用点火棒去靠近车窗缝的时候,当火苗接触到车内的气体就瞬间发生了爆燃现象,这车辆两侧的玻璃都被炸飞到了10米外的空地上,就连它后备箱的车盖也被气浪给掀起来了。因为里边这些物质它都是易燃易爆的,所以遇到明火之后,它就迅速的会形成一条很大的“火龙”。

夏季车内温度较高/受访者供图

夏季太阳暴晒,即使没有遇到明火,高温天气也不要将灌装喷雾留在车内。

刘丙涛:夏季车内温度过高,容易使气罐内压力过大造成破裂,除了这种降温喷雾,还有一些发胶、防晒喷雾、杀虫剂等,万一太阳直射时温度过高就非常危险。汽车降温喷雾要求存放于低于40℃以下的阴凉处,避免猛烈撞击。即便放在太阳不直射的后备箱,有可能后备箱的温度也高于40℃,开车的时候有颠簸或者是路面不平,造成气罐之间的碰撞也是非常危险的。

直接接触皮肤造成冻伤/来自网络

除了在车内使用,还有人用降温喷雾给身体降温。对此,中国消防协会科普工作委员会专家罗秀华表示,长时间、大量在皮肤上喷洒,极有可能造成冻伤。此外,还有的降温喷雾中添加了甲醚,大量吸入容易窒息,十分危险。

罗秀华:大量的挥发性的有机物,对呼吸道会造成一定损伤,甚至有的还含有甲醚,对神经不好,浓度大了以后吸多了可能会令人窒息。如果是直接喷在皮肤上,它会有一种刺激性或者是过敏,甚至还会有冻伤。

产品存储、使用注意事项/记者拍摄

罗秀华提醒,购买、使用喷雾类产品,一定要认真阅读瓶身上的产品说明,并留意注意事项,远离火源,储存在阴凉避光处。

罗秀华:首先要买好口碑的、正规品牌的,千万别买来源不明、价格很低的,相应的质量也就不能保证。再一个就是产品的成分也有不同,不建议大家去买危险成分较多的。还有一个就是要看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是不是适合自己。

转发!给身边的朋友提个醒

来源|北京交通广播微信公号

编辑|张昊

审核|赵莉

投稿邮箱|zgjt122@163.com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