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深度|艺术、技术、商业变革下,中国动画何以突破?

澎湃新闻记者 徐笛薇 实习生 欧贝然
2024-07-12 12:22
来源:澎湃新闻
亲子学堂 >
字号

谈及动画,国人的视野总难忘上世纪中后叶那些承载了几代人童年记忆的经典形象——“没头脑”和“不高兴”、“九色鹿”、“沉香”、“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海尔兄弟”……这些动画或取材于传统文化或贴近大众生活,其中洋溢着丰富的想象力、趣味性以及审美导向。

1956年,《骄傲的将军》开创了中国“民族风格”动画片的先河;1988年,上海举办国际动画电影节,且中国第四部水墨动画片《山水情》一举拿下若干国际动画大奖;1999年,《宝莲灯》上映斩获2000多万国内票房。

这一段从新中国成立到上世纪末的时光,常被称为是“中国动画的黄金时代与白银时代”。虽然当下面临的是完全不同的时代环境和技术背景,但有些核心的理念值得动画人始终坚持和传承。

上海美影厂的经典动画能历久弥新的奥秘是什么?国产动画如何在传承与创新中再次屹立于世界?动画在青少年的成长教育中又有何特别的价值?近日,由澎湃新闻与上海文学艺术院、中国福利会儿童教育传媒中心共同推出的“小小艺评家”项目邀请到了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原厂长、国家一级动画设计师与动画导演常光希与国际动画协会(ASIFA)会员、动画编导徐畅,站在“动画人”的视角,讲述独具魅力的中国动画,以及如何看待国产动画的历史与未来。

“小小艺评家”艺术鉴赏课海报 设计:牛嘉良

在艺术、技术、商业变革的当下,中国动画何以突破?曾执导《宝莲灯》的常光希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nper.cn),技术的发展离不开人的头脑和创意。他坚信,中国动画一定能在新变革中找到一个最佳切入点,利用技术表达出动画创作者的初心与中华文化的底蕴。

动画导演、国家一级动画设计师常光希

好动画的核心:好故事与想象力

今年2月,国家广电总局发布的“重温经典”百部展播作品名单中,28部经典动画片名单中,有24部均出自上海美影厂,囊括了大众耳熟能详的《大闹天宫》《哪吒闹海》《阿凡提的故事》《三个和尚》《天书奇谭》《黑猫警长》等。

国家广电总局发布的“重温经典”百部展播作品名单中28部经典动画片

上海美影厂是中国动画电影的“老字号”,也曾是中国历史最长、片库量最大、拥有知识产权最多的动画制作单位。其将传统工笔、水墨、壁画、剪纸、皮影、木偶、年画、版画等技艺引入动画制作,采用中国美术的理念、风格、材质、技法等创作动画电影,开创了先河,形成了中国特有的“美术片”,其创作体系的美学精神,被评价为“东方浪漫”。

在计划经济体制的时代,作为国家事业单位的上海美影厂的运营受到计划性电影体制的保障。1950年,漫画家、中国动画领军人物特伟,带着东北电影制片厂(简称“东影厂”)原班人马和动画制作设备南迁到上海电影制片厂,吸引了包括万氏兄弟在内的许多美术、影视、文学人才,组成了一支创作热情高涨的美术团队。1956年,他们创作的彩色动画片《乌鸦为什么是黑的》获第八届威尼斯国际儿童电影节奖,然而评委们感到该片风格偏向苏联,所以坚定了上海美影厂走“敲喜剧电影之门,创民族风格之路”的风格。

上海美影厂曾拥有动画(手绘)、木偶、剪纸、折纸四大片种,每一个片种都有相对独立的生产车间、工艺流程和创作人员。不同的创作媒介决定了不同片种的艺术特性、表达优势,各片种内部对风格样式的持续探索也不断地拓展着该片种的表达边界。自1957年4月建厂以来,先后创作了500多部伴随了几代中国人成长的经典作品,获得了近500项国内外大奖,在国际上被誉为“动画的中国学派”。

