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父亲的葬礼:“这儿谁都不许哭”|翻翻书·书评
死亡,总是在瞬间发生,但对更多活着的人而言,更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无论做了多么充足的准备,对生命的告别都会产生无尽的遗憾。我们无法改变结果,但可以选择用什么态度去面对生死离别。
2014年4月17日,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西亚·马尔克斯去世的新闻震惊了世界。十年之前,我们遗憾送别了这位令人全世界读者敬爱的文学大师。2020年8月15日,作家的妻子梅塞德斯·巴尔恰离世。一对文坛最具传奇色彩的伉俪,就这样永远告别了我们。
“这种感觉就好比用望远镜遥望夜空,却再也找不到曾经一直在某处的一颗行星。”疫情之年母亲离世后,长子罗德里戈·加西亚伤感地说,心情沉淀后,他写下了回忆录《一次告别》,以最亲密的视角温情回顾了父母生命的最后时光。
身为人子,去世的既是父亲,也是哥伦比亚最伟大的作家,罗德里戈通过自己的细致观察和体悟,用平实又温情的语言记下了马尔克斯最后的日子中留下的行思录。那是事业背后另一面不为人所知的他们,褪去了文学光环,一对温柔又智慧的父母,那是在幽默与欢笑中对抗生命尽头的病痛与遗忘的他们,在日常中真诚呼吸着的,一对亲切的平凡人。借着文字,罗德里戈也将痛苦消融在珍重的告别之中。
此前,我们发起了「父亲八十岁时,我问他感觉怎么样|翻翻书·送书」的征集活动,最后选出三位读者寄送了《一次告别》的样书。
十天后,三位读者都已经阅读完,并写下了他们对这本书的理解和看法,我们应该如何面对死亡,好好地告别?死亡如何让人重新审视、反思生命的价值和人与人之间的联结?所有的追问似乎都指向面对死亡,感受孤独、感受痛苦,才能感受到爱。以下是他们的书评:
“这儿谁都不许哭”
文/MI Manchi
“爸爸,我只好让你走了。”
名人的离世总是和他们的生平一样惹人注目。2014年4月,“父亲”马尔克斯走后数日,“我们”有了由两国政要、媒体、读者,甚至骗子参与其中的、属于公众的马尔克斯的葬礼,应酬冲淡了悲伤。
菲利普·罗斯在《遗产》中写过,陪同父亲一路从患病到离世,他开始了解父亲作为一个正统犹太人所选择的生活的方向,也渐渐找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作为对父亲最后日子的记录和纪念,《一次告别》里马尔克斯的长子罗德里戈也一样。“别走啊,伙计,为什么要走呢?留下来,别丢下我。”和“爸爸,我只好让你走了。”同等的心碎。马尔克斯的左眼、阿尔兹海默病,梅塞德斯(马尔克斯的夫人)的肺、早夭的弟弟,所写仅仅一鳞半爪,只从疾病这里打开一个缺口。疾病总是在给人以绝望的同时又给人以契机,让人带着问题去探寻、去弥合、去修正、去跨越。
有感于书中两次提到的“葬礼上的笑”,想到朋友的隐秘经历。第一次是侄女侄子因为母亲传话时的口吻,“他们很悲伤,但同时强忍住了笑”。第二次是“我”要小辈们和父亲的骨灰盒合影,“带着些许羞愧,同时忍住不笑出声来”。若干年前朋友外婆葬礼上,朋友母亲一改她所“擅长”的压抑自持的呜咽,旁若无人、近乎啸叫地哀嚎。在众人中间,唯有她的哭声,既凄怆又怪诞,唐突地,像霰弹一样纷纷迎面撞向朋友,然后又结结实实地砸在目之所及的前方。朋友只感到滑稽和恐惧,在逃开的那一瞬,原本伤心和茫然的朋友竟按捺不住地笑出声。等到独处时,才又悔又愧——那里躺着最亲近的人,笑是背叛。葬礼不是也根本不可能是他曾以为的那样,全然肃穆。如书中所写,它更像一场接一场的“酒会”,有天崩地裂,有水波不兴,也有插科打诨。哪怕围绕在侧的都是最重要的亲友,人类混乱的情绪仍旧可以莫名地矛盾地聚集在彼时彼处——那时候我还不懂。
成年之后,在参加过的葬礼或追思会上,朋友总下意识地观察来往之人,看看他们是否也有过有失“体统”的表情和行为,以此反复印证在外婆葬礼上自己的不义不过是因为年纪尚小,或者是初次直面死亡的移情,更可能就是司空见惯。总之,应该得到原谅。朋友每每憎恨葬礼的每一场宴席上那些轻浮的推杯换盏,但它们又确实让朋友感到些微的解脱。
读到书中梅塞德斯说的那句“这儿谁都不许哭”时,方才释然。“一次告别”中点滴的即兴,十年后给了一个马尔克斯的读者恰到好处的安慰。
“分离让我们更爱父母”
文/威廉思思
依照阅读习惯,在打开这本书前,我先读了封底的最后一句话:“这是一份充满温情的礼物,慷慨地赠予每一个无法避免告别的人。”
