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一个毕业生,为自己论文的著作权战斗

2024-07-16 16:0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肖薇薇 GQ报道

孟玉朋用两年时间打赢了一场官司。被告是他的母校湖北科技学院和两位老师。大学毕业六年后,孟玉朋偶然发现,两位老师申请了三项专利,与他的毕业论文高度雷同。

向学校学术委员会举报后,因不满校方处理结果,孟玉朋将老师和学校一同告上法院。维权的过程并不容易,更难的是,当他决定与母校对簿公堂的那一刻,他就站在了许多人的对立面——母校培养了你,你为什么要搞臭母校的名声?

经历一审、二审,孟玉朋最终胜诉。不仅如此,这份判决给出了一个明确的法律判定:在通常情况下,学生毕业论文的著作权属于学生,而非与学校、导师共有。

事情至此,看似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而我们必须看到这场来之不易的胜诉背后,那些他独自承担的“胜利的代价”——他在医药领域的工作举步维艰,最终离开了创业的公司。我们与孟玉朋聊了聊他状告母校的这两年,那些坚持的理由与被掩盖的难处。

在武汉见面那天,孟玉朋穿了件黑色冲锋衣,他刚骑行到云南返程回来,晒得黢黑。孟玉朋今年31岁,说话直来直去,聊天时总会直视着对方,眼睛不大,却显得炯炯有神。

2021年10月,在自己的创业公司申请武汉市高新技术企业的关头,孟玉朋偶然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发现,早在2017年9月6日,自己本科毕业论文的内容被大学老师申请了三项专利,包括“一种近红外光谱血糖无创检测仪”和前后端的“红外发射系统”“信号处理和远程通讯系统”,专利详情、设计图都与他的毕业论文高度雷同。

三项专利发明人一栏赫然写着他的大学老师叶华山、学院院长郑敏。大学时,孟玉朋与两人仅有为数不多的几次交集,叶华山是一门选修课的老师,也是他毕业论文的答辩老师之一。还有其他两个发明人名字夏某、叶某文,他均不认识。

孟玉朋 :

我当时一瞄,就知道东西几乎一模一样。设计图是我画的,我心里很清楚,只要图没变,其他内容也万变不离其宗。还好我保存着毕业设计所有的原始文件,包括3D模型、前后端程序与数据,最后(法院判决)证据确凿,就是抄我的啊。

最开始的心态当然很愤怒,但我知道骂几句解决不了问题。我先是在校友群里问,我的论文被抄了,你们有没有(类似的经历)?我把事情一说,很多人都很气愤,支持我维权。我再问,有人认识夏某、叶某文吗?一位同学告诉我,夏某是我们的同届同学,叶某文是叶华山的亲戚,之前也在湖北科技学院就读。知道这两个人是学生后,我知道这些专利最多算是个奖学金的加分项,所以,我打算只把矛头指向叶华山和郑敏——他们都是老师,有十多项共同署名的专利。

在搜集资料时,我很警觉地发现,一个学长的毕业论文也被抄了。之前我们同在一个实验室里,我看过他的毕业设计,几乎完全一样。我马上发给学长,学长说,看了一下,他(叶华山)是改了一点的。我告诉学长,我要举报叶华山抄袭。很久学长回复说,算了。

我却不想就这样算了。2015年大学毕业前,我在珠海一家做无创医用器械的公司实习,一边完成了毕业设计,前前后后花了大半年。实话说,作为一个本科毕业设计,我的“血糖无创检测仪”还不是很成熟,当时只能说提出一个设计概念,还需要继续的实验研究与数据修正。

但不管怎么样,这是属于我的创意与设计,怎么样也不能被学校的老师随意拿走吧。我很坚定,要把专利拿回来,也要举报到学校,让学习从严处理一下他(叶华山)和郑敏,给学弟学妹们留一个好的环境。

一举报,学校就很重视了,10月份,我所读的医学部领导牵头,邀请我回学校去聊聊。叶华山和郑敏都来了。我当时给学校发了一封律师函,提了三点要求,拿回我的专利,叶华山和郑敏公开道歉并赔偿30万,用于在学校成立基金会,资助10名贫困生,每人每个月补贴500元,按照医学生五年学制,正好30万元。这个金额是律师给的建议,市面上,一个专利的价格从几万到几十万不等,甚至更高都有,综合考虑以十万元一个价格计算。

比较突然的是,我到场才知道,三项专利在2020年都因为没有缴纳年费失效了,无法再续费或重新申报,之前我还以为可以由学校撤销再重新申请。我很错愕,在场的老师就说,既然专利也失效了,价钱都可以再聊嘛。