在2023年南京动漫创投大会的论坛上,上海美影厂策划创作部二级导演(编导)田懿仍旧提到对于优秀文化的传承,“中国动画学派的动画,本质就是以中国文化为创意源头,以中国元素为表达形式,以中国风骨为精神内涵的美学理念与艺术显现。”

《20世纪中国动画艺术史》张慧临

一般认为,动画是一种集合了文学、绘画、电影、摄影、音乐、戏剧等众多艺术门类的艺术表现形式,是一门和技术关系紧密的艺术。“绘”与“动”是传统动画制作的两个步骤。国际动画协会(ASIFA)会员、动画编导徐畅借用向孩子们介绍:“动画片拍摄的定义是‘frame-by-frame’逐帧动画,也就是必须一格一格拍摄后连续播放而成的作品才行。”

在上海美影厂,手绘时代的动画采用定格拍摄技术,从胶片提取到赛璐珞(Celluloid)化学板上,再进行手绘上色。而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原厂长、国家一级动画设计师、动画导演常光希介绍,通常10分钟的片子需要数千乃至上万张的画片,《哪吒闹海》则画了十几万张。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剧本编写的环节首要考虑是否寓教于乐,由导演确定艺术风格和形式,美术设计师将塑造出合适的角色形象,原画师以表演为基础设计关键动作,由动画师逐帧完成所有画面,再有下一阶段的描线、着色、拍摄与后期。他认为,一部动画想要拥有持久生命力,其核心在于好的故事与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动画编导徐畅也表示,在过去上海美影厂的创作中,好的故事承担着三个关键功能:哲理的传递、人情与人性的表达以及为大众所喜爱。

这在其父徐景达(人称“阿达”)的作品中得到了生动体现。例如,融合了中国画“大量留白”“散点透视”“简练的线条”的《三个和尚》通过一个简单的故事,传达了合作与团结的重要性,同时也展现了人性中的自私与利他之间的斗争,通过幽默诙谐的方式,使得深刻的哲理变得易于理解和接受。

徐畅与澎湃新闻讲述父亲的动画创作理念时说:“一个作品里面必须有两个要素,一个就是情,一个就是性。”在传统中国哲学中,“性”为人之本能,如恻隐、善恶、是非之心;“情”由性而生,是人性之表现,是人们的情感需求,这是根植于内心深处的观念与价值。在动画中书写这样的故事,才是真正贴近人的、呼唤共鸣的、触动人心的。

同时,上海美影厂有一句口号:“不模仿别人,不重复自己。”这也是上海美影厂作品总能深入人心的另一大奥秘,一代又一代动画人的不断求变,坚持创新。他们的创作,无论是故事或是艺术表达都经得起大众的反复咀嚼,让观众得到美的熏陶、善的感动与真的洗礼。

吉卜力创始人高畑勋在2014年接受中国媒体南方周末采访时曾表示,上海美影厂曾经制作的一系列作品让他和宫崎骏都非常惊叹,但也为改革开放后因追求利润而导致的中国动画电影的衰退感到失望。 

“经典”何为:扎根日常,追求艺术

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动画创作背景和氛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在常光希眼中,那是一个无需考虑票房而更能专注于动画本身故事与艺术的时代。

中国动画的起步离不开万氏兄弟。从模仿开始向迪士尼卡通片学习,兄弟到上海住在“亭子间”,从零开始不断钻研和实践,逐渐摸索出动画的窍门后,在1924年制作了第一部动画片《舒振东华文打字机》。1926年,万氏兄弟制作了真正意义上的动画片《大闹画室》,标志着中国有故事性的动画片的诞生。1941年,他们又制作了中国第一部影院动画片《铁扇公主》。这部作品不仅在国内引起轰动,甚至成为日本动画大师手冢治虫投身动画创作的推动力。

1986年,阿达(左)与日本动画家手冢治虫合影。 受访者供图

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电影制片厂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厂房规模,建设了美术片制作基地,老厂长特伟动员万氏兄弟来到上海为美影厂助力,于是万氏兄弟万籁鸣(“大万”)与万古蟾(“二万”)分别导演了《大闹天宫》与《猪八戒吃瓜》等经典动画。

