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这张被张大千青睐的富阳竹纸,曾经是国务院专用纸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富阳人民自古以来“吃”的就是山上的竹子。富阳竹纸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的上品“元书纸”曾被北宋真宗皇帝选为“御用文书纸”,上世纪60年代,还是国务院专用纸。
李文德是富阳湖源乡新二村人,富阳竹纸制作的市级非遗传承人。1990年,他接过父母的造纸小作坊,将“大竹元”品牌发展为年产5万刀,元书纸单品生产规模居富阳乃至全国第一的手工造纸公司。
新二村是富阳7个造纸文化村之一。这里群山环绕,溪水淙淙,漫山遍野都是翠竹。
竹纸的原材料就从这片无边无际的竹海中来。每年小满前5、6天到之后的一个多月,是造纸最佳时节,村民要在这期间把造竹纸一年的料都备足。这时候,新二村的村民几乎全员出动,上山采集嫩竹,这就是造竹纸的第一步——斫(zhuó)竹。
斫竹之后,还有拷白、浸坯、煮料、淋尿、舂料、抄纸、晒纸等共计72道工序。李文德算了算,一张纸从竹子到成型,至少需要5个多月。
复杂费时的工艺,赋予了富阳竹纸质地柔软、不腐不蛀、不易晕墨的特点。李文德的收藏中有一张清道光年间的竹纸卖契,历经近200年,笔墨、印章依旧清晰。元书纸还是上佳的书画用纸,艺术大师张大千就对其青睐有加。
▌兴衰起伏,富阳竹纸的下一个春天在哪?
从唐代开始,富阳就以嫩竹为原料生产竹纸,兴衰起伏历经唐、宋、元、明、清、民国直至当代。
与之匹配的是富阳竹纸的高地位:唐代纸中精品、宋代奏章和科举考试上等用纸、1929年西湖博览会特等奖。
“我不能放弃。” 曾经在父辈吹促下起床舂料的少年,已经是富阳竹纸的中坚力量。20年来,李文德看着村里曾经忙碌的抄纸水槽,一口接着一口干枯,不免有些伤感。但是他坚信,这个自唐代开始的技艺,自有它的价值。他要做的,就是坚守。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