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重塑“鱼设”——关于鲨鱼的8个小知识
7月14日是鲨鱼保护宣传日。
鲨鱼是鲨总目动物的通称,是一类古老的海洋生物。食物链顶层捕食者的身份和霸气的名字,再加上影视作品中总张着血盆大口的画面,鲨鱼“海洋杀手”的形象深入人心。
然而,在世界上大小、形态各异的鲨鱼中,超过1/3的鲨鱼物种正面临着生存危机。
对于这些看起来“凶狠”的鲨鱼,人们常常知之甚少。了解是保护的第一步,在这个鲨鱼保护宣传日,让我们从8个有趣的小知识开始,重塑“鱼设”吧!
1. “海洋杀手”,竟然没有骨头?!
别看鲨鱼长得威风又霸气,它们实际上是一类软骨鱼类。鲨鱼与鳐鱼同属于“板鳃鱼”,它们的骨骼由透明的软骨组织组成,这种软骨比我们普遍了解的硬质骨骼轻很多,加之肝脏中富含大量低密度的油脂,使得鲨鱼可以轻轻松松做到水中漂~
不过,虽然鲨鱼没有“硬骨头”,它们还是可以变成化石的。随着鲨鱼年龄增长,它们的软骨中会积累钙盐,这些矿物质使得鲨鱼骨骼系统有了成为化石的可能性。[1]
© Robert Marc Lehmann / Greenpeace
2. 鲨鱼如何应对蛀牙?换!
鲨鱼如果不幸有了蛀牙,它们的牙齿会随之脱落,并且新的牙齿就会长出来。不同种类的鲨鱼,有着不同的牙齿替换周期。有些鲨鱼一生可以更换3万多颗牙齿,长牙能力令人叹为观止!和人类不一样,鲨鱼一辈子都在换牙,整个“鱼生”都拥有不断更新牙齿的超能力。不怕蛀牙真好啊……
3. 世界上最大的鲨鱼是……?
鲸鲨!鲸鲨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鱼,全长可达20米,差不多是7层楼的高度。作为滤食性动物,鲸鲨以浮游生物、巨大的藻类、磷虾与小型的自游生物(例如小型乌贼与脊椎动物)为食。
鲸鲨的数千颗牙齿在“吃”上面可谓无用武之地,事实上它们的尺寸并不大。取而代之的是:鲸鲨吸进一口水,闭上嘴巴,然后从鳃排出水分。在嘴巴关闭与鳃盖打开之间的短暂瞬间,排列在腮与咽喉上的皮脂麟突便会将浮游生物困在体内。这个类似过滤器般的器官是鳃耙的独特变异,可以阻止任何大于2至3毫米的物体通过,液体则会被排出。任何被鳃条之间的过滤器官所阻塞的物体会被鲸鲨吞下去。
海中的“大美丽”,鲸鲨 © Paul Hilton / Greenpeace
4. 能吃的秘密藏在肠子里
鲨鱼有一副特别短小的肠子,鲨鱼的肠子长度与体长的比例为1:1,比一般的脊椎动物比例小(人类差不多有4:1或5:1)。好在,长度不够,表面积来凑,鲨鱼的肠子进化出了螺旋状的瓣膜,称为螺旋瓣,其形态有点儿像旋转楼梯;还有一些鲨鱼的肠道有点像纸卷,这种结构可以增加表面积,让肠壁与食物充分接触,提高养分吸收的效率。
丝鲨 © Will Rose / Greenpeace
5. 双髻鲨的呆萌脑袋
双髻鲨在鲨鱼中算是辨识度极高的可爱异类——它们独特的头部结构“头翼”让它们不仅不显得凶,甚至有点儿呆萌。
一脸呆萌的双髻鲨 © westend61
那么双髻鲨的怪脑袋对它的“鲨生”有什么意义呢?有研究认为,头翼有助于增加视野范围,头翼两端的眼睛上下侧的视野可达360°,意味着双髻鲨向上、向下的视野几乎无死角。除此之外,头翼还相当于一个大型雷达,双髻鲨和其他鲨鱼一样在头部有一个叫劳伦氏壶腹的结构,能够感知猎物的微弱电场。双髻鲨的劳伦氏壶腹位于头翼上,有助于它们探测范围更广的海域,更高效地寻找猎物。
6. 鲨鱼怎么生宝宝?
不同种类的鲨鱼会有不一样的繁殖方式,分别有卵生、胎生以及卵胎生,前面提到的“大美丽”鲸鲨,就是卵胎生。
鲨鱼繁衍能力相对较弱:有的鲨鱼在生产前,要经历三年半的孕期[2],比鲸和大象还要长。有些小鲨鱼在妈妈肚子里时还会吃掉其他兄弟姐妹,争取更多的存活机会。
鲨鱼鲜有天敌,但鲨鱼这种生长速度慢、繁殖能力低、生命周期长的“佛系”生殖策略,使得它们遭受大规模捕捞后,很难短时间内恢复种群数量,这也是鲨鱼种群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
7. 最不挑食的鲨鱼是……?
虎鲨可谓是“尝遍天下”的鲨鱼美食家啦。它们基本属于“逮啥吃啥”,除了吃鱼,还吃鸟,吃海豹。
沙虎鲨 © Doug Perrine / Greenpeace
8. 鲨鱼也会撒“狗粮”:雌鲨鱼为啥皮厚?
鲨鱼看似光滑的皮肤,实际上摸起来是沙沙的,类似于砂纸的质地。而且,不同性别的鲨鱼其皮肤的厚度是有区别的:雌鲨鱼更加“皮厚”。很多种类的雌鲨鱼皮肤厚度可达到雄性鲨鱼的两倍。这是为了承受在交配过程中被雄性鲨鱼啃咬。这“狗粮”撒得猝不及防……
作为海洋食物链中的顶级捕食者,鲨鱼不仅维系着海洋生态平衡,更能增加海洋吸收和沉降碳的能力,可以说是我们抵御气候变化的重要“盟友”。而看似“无敌”的它们,却因为海水升温、海水污染及人类捕捞活动等,过着岌岌可危的日子。
保护它们,并非无计可施。研究发现,同一片区域,建立管理完善的保护区后,鲨鱼生物量是之前的14倍。可见,建立海洋保护区,可以更有效地保护鲨鱼。
鲨鱼保护宣传日,让我们一起关注鲨鱼保护,维护海洋健康,也给予我们自己更多可能!
参考文献:
[1] https://www.fisheries.noaa.gov/feature-story/12-shark-facts-may-surprise-you
[2] Tanaka, Sho & Shiobara, Y. & Hioki, S. & Abe, H. & Nishi, G. & Yano, K. & Suzuki, K. (1990)
The reproductive biology of the frilled shark, Chlamydoselachus anguineus, from Suruga Bay, Japan. Japanese Journal of Ichthyology, 37(3), 273–291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