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战高温 | 七月的“热辣滚烫”,从敬老院里的布线施工开始
7月初的上海,离开了空调房,人和物皆在经历一番滚烫的“烤验”:此起彼伏的蝉鸣声高亢而持久,似乎在诉说着对炎炎烈日的不满;行驶在柏油路上的汽车,轮胎与地面摩擦的声音亦变得沉闷;穿梭在大街小巷的人们,每一步都像是走在热铁板上,仿佛连空气都被烧焦了一般……在如此天气进行户外工作,是对身体和心志的极大考验。
蓝天白云之下,坐落于上海市普陀区长风二村145号的长风敬老院里,有一处别样的“黄”与“深蓝”。数名身穿工作服、头戴黄色安全帽的一线员工面朝网线、光纤,背朝烈日,已在此地忙碌了一周时间。
“这是我们区局重点的标化产数项目之一,我们往前跨了一步。”西区局分公司标品业务交付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标品中心”)副主任杨秋蔚时常拎着一袋冷饮来到现场,分给每位员工。他说,以往,类似项目要请工程队或合作伙伴来完成,但长风敬老院这一项目的特殊点在于首次完全由区局自有团队实现交付。这意味着,区局团队能够独立挑起售前、售中和后端的全流程,从洽谈用户、现场勘察,到做方案、材料采购、施工等都成为自主的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西区局以提升自交付能力为攻坚课题,建立了跨支部的“区局级”一号党员攻坚项目,由区局党委班子成员担任项目负责人,调动党员专家能手等力量,实现技术攻坚。
7月8日午后,室外温度在37摄氏度和38摄氏度之间周旋,长风敬老院现场,《上海电信》报记者体验到了头顶烈日做工的不易。
01 布线:
一上一下,打配合
13:57,准备开工。
正午的太阳尤为炽烈,要想开工,会面临高温中暑的风险。短暂的午休之后,西区局标品中心接入网络与现场设备维护支撑张建军和曹斌不约而同地看向天空,“太阳现在‘隐身’了,我们开干吧。”他俩和实习生李俊择迅速戴好安全帽,前往施工位置。他们今天的工作内容还是布线和固定管道,在现场,他们因天气而定开工时间,上午主要为8:00~11:00,下午有时从3:00做到傍晚7:00。较之于以往,当日午后的开工时间算是早的。
虽不见太阳直射,但室外依旧热浪滚滚,经过“蒸烤”的网线、光纤、螺丝刀、胶带、尖嘴钳、格栅钉等工具变得烫手。
长风敬老院经过改装和翻新之后,7月初,轮到标品中心进场进行信息化相关施工,虽然恰逢魔都的炎炎烈日天,但团队没得选。一周以来,除了高温这一阻碍,他们的项目亦遇到了难点。据张建军介绍,客户的大屏、探头安装等多个需求都遇到走线难问题,对团队的线路施工提出了挑战。
刚迈入敬老院范围内,记者便看到环绕在建筑外墙的线槽板,敬老院需要在另一侧的房间周围安装5个探头,板内放有5条网线。曹斌向记者介绍了这一线槽板,“安几个探头,就要有几条线,看得见的是阳角,隐藏起来的是阴角。”他说,较之于平坦处,在阳角和阴角布线较为耗人力和物力。
进入忙活状态,曹斌、张建军、李俊择三人各有分工,一上一下打起了“组合拳”:初来乍到的李俊择主要为师傅们打下手,拉线、扶住梯子等;身高达185CM的曹斌往往站在上方忙活,张建军则在地面上进行配合,无论是明管固定,还是逐一布线,任何工具在他们的手中用得尤为“丝滑”,本是混为一团的网线在二人“三下五除二”的整理下变得“清桑”。