校领导打圆场,30万太高了,钱可以再商量。叶华山表示也愿意出一笔钱,当作买下我的专利。我说,怎么聊的主题不对了,我不是回来卖专利的,这是侵权后的赔偿,并且这钱我不是为自己要的。

最终没有定下来解决方案,我也不想再讨价还价,表达得很克制。我们和和气气吃完饭,我还跟导师在学校里走了走,下午就开车回了武汉,打算等学校的调查结果。一直等到2021年11月9日,我收到了学校的处理意见,再次被激怒了。

2021年11月9日,湖北科技学院调查认定叶华山存在剽窃他人学术成果和不当使用他人署名的学术不端行为,处理意见为:对叶华山进行科研诚信诫勉谈话,给予叶华山通报批评,暂缓2年申报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岗位,取消其3年内研究生导师的申报资格,责令叶华山向孟玉朋、郑敏等人公开赔礼道歉,追回相关专利所获科研奖励。

有媒体采访到了另一位涉事老师郑敏,其表示,2017年,叶华山申报专利的时候,她并不知情,“在这件事情上,我也是受害者。我认为某种程度上他(孟玉朋)是在诬陷我,我没做的事情我怎么能承认呢?我最多只为我作为管理者和领导有失监察道歉。”

孟玉朋 :

你知道吗,我们专业属于医学工程学院,根本就没有硕士招生资格,(取消研究生导师申报资格)算什么惩罚?更过分的是,我还得知叶华山向学校递交了新的材料,反咬一口,冤枉说是我抄他的。

太欺负人了。我就在校友群里说这个事,正打着字呢,我就被踢出群了。这是一位学长建的校友交流群,将近500人,群里人几乎都在湖北地区从事医疗领域相关工作,很多同学也创业做医疗器械,平时大家聊业务蛮多。

当时群里火药味很浓,我们2011届的同学你一言我一句,几分钟就刷了几百条信息。原来我说被抄袭的事情,很多同学都支持我,那会儿在群里突然多了很多为学校和叶华山说话的人,让我有事说事,别带上学校。群主突然把支持我的同学全给踢了。我老婆也在群里,一开始我还能用她的微信看看群消息,她一直潜水,一句话没说,后来群主把她也踢了。

一时间我非常气愤,加上对学校的失望,我联系了媒体,一周后澎湃新闻报道了这件事。新闻下面的每一条评论我都认真看了,很多网友说自己也有类似的遭遇,最后不了了之,多数是为了毕业忍气吞声,还有很多人给我加油,希望我维权成功。

2021年11月,孟玉朋决定连学校一起起诉,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专利截图,三项专利申请人一栏均为“湖北科技学院”。

状告母校的决定,孟玉朋经过了深思熟虑。湖北科技学院是湖北省内最早开设医学工程专业的高校之一,毕业生遍布全省、甚至全国。从医院到医药公司,从影像科医生、设备研发、销售、维护,到医疗领域法务,都有校友。2016年,孟玉朋和两位大学同学在武汉开了一家科技公司,主要做医疗器械维修维护,客户也是武汉及湖北其他地区的医院。

孟玉朋 :

我是个生意人,说没有顾虑是假的。很多校友都不认可我的做法,他们觉得母校培养了我,我却“抹黑”母校。但是,就像一些评论里网友说的,老师剽窃学生的学术成果,这才是坏名声的根源。

我对母校的感情很复杂。我是我们村里第一个大学生,高中在老家镇上读的,全校能上本科的没几个人。我从小想当医生,高考分数出来,不够报临床医学,所以我选了医学工程专业,这是我的第一志愿。我大学的多数时间都在学校计算机科学学院的实验室里度过,学了很多自己感兴趣的东西,那是我们学校网速最好的地方,也是我技术生涯的开始。

某个老师的个人行为当然不能完全代表学校,但在这件事情上,我认为学校是第一责任人,因为它有监督与管理的职责。我希望通过这件事,倒逼学校里的规则制定者,从严处理学术不端的老师,让同样的事情不再发生。哪怕最后输了官司,我也希望大家能够来探讨一下,这件事是不是有问题的,以后我们遇到类似的事情该怎么办。

要告学校其实很难的。民事诉讼要提供对方的身份证号,学校有法人代表,也就是校长,我需要查到校长的身份证号,包括两位老师的身份证号,这都需要律师凭律师证去派出所、工商局申请查看,费了一番波折,立案过程也花了一个多月。一审的律师费4万,我是刷信用卡借出来的。创过业的人都知道,每年业务在扩张,回款周期长,债务也在滚雪球,家里刚买了房在还贷款,我不想让家人再为这件事操心。

