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艺术与社群|一座小城,一场国际摄影年展和一座摄影博物馆

澎湃新闻记者 沈健文
2019-01-01 10:47
来源:澎湃新闻
市政厅 >
字号

在广东连州的三四天里,摄影师周仰和我一起尝试了“无轮行动”。直到离开前一天的傍晚,我们才相继打破了“无轮”记录,坐了一回出租。连州是一座步行尺度相对适宜的城市,我们用双脚抵达睡觉、吃饭、看展览、听论坛的每个地方,也逛过当地人去的菜场、中药材店、报刊亭、人满为患的人气饭店、“扫黄打非”主题公园和每年只有摄影年展期间才开的临时咖啡馆。

初心咖啡,每年摄影年展期间开业。本文图片均为作者所摄

从连州回到上海,我的每日步行数从日均15000步骤减至5000步。我开始犹豫居高不下的日均饮食支出从性价比和健康的角度是否值得,更在意多叫一次外卖和多一次网购可能同时带来我不需要的一次性纸盒、饭盒、包装袋。去连州是为了看摄影展,我起初的想法是,从摄影师的作品当中看到对城市化和城市问题的反思,然而这座小城本身也带给我反思。

连州的本地人口显得不多,但也没有空心化。孩子和老人在公园相聚,本地人面对这一时期来到连州的外地人和外国人显得泰然。人均汽车保有量在增加,出租车司机对堵车和修路多有抱怨;老房多见空置、失修,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古韵犹存。稍晚于国际摄影年展开幕的,几乎平行存在的,还有当地的乡墟美食节,再晚几天,每年一度的本地菜心节也要拉开序幕了。

连州“扫黄打非”主题公园和普通公园内的活动并无二致

摄影年展的开幕式上,本地居民围堵在摄影博物馆门口,抢听发言。展厅里穿梭着来自摄影圈创作、评论和策展领域的专业观众和结伴而来的本地观众。在这里看展览,相比在大城市,少了些自拍迷,多了些任意品读的自在声音。

每天都会经过的报刊亭里售卖着《故事会》、《知音》等老牌杂志,老板娘说销售量从过去每期卖出四十多本下降到了每期三四本。但她每年都会去看摄影展,有时是晚上去听讲座。距离摄影博物馆几步路的一户居民家中,八十多岁的奶奶被来自英国的参展摄影师路易斯·奎尔(Louis Quail)叫住,他希望为她拍几张照片。奶奶有些耳背,没有听说过摄影节,更没参观过,但面对摄影师的镜头,还是露出了笑容。

“二鞋厂”展区的开幕仪式上,本地居民、专业观众和参展者、策展人围成一圈

本届连州摄影年展的主题为“时间之风”。策展人在展览开头写道,“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昼夜不息的发展变化,世界逐渐失控:人口爆炸、流动,劳动力迁移,人工智能迈向现实,高频交易,生物多样性消失以及宗教和意识形态的枯竭……今日,资本世界似乎正在抵达颠峰,但也让我们看到了它自身的极限。摄影却在这时代得到了升华:当代且三位一体,它既是自身的产物,又是演绎者和见证者。”这也许解释了我们为什么要去看、去接近这场摄影展览的原因。难以避免地,我们也同时目睹了它与其他艺术展览相似的命运,在开幕前一天的晚上,大量作品被撤下,留下墙上不规则的空白。

以下是澎湃新闻记者对连州摄影年展创办人及策展人段煜婷的访谈。

澎湃新闻:连州摄影年展从地方政府层面获得的支持多吗?

段煜婷:主要来自他们的支持,他们是最大的支持者。要不然的话,这种项目也不可能做下去。我觉得他们很有魄力,虽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领导者都会这么一致地有这种魄力和接受度,但我觉得他们有耐心去了解和学习。比如,有的人不一定开始就支持这个项目,他慢慢地看了,觉得好,他就会支持。落地是在连州这里,但是清远政府也给了很大的资金帮助,一半的资金来自清远。

澎湃新闻:摄影节本身不用再另外筹款?

段煜婷:不用,基本上不用。

澎湃新闻:这14年当中,连州市的领导换了几次?

段煜婷:换了3茬吧。

澎湃新闻:每次新来一茬,都要重新认识理解这边的事情?

