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改变世界的青年科技力量:TR35中国区入选者名单在上海揭晓

澎湃新闻记者 吴跃伟 实习生 林依文 陈天凝 李芷涵
2024-07-12 16:19
来源:澎湃新闻
科学湃 >
字号

第七届TR35(“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中国区榜单的入选者。

了解未来的最好方法之一,就是看看世界上最优秀的年轻科学家在做什么。”7月11日下午,《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执行主编Niall Firth说。

当天,2024中国科技青年论坛暨《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MIT Technology Review Innovators Under 35,简称“TR35”)中国区发布仪式在位于上海市闵行区的大零号湾科创大厦举行。

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祖丽皮亚·沙地克、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教授季力等35位青年才俊入选。

他们是第七届TR35中国区榜单的入选者,被认为是将改变世界的人。

此前六届,已有数百位中国青年科技人才崭露头角:包括深耕量子信息技术的陆朝阳、CRISPR 基因编辑技术重要贡献者丛乐、潜心聚变超导电物理的郑金星、参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研发的徐颖、探索光学 AI 芯片商业化的沈亦晨、从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芯片到商业航天的连续创业者姚颂等。

科技竞争,实质是人才竞争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

11日下午,在上海交大“家门口”参加上述发布仪式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丁奎岭表示,科技竞争,本质上是人才的竞争。创新驱动,本质上要依靠人才来驱动。科技强国,背后是人才强国。他表示,人才强校已成为上海交大内部的广泛共识和坚定的主战略。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杭州医学研究所所长谭蔚泓在致辞中表示,希望在座的年轻人都能够用勇敢的心、感恩的心、求知的心拥抱一个快乐的科研生涯。

作为评委之一,聚焦硬科技的早期风险投资机构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米磊向澎湃科技表示,纵观近些年的入选者,从学科上来看,是有一些变化或趋势的,“这几年明显材料类的(入选者)增加了,芯片类的可能也增加了,量子类的也增加了。”他期待在下一代技术方面、在特别前沿的领域,比如量子领域、可控核聚变、合成生物学、航空航天等领域多一些申请人。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市伤骨科研究所“纳米修复医学”课题组组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倪大龙。

从材料“跨界”到医学,曾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的倪大龙,现在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市伤骨科研究所“纳米修复医学”课题组组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他率先提出“纳米修复医学”概念,于2023年入选TR35 亚太区榜单。

倪大龙告诉澎湃科技,他认为,创新的生命力的确来自交叉,来自跨界,“跟临床医生多交流,多提问题”。

他表示,作为非临床专家,他觉得在医院工作最大的一个优势就是可以实现充分地医工交叉融合,“很多临床上遇到的难题不知道如何去解决?甚至没有解决办法。我们可以利用材料或者化学的手段来去解决它”。

倪大龙透露,他所在科研团队目前研发的一种凝胶,有望实现皮肤损伤的无疤痕修复,不仅能发表创新文章,未来还可能作为一款产品推出。

他们团队还在研发一种可以吸收X射线的外涂纳米药物,可作为一种放疗保护剂。“我们知道临床很多病人需要放疗,放疗后病灶部位周围可能会红肿,发生损伤和溃烂,甚至有些病人会长期反复发作。这个药物涂上以后,它可以保护周围组织避免受到X射线的损伤,我们只要把病变组织暴露出来就行了。”倪大龙表示。

生在喀什,读书、工作在上海

在TR35中国区最新一批入选者中,有勇于探索未知科学边界、挑战科技极限的“先锋者”(Pioneers);有勇于创业逐梦、追求价值革新的“创业家”(Entrepreneurs);有致力于科技向善、构建美好社会的“人文关怀者”(Humanitarians);有以独特视角重塑经典技术的“远见者”(Visionaries);还有将奇思妙想转化为引领未来产品和技术的“发明家”(Inventors)。

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教授季力获评发明家,他希望用光来环保地生产氢气。

最新一届TR35中国区入选者、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教授季力获评发明家,他希望用光来环保地生产氢气。

