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萝卜快跑订单疯涨?Robotaxi商业化提速,会取代网约车吗?
真正的无人驾驶出行模式已渐行渐近。
无人驾驶概念持续受市场关注,多股再涨停。
7月10日,Wind数据显示,截至收盘,无人驾驶指数(884162)涨3.43%,多数成分股股价上涨,天迈科技(300807.SZ)涨停,中海达(300177.SZ)涨16.58%,东箭科技(300978.SZ)涨14.46%,星网宇达(002829.SZ)涨10.04%,移远通信(603236.SH)、路畅科技(002813.SZ)、启明信息(002232.SZ)等企业涨10.01%。百度(9888.HK)也因旗下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港股股价收涨10.14%。
政策面上,北京自动驾驶汽车上路将迎来立法保障。据北京日报报道,近日,北京市经信局就《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征求意见稿)》对外征求意见,拟支持自动驾驶汽车用于城市公共电汽车客运、网约车、汽车租赁等城市出行服务。在上海,7月4日的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有四家企业获得首批上海市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许可。7月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等五部门正式对外公布,我国将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沈阳等20个城市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
应用前景明朗,更多企业开始拥抱Robotaxi(无人驾驶网约车)。有企业预测,未来5到1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高度自动驾驶移动出行服务市场。
Robotaxi会取代网约车吗?
Robotaxi领域,百度旗下自动驾驶出行平台“萝卜快跑”近日引发的关注度较高。
7月10日,“萝卜快跑订单疯涨”登上微博热搜,媒体报道称,随着百台无人车的投入运营,“萝卜快跑”在武汉市全无人订单量也迎来了爆发式增长,单日单车峰值超20单。数据显示,萝卜快跑APP用户满意度评价达4.9分,其中5分满分好评占比高达94.19%。此外,网络传言称,萝卜快跑已在武汉投放1000辆无人车,进而引发对网约车司机、出租车司机就业市场的深刻担忧。
澎湃新闻记者搜索发现,上述“单日单车峰值超20单”以及用户满意度数据是源于2023年3月的一则旧新闻。
关于投放量,在今年5月百度的一场发布会上,百度自动驾驶业务部总经理陈卓介绍,第六代无人车将即刻投入使用,分批投放。按照规划,百度萝卜快跑年内将在武汉完成千台无人车的部署。新华社则在6月报道,萝卜快跑有超300辆无人车跑上武汉街头,运行时间从早上6点持续到凌晨2点。
虽不是网传的投放千辆,但无人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还是引发司机群体的担忧。对于Robotaxi是否会取代网约车司机,业内人士也有不同的看法。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无人驾驶技术虽然在某些方面已经取得显著的进步,但仍有许多限制和挑战,包括道路状况的处理、复杂天气条件下的驾驶等,要替代出租车司机需要更长的时间和更多的技术进步。
张孝荣表示,一些公司已经开始在公共道路上测试自动驾驶车辆,并探索商业模式的创新,如与公共交通系统合作、提供定制化的出行服务等,这些商业模式的具体实施效果还受到市场、技术、法规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没有公开资料显示无人驾驶网约车已经实现盈利。”
万联证券投资顾问屈放则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从未来发展方向来看,无人驾驶至少在大部分区域可以替代网约车和出租车,“这不是单纯的行业问题,还涉及就业率及居民收入,目前我国注册网约车司机已超过700万,出租车司机也接近300万,从技术发展和商业模式的角度分析,无人驾驶网约车是成功的,但若对整个行业颠覆式冲击,是否值得也应考虑。”
百度官方数据显示,截至4月19日,萝卜快跑的累计服务单量超600万次;一季度内提供的乘车服务约82.6万次,同比增长25%。财报会上,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表示,一季度,武汉全市无人驾驶订单比例已超55%,并在4月份继续上升至70%,预计未来几个季度将快速上升至100%。