段煜婷:对。但是我觉得我还挺幸运的,我虽然要努力跟他们去介绍和交流,他们都能理解。最终他们都能接受。现在的领导都越来越支持这个项目,而且我觉得这个跟大的氛围也有关系。现在整个文化活动和文化产业,在中国是一个很受关注的热点,很多城市巴不得走全新的项目。他们也感到,一个这么长时间的品牌应该珍惜。因为各地都在做各种节,所以跟他们交流过后,他们挺懂得珍惜的,也很支持。

连州街景

澎湃新闻:连州摄影节到现在举办了14届,相当于你们摄影节和这个城市是共同成长的,有这样的关系吗?这些年您对连州的认识有没有发生变化?或者连州人对摄影节的认识和参与度有没有开始变化?

段煜婷:有,当然有。一开始他们觉得我们这个摄影展就像一个天外来客似的,觉得特别不可理解。因为这里还蛮偏僻的,靠近山区,所以很多市民都战战兢兢的,探头探脑进去,不知道发生什么。到现在大家“堂而皇之”地认为,这是我们的节日、我们的展览,很喜欢看,甚至变成了一种拖家带口的文化学习、娱乐。

特别是我们的摄影博物馆,它是一个日常性的,常设的展馆。除了在摄影节期间使用,每年我们还做3次大的更新展览。每次展示4到5位艺术家的作品,还有驻地项目,日常的艺术生产也非常活跃,所以当地市民越来越多参与进来。我们每一次的展览更新和活动,都会做大量的公共教育活动。覆盖到当地的小学、中学、各年龄层次的年轻人。

从连州摄影博物馆的屋顶可以遥望连州城

现在连州的年轻人特别喜欢这个馆,他们觉得这是连州最fashion(时尚),最潮,最现代的地方。有一次我们展览晚开了一月,后来有3个年轻人过来,还跟我们嗔怪、抱怨。说我们怎么等了好久,你们这么晚才开呢?怎么这么长时间没有开新展?我都觉得很感动,这都是今年发生的事情。

南方城市

澎湃新闻:您一年当中有几个月是在连州度过?

段煜婷:我每个月至少来两次、我住在广州。

澎湃新闻:您在广州的时候也是在为摄影节而忙?

段煜婷:我们的办公室主要是在做摄影节和博物馆的项目。我的核心成员都是在广州,因为广州可以招到人才,连州不行的。连州主要是管理,本地的年轻人做场馆的维护、管理、导览这些基础工作。核心的策划团队都在广州。

连州城景

澎湃新闻:您现在是比较喜欢南方的城市吗?

段煜婷:当然喜欢。南方就是更放松,或者说南方人的性格也会稍微软一点,更开放一些吧。广州又是很平民化的城市,其实是蛮接地气的,我还特别喜欢这种城市。

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对艺术家特别好。它能够很扎根,很有地气,这种是一个特别能够内在地滋养艺术家的地方。我觉得艺术家必须有这种东西撑着,才能创作出更有力量,或者说更内在的东西。

所以这是创造力滋养的一种基础。如果人是天天为了消费和生活而奔忙,不能特别踏实生活的话,其实是有很大问题的。当然在这里边也可以思考问题。广州是很丰富的,它可以让你很踏实地生活,你当然也有现代性的那一面,各种丰富的东西你都可以体验得到。

连州街景

澎湃新闻:“粮仓”展区一开始是由一位女性建筑师改造的?连州摄影节对建筑改造,包括城市更新这方面本身是否比较看重?

段煜婷:粮仓展区是第一年办摄影节时进行了建筑改造。我们找了哈佛大学的博士刘珩。而且是女建筑师。因为广东这边的整体艺术氛围还是很好的,当时广东美术馆也很活跃,举办广州三年展,那时我们都泡在这座城市,所以资源可以互相连接。可能如果在其他的城市,不见得能找到最好的资源一起做事。所以也是有这个基础。

可能是因为广东跟深圳这边聚集了非常多好的建筑师,这也是一个资源优势。我们很幸运,当我们需要找好的建筑师的时候,可以通过朋友找到。在建筑方面最好的资源也可以嫁接到跟艺术项目的合作中来。

当我们的项目让摄影艺术和建筑文化结合起来,它会更丰富、更立体、更有魅力。当然首先要有这种想法,找什么样的风格,或者类型的人,和你的调子是能搭上的。

我们做摄影节其实是特别希望探索一些更先锋性的东西,去突破一些固有的底线。我们希望找的建筑师也是,希望在建筑上有独特的创造力。所以两者结合在一起的时候,这个力量就一下子有了一个更大的提升。