他入选的理由是:通过将微电子器件与光水解制绿氢的学科交叉融合,开发出低成本、低碳排的新型晶硅光伏技术及制绿氢技术,为全球能源短缺和气候危机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季力告诉澎湃科技,现在比较成熟的制氢技术是电解水,但耗电量比较高,且主要能源还是用火电,还是来源于化石燃料,所以它的碳排放量还是比较高。“我们希望最终通过光直接生成氢气——直接光解水。”

他解释说,这里的光可以无需生成电,而是通过在单个器件中,光生的载流子直接到表面,立刻就可以产生氢气了,所以整体损耗非常低。

季力表示,他的目标就是将上述技术最终落地。“现在我们实验室已经完成了个验证,但是从0~1,从1~2,从2~10,每一步都需要很努力地走下去。技术上的领先,并不能代表一定成熟,上下游行业需要慢慢地发展。我们希望把这个技术能最终推到落地。”

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祖丽皮亚·沙地克获评先锋者。

最新一届TR35中国区入选者、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祖丽皮亚·沙地克获评先锋者,她希望能研发出高能量密度电池。

她入选的理由是:证实氟化锂和氢化锂是金属锂负极界面的主要组分,并建立电池失效模型,为金属锂负极界面优化和超高比能电池体系的开发提供重要思路。

祖丽皮亚·沙地克出生在新疆喀什。她在上海读书、工作、扎根。

“化学,我觉得可以理解为‘魔术师’。它涉及很多领域,比如制药、电池、化妆品……”祖丽皮亚·沙地克说。她高中就特别喜欢化学,本科在上海交通大学读的化学工程专业,随后攻读了复旦大学物理化学专业的博士学位,慢慢进入到电池研究领域。

“我想做的是低成本、高安全度、高能量密度的电池体系,既能满足储能的需求,又能满足电动大巴、电动飞机的能量需求。”

对于TR35,祖丽皮亚·沙地克表示,她最大的收获是在申请材料准备阶段。当时,她努力凝练自己研究中的创新点和贡献,并提出新的想法。在发布仪式上,与其他入选者交流学习,不同学科交叉融合,碰撞出火花,她再次感受到科学的魅力和创新的力量。

生数科技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27岁的鲍凡获评先锋者。 他入选的理由是:带领团队开发中国首个长时长、高一致性、高动态性的视频大模型Vidu。

月之暗面Kimi创始人兼CEO、31岁的杨植麟获评创业家。他入选的理由是:用精悍的团队实践大模型的“规模法则”,实现大模型能力持续提升和长文本技术服务的普及。

纽约大学计算机科学助理教授、33岁的谢赛宁获评先锋者。他入选的理由是:专注于探索视觉智能,开发出下一代视觉理解和生成的基础架构,其有效性在 OpenAI的Sora等模型应用中得到了验证。

附第七届TR35中国区入选者名单(排名不分先后)

1.常林 北京大学助理教授

2.陈鹏程 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青年研究员

3.付先彪 丹麦科技大学玛丽·居里博士后研究员

4.靖礼 OpenAI研究员

5.李晓娜 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副教授

6.刘文柱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7.刘阳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

8.栾海文 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系助理教授

9.屈峰 西北工业大学教授

10.孙鹏展 澳门大学助理教授

11.万雅婷 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助理教授

12.张晔 南京大学副教授

13.祖丽皮亚·沙地克 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

14.封硕 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助理教授

15.邓彦翔 宾夕法尼亚大学助理教授

16.桂淼 浙江大学良渚实验室研究员

17.胡耀文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助理教授、研究员

18.季力 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教授

19.李斐然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助理教授

20.刘晓东 西湖大学特聘研究员

21.罗姗姗 马克思·普朗克陆地微生物研究所博士后

22.秦为 清华大学助理教授

23.王琛 清华大学副教授,北京市集成电路高精尖创新中心研究员

24.薛潇 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博士后

25.杨植麟    月之暗面Kimi创始人兼CEO

26庄友文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研究员

27.王茜 哥伦比亚大学助理教授

28.戴小川 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助理教授

29.谢赛宁 纽约大学计算机科学助理教授

30.鲍凡 生数科技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

31王春阳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

32.王翔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

33.王飞 上海交通大学长聘教轨副教授

34.董岩皓 清华大学助理教授

35.袁翔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吴跃伟
    图片编辑:朱伟辉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