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学会分享】裘吉生对医经的贡献研究
导语:2018年11月2日—4日,由浙江省中医药学会主办,中医药文化研究分会、中医基础理论分会、中医诊断与方剂学分会、内经学分会承办的2018年浙派中医学术传承与文化研究学术会议暨省级继续教育学习班在金华举办。会议文集收录了《裘吉生对医经的贡献研究》一文,供大家学习、分享。
裘吉生(1873-1947)名庆元,字吉生(辛亥革命时期曾改名激声),浙江绍兴人,为近代浙江名医。裘氏一生节衣缩食,罄其所有搜求购买海内外医学书籍,数十年间搜藏孤本、抄本、医稿等计三千余种,约二万册。在辛亥革命回乡后,开设“绍兴裘氏医院”,并积极购藏医药图书,因其人缘极好,加之绍兴幕宾遍及全国,加之之前在奉天时大量收购图书,几年间尽收藏了很多的珍本、孤本、精钞本和先贤遗著等,遂颜其书屋曰“读有用书楼”。裘氏应诊之余,常手不释卷,认真研读。尝语人云:“多读一人之书,即多有一人经验。”又曰:“读古人书,必须知其章节,明其句读。知章节,可以提纲挈领;明句读,始知内容意义。非但原谅须逐字推敲,即注释也不能忽视。”
1.重视医经,学有本源
裘氏重视医学传承,认为要重视经典,学有本源,在《三三医书》中选辑了《内经素问校义》《医经读》《内经辨言》等书籍,足见其独到的眼光。他认为,《内经辨言》“盖以考据精详,引证确切,关于《内经》之一字一句,无不探赜索隐,辨讹正误,良足助吾医之研经考古者。”《医经读》提要中称本书系就《内经》分平、病、诊、治四集类纂,间附己意,多昔人未发之旨,足以阐明经义。他认为《内经》分类编辑,始自杨上善、滑寿,继之者有张景岳、薛雪、汪昂诸贤,然皆不如本书之具有科学思想。在《内经素问校义》则认为是书以宋本《内经》为主,用元熊氏本、明道藏本及唐以前载籍勘正之。全元起、王太仆旧注之误,多所摘发。
《三三医书》在临证上他从实践出发,尤其推崇金元四大家和明清江浙温病学家。他常告诫教导门生说:“学医者必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先求诸刘、张、朱、李诸家,复求诸喻、陈、叶、徐诸家。认识各家之所长,再进而读《内》《难》《伤寒》《金匮》,则因委求源,无不豁然贯通。较之先治经书至苦艰深及默守一家言谬持偏见者,不但得门页入,亦不胶柱鼓瑟。”
2.重视医德,订立医规
在行医治病方面,裘吉生十分强调要首重医德。他说:“医生以道德第一,学其次。盖医为司命,虽学问渊博而诊治草率从事,不啻大盗之不操戈矛,杀人于不知不觉中。”提倡医生要具有苍生大德,诚实谦虚,仁慈为怀的品格。他还曾手订行医“十德”,要求医生必须做到。即见重症应用重药者,切勿顾忌,所谓救病如救火;急诊请诊虽深夜急往;凡诊贫病更宜和蔼周到;诊妇女病,至深房必须病家有人陪同,为女医者亦然;立方须写简明脉案,使病者可知;写方字勿过草;不可同道;勿自售秘药,如备药店所不卖之要药,方子必须公开;病者一到,即宜诊治;遇危重病人勿在当面谢绝。在开办三三医院时,常常对住院病人收费极低,对贫民治疗有时免收诊金及出诊费,如遇赤贫还免收药费。其高贵的医德令病人交口赞誉。
裘吉生与孙中山题词在抗战流离乡村之际,裘氏也注重发挥自己的医学才能,一有空闲即为百姓问诊治病,由于他医术高超,屡起危症,求诊者接踵而至,常常是“晓以至昏,曾无宁晷”。而其本人却无怨无悔,急病患之所急,尤其在诊治热病实证方面,常常一经诊治,一剂而愈,病友间口口相传,相互传颂,人称:“裘一帖”。
3.重视教育,培养人才
裘氏也十分重视医学教育和医药科普工作,早在年轻时,就在绍兴创办了一座“教育馆”,购置图书借以提供爱好者借阅,后又担任绍兴所所长,讲授医学及各种科学知识。又创办神州医药会绍兴分会,并兼任《绍兴医药学报》总编辑,宣传医药知识。壮岁迁居杭州后又遵古训“医者须读三世之书,求三年之艾,方能三折其肱。”创建“三三医社”,发行《三三医报》,开设“三三医院”,一方面积极宣传医药知识,一方面为百姓解除病痛。
“三三”医院旧址在培养中医人才方面,裘氏也是不遗余力,倾囊相授,他曾说“医者疗病,充其量每日亦不过医得百人,况顾此失彼,假如出诊他处,则诊所之病者即向隅,故有医为小道之俗言,若能医医,即各地医者均有学问而能治愈疾病,可以曰医为大道也。”裘吉生临证医案]他广收门徒,先后达20余人,其中不乏医术高超者,为医学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
