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逝世两周年之际,复旦大学原校长杨福家院士将获小行星命名
杨福家先生是享誉世界的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今年7月17日是他逝世两周年纪念日。
澎湃新闻记者从复旦大学核科学与技术系方面获悉,复旦大学、国家天文台、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和宁波诺丁汉大学拟于7月17日联合举办“杨福家星”命名仪式暨《杨福家画传》发行仪式、“杨福家教育基金”启动仪式以及纪念杨福家先生逝世两周年学术报告会等多场活动,以深切缅怀杨福家先生的卓越贡献,传承他的科学精神、教育理念和高尚品德。
根据已公布的议程,17日上午,国家天文台领导将致贺词并宣读“杨福家星”国际命名公报及命名证书,国家天文台还将介绍“杨福家星”发现经过和轨道运行情况。最后,由国家天文台颁赠命名证书、轨道图铜匾。
根据澎湃新闻此前报道,著名核物理学家、教育家、复旦大学原校长、宁波诺丁汉大学原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央文史馆资深馆员杨福家教授2022年7月17日在上海因病逝世,享年86岁。
中央文史研究馆提供的简历介绍,杨福家,男,1936年6月生。中共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曾任复旦大学校长、上海市科协主席、中科院原子核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协副主席、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宁波诺丁汉大学校长。著名科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2012年1月被聘任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2017年1月转为资深馆员。
小行星命名是一项国际性的、永久性的崇高荣誉。
公开资料显示,根据目前的规定:一颗小行星要在累积了至少4次冲日期的观测数据后,方可获得永久编号,并确定发现权归属和命名权归属。通常发现权和命名权归属同一人(或组织),提供了第一个冲日期观测数据报告的观测者将获得这两项权利。
小行星的名字通常由两部分组成:永久编号+名字。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一般会根据发现者的提议来对小行星命名。而所有小行星命名,均须报经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审议通过,然后国际小行星中心会在《国际小行星通报》上正式发布,并通知世界各国天文台此星名将成为该小行星的永久星名,同时列入每年出版的《国际小行星星历表》上。
用中国人名字命名的小行星并不少。
早在1964年,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1964年发现的国际永久编号为1888的小行星便被命名为“1888祖冲之”;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小行星中,还有“2012郭守敬”“1802张衡”“2051张钰哲”“2027沈括”“2899邵逸夫”“3763钱学森”等。此外,国家天文台还命名过“7681陈景润”“25240钱三强”“17606吴孟超”“148081孙家栋”“31230屠呦呦”“79694南仁东”“281880吴伟仁”“347336张弥曼”“3421杨振宁”“10930金庸”等小行星,北京天文台也曾将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命名为“8315巴金”。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