常光希表示,新中国刚成立时中国的动画产业也在起步阶段,创作资源相对匮乏,技术和资金都有一定的限制。动画制作主要依靠国家的支持和推动。“当时我们做动画搞导演的人,不会想到票房。我就想我做动画片一定要把故事做得更好,把艺术形式搞得更好、搞得更新、(做出)让大家眼睛一亮的东西,达到我的艺术追求就好了”,常光希说,“虽然现在不能模仿,但是我们那时候对动画的那种本体的理解、对文化的追求精神还是应该传承下来。”

艺术形式的创新也需要创作者们扎根到观察与表演中。常光希介绍,动画导演在拿到剧本故事后,首先要定下艺术风格,请设计师创作动画角色,再改成更适合于动画表现的形象,交由原画师设计动作表演,再手绘制作成为连起来的动画,这之中的每一步都需要动画工作者们费尽心思考虑如何表现得更好,每一位工作者必须“既是演员又是画家”

他回忆,上海美影厂创作《大闹天宫》时邀请了全中国最有名的装饰画家张光宇来设计孙悟空的角色形象。当时张光宇先生他画的造型是非常民族化,非常漂亮可爱,但在动作表演上复杂的形象更难表现,于是又请美术设计师严定宪先生在这一基础上再进行修改,让角色更适合于动画表演。

孙悟空造型设计 张光宇手稿

而当时上海美影厂的原画师必须要懂电影、懂戏曲、懂舞蹈,都要去“业务学习”,也就是去看戏,京剧、越剧、评弹都有所涉猎。据《中国文艺》报道,在《大闹天宫》的筹备过程中,副导演唐澄安排负责动画设计的浦家祥到京剧院学习了三个月,才得以在片中呈现出精彩万分的打斗场面与配乐。

此外,常光希介绍,在美影厂,镜子是极其重要的创作工具,创作者可以通过面对镜子观察自己的表情和形体来设计形象和动作,以此来加深对动画角色的刻画与理解。除此之外,为方便创作者近距离观察,厂里的后花园以前还养了许多动物,让动画中拟人化的形象与动作更加生动。

年轻时的严定宪对着镜子揣摩孙悟空的表情

“艺术是科学的先导,科学促进艺术发展”,徐畅说。谈及如今国产动画面临的挑战和困境,他表示,如今动画制作技术日益便捷,缺的是不懂怎么讲故事,只能做“表面文章”,“画面其实不需要多豪华,动画首先是故事,而故事要让人动情、有共鸣,无论多简单都可以打动人。”

如动画短片《新装的门铃》的创意源自于徐景达导演在家中安装了一个新门铃后心态变化的个人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汲取灵感、提炼创意,将其转化为具有普遍共鸣的故事。这种基于日常的想象力不仅丰富了动画的表现形式,也使得作品更具有亲和力和启发性。

另外,徐畅指出,中国动画的艺术性表达除了“向内求”——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也需要“向外索”——艺术创新需要借鉴和学习。相比于国际上一些知名的动画节,目前国内大部分的动画节多以展示和交流为主,更侧重于商业、娱乐,诸如手办等周边销售和cosplay(角色扮演)的展示而非专注于动画作品的展示和评价,缺乏实质性的放映和深入的专业讨论。“这实际上限制了动画节在推动行业提升和提供专业交流上的作用,大众能看到真正好的、富有艺术性的动画片的渠道也很少。但在网络发达的今天,我们能从他人那里学习的机会其实应比过去要多得多。”

动画的魅力在于变化,保护孩子的想象力

徐畅是国内儿童动画教育推广的先行者。在那个没有互联网和数字媒体的时代,他的童年充满了手绘动画和电影的陪伴。

1988年,他以儿童动画指导者的身份加入了国际动画协会。该协会推崇动画创作的艺术性,倡导创作区别于迪士尼商业动画的实验动画,特别重视引导儿童自主创作动画,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受其影响,当时而立之年的徐畅便自己带着提前准备的纸笔材料,到上海多所中小学、幼儿园开设课程,指导学生制作动画。

国际动画协会(ASIFA)会员、动画编导徐畅

“动画的奇妙的之处就是变化。”在徐畅看来,动画不仅是娱乐,更是教育儿童、激发想象力的重要工具。“通过正确引导,孩子能被激发出奇妙的创意,在‘变来变去’的动画创作中活力无限。”