在“粮仓”展区看展览的观众

所以,去年摄影博物馆这栋建筑被威尼斯双年展的中国国家馆选中,参加了双年展。很多建筑师来看,外国观众和专家说,你们这个博物馆就不像我们那种封闭式的博物馆:很象牙塔、很高大上,你们的回廊、楼梯都可以和市民打交道,完全就像是从这个地方生长出来的,很接地气。而且建筑使用了大量的本地材料,他们觉得太有意思了。

但是施工上还是有一些粗糙的地方,因为是本地施工,没有足够的经验。能维持到现在这种状态很困难,但是大家也都接受了,因为毕竟在这个地方有局限,但是不影响这个建筑作品本身的魅力吧。所以建筑和我们所做的艺术的创造是互相加分的。

建摄影博物馆,是创办摄影年展时就有的心愿

澎湃新闻:您从世界新闻摄影基金会(WPP)的大师班回来了之后,就创办了连州摄影节了?

段煜婷:对。我从WPP的中国大师班回来之后,他们这边的报纸请我来做讲座,后来他们的市长也来认识了。认识以后他们想做文化项目,因为我之前在《人民摄影报》,平遥摄影节的创办我曾参与过,就给他们讲这些活动,他们很感兴趣。后来就这样就做起来了。

因为我的兴趣点始终是在摄影本身。我第一份工作是专业摄影刊物的编辑,而且是理论版的编辑。我最大的兴趣是研究摄影。然后第二份工作还是图片编辑,跟摄影的关系没有离开过。所以肯定还是喜欢做这方面的工作的。但是新闻媒体只是一个过渡,因为我想看一下摄影在大众媒体和社会媒体的这种功能,其实就是抱着一个学习的想法,待了几年。正好大师班结束之后,遇到了连州,他们想要做项目,我就想那我也许可以帮助他们做。

当时才30出头,没有太多的经验。但是我觉得我还比较聪明,会找到一些办法。当时我就去组成了一个策划团队,早期的学术策划团队,那我就请了当时广州最好的艺术评论家杨小彦,还有法国的阿兰·朱利安,核心成员是我们3个人,在第一届的时候是这样创立起来的。还有一些外围的策展人,如广州的摄影师安哥。

连州摄影博物馆门口,外国专家与本地观众

澎湃新闻:当时规模比现在小很多吗?

段煜婷:就少一个展区,少了粮仓展区,第一届的时候还没有,只有“果品公司仓库”(现为连州摄影博物馆所在地),还有鞋厂、文化广场那两个场地,连州市图书馆、文化馆之前也是专业展区。

澎湃新闻:摄影博物馆是去年连州摄影年展举办的时候开张的,当初怎么会想到要做这个博物馆?

段煜婷:我们创办第一届摄影节时就有了这样一个愿望。因为中国没有摄影博物馆,一直没有,这是一个巨大的缺憾。而且我们知道,摄影博物馆是这个领域最重要的一个机构,或者说是一个平台。最终中国要有自己的摄影历史,要做学术研究和摄影历史梳理的话,我们必须要有一个机构能够承载这些东西。

同时展览、摄影节和所谓的艺术中心展览只是作一个展示,做完以后没有持续性的研究,也没有收藏。但是有了一个博物馆以后,每一个展览其实是对每一个摄影师个案的研究。博物馆就承载了收藏这些个案的功能。收藏完了以后要做更多、更细化的学术梳理,甚至为未来的摄影史梳理做储备。

所以这在摄影的领域内算是一个更“上层”的“建筑”。创立摄影节的时候我们虽然想建,当时顾铮老师提出来说,现在这个条件还不成熟,但是你们可以考虑建一个档案馆,我们就从那个时候有了这种理念,去做一些收藏、文献的整理。因为文献不需要大量的资金和实体的投入。

这个梦想一直都在。这中间大概第五六届的时候,我就开始做方案。我到处去做推广,特别希望一个摄影博物馆能落地,当时想的不一定是在连州,觉得也许更理想的是在广州。但后来发现广州这个城市功能太多,也不在意这样一个东西,然后地价也太贵,就慢慢地搁置。