媒体报道后,来说和的人很多,劝我和学校再平心静气谈一谈。老婆跟我是大学同学,她性子比较温和,也劝过我一两次,但是我们认识这么多年,她很了解我,凡是我坚持的事,十头牛都拉不回。所以她和家人都只是叮嘱我,打官司不要紧,该请律师请律师,自己别惹事就行。

但我需要顾虑的是,毕竟我还有创业合伙人,还有公司员工,不可能完全不顾及。从2016年,我们把公司一点点做起来,最初公司就我们仨人,从给医院修病床开始——这是最辛苦、赚钱最少的活儿,大公司看不上。到2021年终于有了30多人的规模,中间无数的不容易。我也是这时候才想着把毕业设计转化为专利,因为那时候都在申请高新技术企业,不然谈业务、竞标连资格都没有。

决定与学校打官司后,我和合伙人敞开聊了一次,评估可能的后果。我们算了下可能损失的客户和业务,预计在20%,应该不至于撼动公司经营的根本。合伙人鼓励我,怕啥,不就是少挣点钱嘛。我一想,那OK啊,我就继续打(官司)。

2022年9月15日,孟玉朋收到一审判决书。一审判决书认定,叶华山存在抄袭与剽窃孟玉朋毕业论文的事实,判定叶华山公开赔礼道歉,赔偿经济损失及合理维权费用10万元。同时,一审判决明确了孟玉朋毕业论文的著作权归属问题,作为涉及人体血糖无创检测系统设计的智力成果,属于著作权法规定的文字作品,著作权属于作者孟玉朋。学生完成的毕业作品不属于职务作品,指导老师对论文进行修改、建议、点评等工作均不属于著作权法意义上的创作。

看起来是个不错的结果,但思虑再三,孟玉朋还是决定上诉,因为他觉得不能只有叶华山一人担责,而没有明确学校与另一位老师的责任。二审期间,孟玉朋联系到北京市同创律师事务所的律师李通与肖诚诚。李通直白地告诉他,摆在他面前是两条路,一是接受调解,可以争取到远比10万元高的赔偿,另一条路就是继续打官司,但二审能有多少改变是未知的。李通记得,孟玉朋没有任何的思考或犹豫,就是坚定地,“要走下去打(官司)到底。”

孟玉朋 :

一审和二审的律师都问过我,能不能接受调解,可以争取到更高的赔偿金。对很多人来说,这只是一个民事诉讼,结果通俗来说就是“赔钱了事”。但对我而言,这个案子的意义不在于赔偿多少,而是要确认侵权责任,只有法院判决后,才能作为一个公开的案例,以后再有学生遇到类似的事情,他可以参考。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很难的事情,刚创业时,为了争取一个单子,我们可能得弯下腰才能把钱挣了。我不是不懂社会规则的人,只要不触犯法律与原则问题,我可以选择遵守某些规则,但也有很多我不能妥协的事情。刚进大学第一年,我就在班会上当着全班同学面指出,助学金评选可能存在不公黑幕,辅导员认定我是一个“刺头儿”,后来班会直接不开了。

很多人不理解我这次为什么这么较真儿,因为这就是我的是非观。我在镇上中学读初中,数学老师有时候讲错题,要是被同学指出来了,老师也不恼,而是笑眯眯喊同学上黑板演示。我觉得当老师就应该这样,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打这场官司,最重要的是抄袭事实认定,对此我没有太担心,因为学校学术委员已经出了调查结果。庭审时更大的争议在于,我的毕业论文的著作权归属问题。学校和叶华山都认为,做毕业论文利用了学校提供的物质技术条件,并且经过学院老师的指导而得以完成,湖北科技学院也应该共有这篇论文的著作权。

另一个争议是,除了叶华山,学校和其他人要不要承担责任?我和律师当然是认为,学校和郑敏都应该承担责任,因为叶华山是通过与学校合作的第三方专利代理机构申请的专利,他和郑敏共同署名意味着同意共担获益,也共担风险。

二审期间,我们重点要找证据证明学校在此事中的参与度与监管职责,这太难了,疫情期间我连进学校都很难,更看不到学校内部的资料。我和律师把学校官网、学校科技产业管理处的官网全翻了一遍,从2017年前后开始,和专利申请、评奖相关的网页都保存下来。我们发现2017的专利统计和2018年度授权专利统计表里,都有叶华山申请的这三项专利,并且科技产业管理处为这三项专利缴费了。