4.整理医籍,发扬学术
裘吉生一生十分重视继承和发展中医学术,他认为一方面要着力整理编辑医药书刊,以保存中医独有的精华,使中医学术能很好地加以传承,在此思想指导下,他身体力行,花大力气进行古籍的寻访、收藏、编写、刊印等工作,先后完成了《三三医书》《珍本医书集成》《皇汉医学丛书》等大型丛书的编印工作。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推崇。如寿能模说:“宜将古来之成法成说,尽行搜求,使汗牛充栋之医书集成大部,一如二十四史之制,则后之学者,不必再事他求,但以此书为整理研究之蓝本可也”。
《珍本医书集成》其二,提倡在整理医著的基础上要以科学原则诠释中医,改进研究中医的方法,如提出做文献整理的同时要采取“确立病名,划清界说”“须明晰古今病名、治法之沿革”“研究中医,须分学理、学术二门”等方法,以促进中医学术研究的改进。
5.汇通中西,提倡实用
裘吉生倾向于中西医融洽,各取所长,他在《绍兴医药学报大增刊》自序中称:“近来西医流入,别树一帜,遂发现中西医学竞争的世界。然习西医者,必斥中医,习中医者,必斥西医,各是其说,而不溯厥根源,且知一不知二,见狭不见广,学术上固有窒碍,经验上亦鲜效果”,“余希望吾国医家,不分疆域,不限种类,悉心研究,使古今中外学说融会而贯通之,非特病者幸福可期,而医者治疗方法不无进步也”。同时在编辑报刊时,较倾向于发表中西医汇通的医家文章,如刊载张锡纯的“论中医之理多包括西医之理沟通中西原非难事”等文,主张在汇通中西医的基础上,更好的保存国粹,引入新知,衷中参西。同时在选编医学著作时也注重提纲挈领,简洁实用。正如他说:“本集选辑,全以切合实用与可供参考为主,其不切实用者即版本名贵,如《玄珠密语》《子午流注经》《绀珠经》《素女经》等,概不选入。”又说:“中医书难读者,在博大无垠。学者致有望洋生叹之感,本社故多采提要钩元之辑要书籍,俾开学医之门径”。体现了裘吉生重视医学实际应用的思想。
6.裘吉生运用《内经》的临证经验
裘吉生因青年时曾患肺痨,医者皆谓不治,乃自习岐黄,研究医理,熟读本草,博采众长以身试药,随证加减,病得康复而医术亦精,裘氏临证五十余年,对肺病独擅其长。晚年著有《肺病之症状及其治疗法》一文,为其毕生经验总结。裘氏运用《内经》“阳道实,阴道虚”的理论和叶天士“存津液”思想,治疗肺病注重脾胃。他认为:凡大便干燥,胃强能食者易治;大便清泄,胃弱少纳者难治。故有“上损过中则不治”之训。盖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一败,培补无力。照五行生克关系,肺属金,脾属土,肺为子,脾为母。母健则子得庇护,病得治易愈。如母亦病,则子病难治。治肺病必不妄用苦寒药,如琴连柏之属。因苦寒败胃,胃一败,是医者反使其母子同病。故曰:“服苦寒百无一生,服甘寒百无一死。”甘寒即滋养,滋养是壮水以济火而救肺,乃根本之治法。平素常用生地、麦冬、元参百合、石解、稽豆衣、龟板、鳖甲等甘寒咸寒之品滋阴降火,生津润肺。治肺病不但禁用苦寒,香燥劫液之品亦在所忌如半夏辛燥助火,橘红辛温发汗,用于化痰,反致盗汗,皆须慎用。肺病患者还禁服人参,因参性热容易伤肺,且参性上提,使气上逆,反成喘急。
裘氏著有《医话集腋》《古今医学评论》《医药杂著》《医药丛书》《杏林医苑》《学医方针》《药物学初阶便读》《诊断学》《女科治疗学》《儿科治疗学》等,其中《女科治疗学》分四门四十九种病,《儿科治疗学》分八门五十九种病,每病皆列原因、症状、治法、药方、加减法、临证活法治例、预后、摄养及禁忌等,非常适合临床应用,是较好的临床参考书。在其诊病之余,专注刻书、办刊,推广中医学术。先后创办绍兴医学研究社,任副社长;出版《绍兴医药学报》,任总编辑;创建杭州“三三医社”,发行《三三医报》,出版《三三医书》;整理藏书古籍,出版《珍本医书集成》;校订日本汉医研究的名贵珍秘之本,选集出版《皇汉医学丛书》以及汇编出版大型中医丛书《古今医书集成》等。裘氏一生中主编、刊印的医书、医报、医学文献达三千余种,为中医药学术的传承发扬作出了不朽贡献。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