嘴唇因这句话抖了一下,眼眶湿润。时间的治愈能力,也仅是在触及到悲伤的时候,让人不会再嚎啕了。
在还没有开始读这本书,我已经落笔写下了这些话。
和作者不同,我没有历经父亲的晚年,50岁,还算不得晚年吧?我也没有经历过他病痛的生活。他只是出了个门,再看到时,已经躺在那里,再也醒不过来。
失去父亲的时候,我正处于人生转折点的阶段,失去他以后,我的人生仿佛再也无法在正常轨道上运行。
读书时看到医生的建议:“住院足以摧毁任何人的意志。”想起在父亲离开几年后,一位认识的长者也是突然在家之外的地方离世,当时他的夫人说,这种死法儿,最疼人,也最伤人。我因这句话产生共鸣,同时也想,如果这也是我离开的方式会如何……
作者形容失去记忆阶段的父亲,没有了往昔的重负,也摆脱了对未来的期待。这句话在我心里,似乎也产生了共鸣。失去父亲的我,也是这样。
当掌握方向的舵,以一种突然的方式,落到我的手中,反而无法像以前一样,只将视线放在喜欢的事物上了。所谓的自由,并不能让我单纯地做自己。这是我从茫然到独立后,特别真实的感受。
“分离让我们更爱父母,更能理解他们。我们懂得了他们也像芸芸众生一样有缺点。”
又一次看到了自己和作者的不同。虽然我知道我父亲是平凡的,我的母亲也是。但我那并非完美的父母,却让我成为了一个,目前看来,身心自由的人。
想到这一点,不由感叹,何其有幸。
虽然还没活到父亲离开的年纪,却总以为,什么都还来得及的年纪,早就一去不复返了。我开始习惯性地抓住机会,把开不了口的话,都付诸文字,以防自己同父亲那样离开…… 最后还是把话题转到这本书上,看这本书时,我一直都在关注作者,直到看到书后出现记忆中的影像,我才真正把注意力聚焦在这位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身上。
我曾经花了很长的时间,生啃他的作品,而今却用了很短的时间,读完了他人生真正的最后篇章,惊叹于他儿子的记忆力,能把点滴细节都记住。也很喜欢他的妻子,特别是在她说要改嫁以及遇到上门的骗子时候的态度。她是一个有着强大内心的女人。
去面对离别,去参加葬礼
文/张艳
人生既漫长又短暂,我一直认为,充实地走到生命的终点,才是最无悔的。相信加博先生(加西亚·马尔克斯的昵称)已经做到了,即使他曾被阿尔茨海默病困扰,但他和夫人对生活的热爱,对事物的热忱,永远积极向上,勇敢且有力量。这样的人生态度是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的。
有这样一本书来了解加博先生和他的夫人,是一件幸运的事。人生后期要面对的问题,是无可选择的,唯有坦然。记得自己第一次深刻感受死亡是在高二,妈妈打来电话:二娘去世了。我内心充满震惊,好好的一个人怎么会?二娘的岁数也不大。人生就是这样,不可预测的离别总在发生。随着年岁渐长,经历的离别更多了,也会去参加葬礼,参加以这样一种方式来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怀念、寄托哀思的仪式。
通过作者的记述,我们得以了解加博先生生命后期所发生的事情,作为一位伟大的作家,他有丰富的写作经验,创作过举世闻名的作品,我曾认真地阅读过《百年孤独》和《霍乱时期的爱情》,惊叹于作者强大的叙事能力和框架思维。
但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很佩服加博先生乐天知命和幽默的精神,原来他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交谈家,就像文中所说,这是他的本性。即使面对死亡,也可以泰然处之。可以说加博夫妇对作者影响很大,“人生中几乎所有值得学习的东西我都是在家中学会的”,父母的一言一行、思维方式等深刻影响着孩子,也让他们慢慢成长为更好的人。
书中写到家里的鹦鹉去世时,“我们”的心都碎了,它早已成为这个家的一名成员,融入了这个家庭。这让我我想起2013年,胖胖(家里的松狮)离开我们的时候,我也哭了,没想到它会走得这么快,我能体会到作者家庭里的爱。很欣赏加博夫妇,彼此理解,互相搀扶,一起走过那么多岁月。人生就是关关难过关关过,一步步走下去,总会收获许多风景,关上这本书,我想自己对生死又有了更多的理解和感悟。世事无常,唯有过好每一天。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