去年3月,二审开庭,学校提交一份新证据《对郑敏同志予以诫勉谈话的决定》,称郑敏作为生物医学工程与医学影像学院主要负责人,对叶华山学术不端行为以及对学校造成不良影响,学校对郑敏作为主要负责领导给予了处分。李律师反应很快,这份处分反而能证明学校有侵权责任。

庭审结束后就是等结果了,我们能做的事情都尽力做了。那天走到法院门口,律师再次问我,需要再去争取一下与学校调解吗?我说不需要。事实胜于雄辩,我相信法律会给一个公正的结果。

去年10月3日,孟玉朋往西南方向骑行途中,快要进入云南境内时,收到律师发来的消息,二审判决下来了。傍晚骑到云南一个小镇,他才终于仔细看了判决书。

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判定,湖北科技学院与叶华山共同赔偿15万元,同时第一次明确了湖北科技学院的侵权责任。判决认为,因为专利代理机构与湖北科技学院签订了代理合同,学校老师无需另外授权可以办理专利,通过端口录入,默认为湖北科技学院申报。但二审判决里删去了一审判决里关于叶华山公开道歉的判定。

对于民事诉讼,这就是终审结果。孟玉朋说,他对结果算不上完全满意,毕竟他或许永远得不到两位当事人的道歉,但他也知道,这已经是他能争取到的、最好的结果了。在判决出来之前,毕业论文的著作权到底是学生的,还是属于学校、导师共有,大众认识里一直是有一些争议的,特别是当学校提供了实验场地,导师进行了指导意见。

这份判决再次给了明确的答案,通常情况下,学位论文的自身属性决定了其著作权应当归学生所有,且不存在与导师之间的共有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三条的规定,为他人创作进行组织工作,提供咨询意见、物质条件,或者进行其他辅助工作,均不视为创作。

官司打了两年,随着时间的推移,最初支持孟玉朋维权的同学们,慢慢也不怎么关心了。打官司后,孟玉朋拉个了群,群里加了四百多人,时常在群里更新案件进度,但现在,群里更多聊业务和生活的话题。

校友小高说,直到打完官司,他才理解为什么孟玉朋这么坚持——这件事之后,至少学弟学妹们不会再遇到类似的事情了。“他就是要公开地,从司法层面得到一个明确的答案,毕业论文能不能被老师'拿走',谁应该为此负责?”

孟玉朋 :

去年9月,我正式离开了自己的创业公司,打算休息一段时间。其中的原因很多,但我知道,到了我必须离开的时候。既然做出了选择,我就不会后悔,也不会去计算其间的代价与回报,我只在意我的初心。

因为这件事,我认识了一些网友。有人跟我说,她也要去打官司告导师剽窃。我们在不同的学校,却都遭遇了不公正的事情。说起自己的遭遇,她无比愤怒,甚至咬牙切齿,但又很无力,一度抑郁。我完全能感同身受,但不会轻易鼓励她走这条路,因为太难了。最初打算打官司的时候,我也没想过会持续两年之久,只要案子悬而未决,带来的压力就会一直持续。所以我跟她说,莫激动,莫冲动。

从读大学开始,我常去骑行,有时一个人,有时和同学一起。以前骑一辆破破的二手山地车,从学校淘的,车轱辘修了二十多次,轮胎都磨平了。第一天骑行一定是最轻松的,因为体力最充沛,腿也不是很酸,最难的是第二天早上,身体所有反应都来了,腰酸背痛,人都起不了床。这时候哪怕感觉再累,也一定要爬起来,继续往前骑,慢慢地几天后,所有的不适症状会逐渐缓解。这就是在路上的感受,只要我还没倒下,还能接着走,那我就继续往前,直到到达终点。

二审判决出来后,激动谈不上,只能说终于有个结果了。很快法院就给我打电话要银行帐号,赔偿金到账了。尽管我最终也没有听到一句道歉,但无论如何,这件事算是画上了一个句号。打赢官司只是第一步,赢了之后我才能告诉别人,我们是可以很勇敢地站起来说,你们这样做是不对的。也能警示那些肆无忌惮抄袭的人,至少让他知道抄是有风险的。

学校也会更重视。前段时间,我看到了华中农业大学教授被11名学生实名举报学术不端的新闻,华中农业大学调查后通报,初步认定黄某某存在学术不端行为,停止其校内所有职务和工作。这就是我们勇敢站出来的意义。

采访、撰文:肖薇薇

编辑:王婧祎

插画:陈禹

视觉:aube

原标题:《一个毕业生,为自己论文的著作权战斗》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