15:27,任务进度又往前迈了一大步,三人早已汗如雨下,额头和背上,汗水如同小溪般汩汩流淌,浸湿了衣衫,留下一道道深浅不一的盐渍。每动一下,都能感受到汗水顺着脸颊滑落。
“大家休息一会。”曹斌说完话,大家似乎才想起来要擦掉脸上的汗水。
02 带教:
一“老”一少,重传承
综合布线是一个重复性较强的工作,看似简单,实则需要较强的耐力和细心度。下雨天,可能会有漏电方面的风险,高温天,亦有中暑的危险,于是,阴天成了大家的最爱。
张建军和曹斌所在的班组共有6人,平均年龄为47岁,张建军工龄近30年,班组中工龄最小的曹斌也有27年。他患有皮炎,在太阳下一晒便会有红点和刺痛感。对于痛感,曹斌说全靠一个“忍”字。在现场,张建军胸前一枚带有岁月印记的党徽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只要在工作期间,就要戴党员徽章。”他指出,这是在亮明身份。对于后备军的崛起,他们有着期待。“我们或许还要爬上爬下好几年,新人才能独当一面。”张建军打趣道。
16:40,户外的微风中终于有了一点点凉意,装机经理孙海光忙完其他项目的工作后来到敬老院接替了张建军的位置,和曹斌配合起来。“小心点哈。”站在梯子上方忙活的孙海光不忘嘱托一旁的实习生。
“这是我第一次实习,所以会有点紧张,还记得第一天上班的时候,老师们主要让我们学安全知识和接网线,说‘安全知识大于天’。”2003年出生的李俊泽在7月1日入职,接触的第一个实践项目,便是长风敬老院。李俊泽眼中的这些师傅们没有架子,平易近人,会在言传身教中分享窍门和重点。“比如剥线钳要斜着放,要剥得干净,光纤头切完不能碰到其他东西,不然会影响光功率。”李俊泽笑着说,在学校里的学习皆是理论居多,师傅们的经验传授是宝贵的。
视域中,二“老”一少在夏日的阳光照射下构成了一幅别样的接力图。
体验手记:
师傅们的“热辣滚烫”
在去现场采访前,我预想了站在烈日下的自己会是何种状态。以往,我有过和家人进山林砍伐竹子,到土地收割庄稼的经历。受这些成长经历的影响,起初的我是充满“自信”的,心想“问题应该不大”。“自信”之处在于,会觉得这次体验较之于砍柴背草不那么具备难度。
但终究还是被“打脸”了。
室外高温的威力不容小觑,我只是站在师傅们旁边不到20分钟,汗水便布满脸颊,颧骨周围开始泛红,产生了刺痛感。那一刻,我会下意识地频繁擦汗,嘴巴很想喝水。
在现场,我是个“闲人”,偶尔打打下手,但站得时间越久,脑袋便开始不听使唤,会有种眩晕感。让我对忍耐和坚持有了更深刻感悟的,是眼前师傅们身上的那股劲儿。
不夸张地说,黄豆般大小的汗珠在他们的脸上尽情流淌,衣服已被浸湿三分之二,但我几乎未曾看见师傅们去擦汗,或感叹“好热”,而是依然带有激情地完成手上的动作。他们的工作并不轻松,那一刻,我心里的敬佩之情更加强烈——身穿长裤、长袖,头戴安全帽的他们也难受吧?他们是如何坚持下来的?
做工期间,时不时还传来一阵“哈哈哈哈”大笑的声音,这是师傅们在互相打趣和调侃发出的笑声,也成为敬老院在炎炎烈日下的别样风景。
今年年初,贾玲的电影《热辣滚烫》挺火,其主题倡导一种不服输的精神。此后,“热辣滚烫”也成了人生道路上追逐精彩、积极向上的某种代名词。这短暂的共处时间,让我初步见识了他们的工作内容。我想,上海电信这群一线的师傅们,他们身上同样有这般“热辣滚烫”的精神。
而且不止在夏天,还会一直“热辣滚烫”下去吧!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