国泰君安则在研报中指出,萝卜快跑有望实现无人驾驶网约车商业模式盈利。对于萝卜快跑的投放量以及商业化进展,截至记者发稿,百度方面未予回复。
应用前景明朗,更多企业布局
Robotaxi历来是自动驾驶企业最重要的应用场景之一,除了百度,更多企业也在布局。
自动驾驶企业小马智行方面相关负责人对澎湃新闻记者提到,小马智行已经完全具备了满足L4级全无人Robotaxi大规模商业化所需要的技术基础。全无人车辆能够轻松应对复杂的城市路况以及各种极端场景,在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已实现了全天候常态化运营。
小马智行方面认为,进入2024年以来,自动驾驶商业化进程更全面提速,未来5到1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高度自动驾驶移动出行服务市场。
出行企业也在积极拥抱Robotaxi。7月10日,如祺出行成功在港交所挂牌上市,这是Robotaxi运营公司首次登陆港交所。在招股书中,如祺出行介绍,公司于2021年正式开始Robotaxi开发和商业化,目前已在广州、深圳两地提供有人驾驶网约车与Robotaxi服务商业化混合运营。
不过,招股书显示,商业化Robotaxi业务仍在初始阶段,市场参与者仍在探索及优化商业模式。
如祺出行还提及,此次IPO募集资金中高达40%将用于自动驾驶及Robotaxi运营服务的研发活动。如祺出行预计,2026年Robotaxi的单公里成本将低于有人驾驶网约车服务,届时Robotaxi将逐步开始普及。
T3出行方面相关负责人则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T3出行认为大规模的Robotaxi商业化或将在五年内到来。
T3出行CEO崔大勇日前在一次公开演讲中提到,全无人自动驾驶车如果成本低于40万元就是商业化的拐点,“前些天我看有企业已经推出一款20.46万元的量产车型,L4以上全无人驾驶,至少成本是满足了,那么商业化路径就有重大突破的拐点。五年内以10万台为目标,在中国现在大的政策环境下,技术迭代能力以及制造能力,是很有可能的。”
此前,马斯克在社交平台宣布特斯拉将于2024年8月8日发布Robotaxi,马斯克认为,如果实现完全自动驾驶,车辆本身可以在很多用户之间共享,能够提高5倍的车辆使用价值。这引发特斯拉股价大涨,多家投行因此上调特斯拉目标价。
专家呼吁坚持“公平普惠原则”
资本市场的反应无疑展现出了Robotaxi的巨大想象空间,不过,作为关乎安全和民生的新兴业态,“公平普惠”也是Robotaxi行业应当考虑的重要原则之一。
东南大学交通法治与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顾大松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虽然有关自动驾驶成熟应用的期限长短仍有不同的认识,但是,自动驾驶将改变现有出租汽车行业及人们的出行方式却是一个可以确定的未来。
他认为,自动驾驶于出租汽车行业运用的前景,不仅在于通过科技提升交通安全,其重要方向在于可以减少大量司机的投入,从而获得商业价值,因此其试运营及未来的大规模推广应用,必然影响既有出租汽车行业驾驶员的利益。因此,通过政策措施推进自动驾驶技术进步、产业发展之外的社会公平建设,已具有较强的迫切性。
不过,顾大松也指出,自动驾驶车辆并不是突然间从有人驾驶变成无人监管。以英国“红旗法案”为例,最早的法案规定:每一辆在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必须由3个人驾驶,当车辆行进期间,其中1个驾驶员需在车辆前方引导车辆,还需手持红色旗帜发出警告。说回到无人驾驶,目前很多无人驾驶车内其实还是配备了安全员,有些车内虽然没有人,但其实也有远程安全员。同时,随着Robotaxi这一新业态的发展,还会有新的应用场景、新的职业出现。
此外,顾大松还提到,《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征求意见稿)》对行业把握精准,提出了很多当下的核心问题,要求在坚守安全底线的基础上,为L3级及以上自动驾驶汽车市场主体提供清晰、透明、可预期的制度规范。
在安全保障方面,《征求意见稿》要求自动驾驶汽车企业应完整、真实、准确、客观地宣传汽车自动驾驶功能等。“这个过程是与公众沟通的过程,要让社会有一个心理的预期,同时也是社会对自动驾驶车辆接受度提高的过程。”顾大松评价说。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