连州摄影节开幕周期间,在摄影博物馆内举办了多场论坛活动

连州政府后来换了一任新的市长,也挺偶然的,我跟他汇报工作,他说你这个做的很好,未来你觉得我们应该怎么发展下去?那我就赶快告诉他我的理想。我们应该建一个摄影博物馆,如果您愿意支持,我觉得这是对推动我们未来摄影扎根在这个城市一个更好的事情。他就特别有兴趣,他觉得这是一个好事,应该做。

当年我就带他和其他连州市的主要领导去了法国的尼埃普斯摄影博物馆和巴黎的欧洲摄影之家参观、学习。因为尼埃普斯博物馆的馆长是我的好朋友,跟我们摄影节有过多次合作。我邀请他把连州这个城市和尼埃普斯所在的夏隆结为了一个在摄影艺术上的友好城市,就等于牵线让两个博物馆进行合作。我和当时尼埃普斯博物馆(Musée Nicéphore Nièpce)的馆长弗朗索瓦·萨瓦尔(François Cheval),我们就决定来共同建立这个博物馆,弗朗索瓦后来就成了我们的联合馆长。

我觉得我是一个特别幸运的人。因为我和弗朗索瓦认识也是在法国阿尔勒摄影节,一次比较偶然的机会,大家互相非常欣赏,有一个共同的价值观。最后能在一起做事,也是一种缘份。事情来的时候,我们当然会特别珍惜,会非常认真地做准备工作,甚至非常辛苦地工作,但是机会并不是刻意去争取的。

连州街景

博物馆和艺术教育

澎湃新闻:连州摄影博物馆是官方的?

段煜婷:当然,因为是官方出资,博物馆属于连州市文化局。但我们的合作形式是他们聘请了我们这个专家团队来运作,我们是受雇于官方的专业人士。我们是体制外的,但是这个馆是属于体制的。他们很开明,给了我们极大的艺术自由,我们才能做得比较专业。

澎湃新闻:摄影节和博物馆都不收门票,是从一开始就确定的吗?

段煜婷:对,没有必要收门票。我们又不是旅游城市,也没有区位优势,本来能来的人都已经能推动城市消费了,第三产业都带动了。而且现在中国有免费博物馆开放计划,我们也列入到了这个计划里边,国家还给一些补贴,几十万,不太多,但也算是一点帮助,所以我们也不收门票。

连州街景

澎湃新闻:这一点对于当地人和来参观摄影节的人,还是挺大的福利。

段煜婷:对。特别是市民能随意进出,对面小学一放学,孩子们就来了。不用排队,直接进来,就像他们的后花园似的。我们设计的时候就是这样想的,包括建筑师的理念和我们的理念都是这样想。

你看我们一楼的大厅是开放式的,有一部分是露天的。一方面就像岭南的这种建筑,这里潮湿,所以它是透气的。另一方面,我们希望这个空间就像一个市民活动的小广场,一个聚会地方。甚至我们当时还想象,什么时候有人想来这儿办婚礼也可以,年轻人的活动都可以来这里办。

连州街景

澎湃新闻:您觉得连州这边的年轻人有没有受到摄影节、摄影博物馆的滋养,潜移默化的熏陶?会出现更多跟摄影有关的专业人士吗?

段煜婷:已经有了。有好多喜欢摄影艺术,甚至喜欢学艺术、学策展的孩子都上大学了,在广州还找我。他们还返回来做我们的实习生和志愿者。我就问他们,你们怎么会这么喜欢艺术?他们就说,对啊,我们其实就是看了摄影节特别喜欢。

其实我觉得这是我都没想到会有的成果。十四年了,当时的初中生、高中生都已经上大学了。我觉得这个影响还是要慢慢看,因为我一直觉得做摄影节需要的是个慢工夫,没有那么快。

但我知道受到影响最大的就是孩子和年轻人。因为其实我们的展览,其实就是为他们打开一扇国际化的窗,让他们看到世界,甚至影响他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的,这是对这个城市最大的影响。对人的影响才是最大的,而不是说提高了多少GDP。不能寄希望于文化项目来推动GDP,这个是特别要不得的。

澎湃新闻:平时的展览观众主要就是当地人?

段煜婷:也有从周边来的,就是珠三角这边的人,广州的也过来很多。他们有新展都会关注,离得近的他们很方便过来。湖南、郴州、广西周边的都会来。有一个人连续14年来看摄影节,我都认识,他们说还有好多这样的人。明年摄影节15周年,打算给他颁个“最佳观众奖”(笑)。

    责任编辑:吴英燕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