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体检查出胆囊息肉要紧吗?关键看这几点

2024-07-15 16:3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关爱您和家人健康

现在体检发现胆囊息肉的人越来越多,拿到体检报告单,看到“胆囊息肉”这四个字,心中难免害怕、紧张。胆囊息肉是常见病,既不能过于担心,也不能大意,这里给大家详细介绍胆囊息肉是怎么回事和要注意哪些问题。

胆囊息肉到底是什么

息肉本身不痛不痒,人们之所以对息肉有“偏见”,主要是担心息肉恶变。的确,一部分胆囊癌起源于胆囊息肉恶变,但其实超声报告上的“胆囊息肉”或“胆囊息肉样变”,与真正会发生恶变的“息肉”还是有差别的。

胆囊息肉或胆囊息肉样变是个笼统称谓,大多数人都是在体检中进行超声检查时发现的。严格意义上讲,超声报告只能描述“胆囊息肉样病变”,还不能直接诊断胆囊息肉。所谓“息肉样”,就是说像息肉,而不一定是息肉。这是在影像学检查中的称呼,具体胆囊息肉是好是坏,显微镜下的病理学检查才是“金标准”,但临床上通过影像学特点基本可以初步判断良恶性。

胆囊息肉症状如何

胆囊息肉一般症状轻微,甚至无症状;少数患者有上腹部不适,可伴有腹痛,不适或疼痛部位在右上腹或右季肋部,偶伴向右肩背放射的疼痛。息肉位于胆囊颈部,可出现胆绞痛;合并结石时,可有胆绞痛发作和急、慢性炎症发作的表现。

常见的胆囊息肉有哪些

临床上最为多见的是胆固醇性息肉和非胆固醇良性息肉,只有极少部分人发现息肉型早期胆囊腺癌。

胆固醇性息肉

超声发现的胆囊息肉50%以上是这种类型,它没有血供、易脱落,有人认为是胆固醇结晶在胆囊黏膜表面形成或导致黏膜隆起,故又称假性息肉。目前认为,此类息肉不会癌变。

胆固醇性息肉的特点:多发,易脱落,直径多在1cm以内,外观呈“桑葚”状,脆而易碎,蒂细如棉线,多位于胆囊体部。

胆固醇性息肉和饮食有关,高胆固醇饮食或脂肪肝患者容易出现胆固醇性息肉。胆固醇性息肉无须特别处理,建议患者饮食要规律、吃早餐、低胆固醇饮食,可试用药物。对于直径1cm以下的胆固醇性息肉,可每6个月到1年定期复查B超,观察其大小、形态、数量的变化。

非胆固醇性良性息肉

非胆固醇性良性息肉,又称真性息肉,是指真正从胆囊壁上长出的一块“肉”,包括炎性息肉、胆囊腺瘤、腺肌瘤、腺瘤样增生等。炎性息肉是胆囊结石长期刺激+慢性胆囊炎形成的;胆囊腺瘤是一种良性肿瘤;腺肌瘤、腺瘤样增生有癌变风险。如果胆囊息肉有血供,则多为乳头状瘤或腺瘤,有癌变风险。

息肉型早期胆囊腺癌

有少部分患者在超声上诊断为腺瘤性胆囊息肉,结果术后病理是腺癌,其实这种类型严格意义来说已经不属于胆囊息肉的范畴了。目前对于混杂在胆囊息肉中的息肉型早期胆囊癌,有时仅靠B超难以鉴别,必要时要做薄层增强CT或增强MRI。一旦怀疑此种病变,应尽早行手术切除。

癌性息肉的超声特点:约80%以上直径大于1cm且单发;约70%位于胆囊颈部;约50%伴有胆囊结石。

如何大致判断胆囊息肉的良恶性

在超声检查的描述上通常会有这些信息:单发还是多发,个头有多大,基底是宽还是窄,是否有血液供应等。

多发的、个头小的胆囊息肉多属于良性息肉,如胆固醇性息肉。短时间内生长迅速、直径大于1cm、单发、广基底、伴有胆囊壁局部或整体增厚、合并胆囊结石或慢性胆囊炎、影像学检查不除外癌变可能的胆囊息肉,从临床经验来看,恶性倾向比较大,通常建议在恶变前行手术切除。

若需要进一步明确胆囊息肉的类型和性质,可行增强CT或增强MRI辅助诊断。恶变倾向大者通常药物治疗效果欠佳,不建议行保胆及药物治疗,建议行胆囊切除术。

胆囊息肉患者如何检查和复查

多数情况下,超声能早期判断胆囊里的是结石还是息肉,且对数量、形态、大小的敏感度甚至高于CT和MRI。但要进一步明确息肉的类型和性质,则需要行薄层增强CT或增强MRI辅助诊断。诚然,有时靠这些检查也不能100%确定,故需要医生综合患者的情况判断。有时胆囊息肉的性质不能确定,甚至需要3个月复查一次B超进行密切观察。

对于有明确恶性倾向的胆囊息肉,建议手术切除:一是明确病理诊断;二是阻断恶变的可能。对于没有恶性倾向的胆囊息肉,不建议积极手术,应根据具体情况每6个月到1年定期复查B超。

胆囊息肉如何治疗

胆囊息肉的治疗很简单,就是将胆囊整个切除。治疗方法虽然简单,但大多数患者纠结的还是切不切。

胆囊息肉要不要手术有两方面的考虑:一方面,手术是为了防止癌变或漏诊胆囊癌,主要是指非胆固醇性良性息肉和息肉型早期胆囊腺癌;另一方面,若用药不能缓解症状,继发的慢性胆囊炎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且可除外胃病等其他因素,则可以考虑行胆囊切除术。

对于多发的胆固醇性息肉,有些药物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合并慢性胆囊炎的症状,并对有些直径小于5mm的胆固醇结晶或预防新发息肉有一些效果,但如果是真性息肉,那吃什么药也不管用,只能切除。

胆囊息肉是常见病,既不能过于担心,也不能大意。

医生建议

存在以下情况的胆囊息肉进展为胆囊癌的风险高,建议手术切除胆囊以绝后患。

★基底宽、不带蒂。

★单发,直径超过1cm。

★短期内增大或逐渐增大。

★50岁以后出现。

★合并胆囊结石或胆囊炎。

如果存在这些情况,应注意首先排除癌变的可能性。

内容来源: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胃肠健康那些事》

本书主编: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 马晋平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