可是,想象力也需要保护。

徐畅告诉澎湃新闻,从自己的教学经历来看,孩子天生就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在幼年总是能异想天开,讲得头头是道,只是很难通过一些画面或文字表现出来。常常到了小学,孩子的动手能力变强,但想象力就稍弱了一些;到了高中,想象力又大打折扣,但技巧都成熟起来。

有一次,徐畅听到一个孩子的愿望是,“希望太阳永远不会黑,那样就可以一直玩了!”“那要怎么样天才不会黑呢?”孩子想到一个办法——拿三根棍子把“太阳”支撑起来。

徐畅认为,这是一种原始、幼稚的想象力,也是完全突破常理的一种想象,但在日常中往往会被否定,其实可以加以引导和鼓励,甚至通过动画片把这些异想天开的想法一一实现。“我特别赞成素质教育,强调模仿力、创造力、想象力与面对挑战的韧性,要能提问题,对任何事物带有求知欲。不管是做动画、做科研都需要。”常光希也表示,孩子应当被鼓励去了解任何感兴趣的事物,扩展视野,发挥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想象力。

艺术、技术、商业变革下,国产动画迎新挑战

20世纪末,中国译制动画片大量引进播出,如欧美动画《蓝精灵》《米老鼠和唐老鸭》《猫和老鼠》、日本动画《樱桃小丸子》《蜡笔小新》等。国产动画制作在审美、创作语言、题材以及形式上受到国际影响,促使动画的生产形成多元化格局。进入21世纪,国内外动画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国产动画市场份额受到了挤压。

然而,技术的升级以及政策的支持带来了新的契机。近年来,三维数字技术不断赋能动画生产,国产动画迎来新一波的爆发。

2015年起,《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以尚佳的口碑打破了《功夫熊猫2》保持了3年的国内票房记录,被视为“国产动画发展的一次拐点”。此后,2016年票房过亿的《大鱼海棠》、2017年《大护法》、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及《白蛇:缘起》、2020年《姜子牙》、2023年获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参评资格的《长安三万里》等动画作品不断在市场上泛起水花,合力形成一股新技术与中华文化相融的国产动画大潮。

然而在一些动画人看来,这只是复兴的开始,还未到达真正的繁荣和崛起。动画故事叙述老套、艺术表现同质化、重复利用经典IP、低幼向充斥市场、缺乏良好机制、以利润为先的导向等问题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

近两年,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走进大众视野,与之伴生的AI画作技术也逐步迈向成熟。

2024年2月,OpenAI发布Sora文生视频模型,AIGC正式从文本、图像迈向视频大模型时代。相比起手绘时代下原画师和动画师一帧一帧画出分镜头,再通过逐帧拍摄来制作动画,Sora能够理解文字提示,并按照提示快速生成场景和角色,制作1分钟的短视频。

此前,“最大程度地使用了AI技术”的《西游记》动画短片,从分镜头脚本构思、静态图片的生成、将图片生成动画、到后期配音剪辑都利用了AI软件完成。制作者仅用6天多就做出了近4分钟的动画短片,而如果纯靠人工制作,可能需要花费半年多。尽管制作者也表示,AI生成不出带有地方文化元素的细节,一些字眼也依然无法识别,但天庭的场景威严神秘,花果山的飞瀑石桥如世外桃源,人物动作特效上也细节丰富,AI技术的力量不容小觑。

网络博主“AI疯人院”发布的《西游记》系列动画短片

另一方面,如今中国动画迈向世界舞台,除了技术与作品内容上的挑战,还面临着海外市场的争夺。

2019年9月20日,《罗小黑战记》在日本以单馆展映形式上映,获得观众喜爱,并扩展为艺术院线长线放映。2023年5月,讲述广东舞狮文化的《雄狮少年》在日本上映后获得了良好的口碑,得到了当地业内人士的称赞。

不过,总体来说,当下中国动画海外影响力实际仍处较低水平。中国传媒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商务品牌战略研究所与雷报发布的《2023中国动漫出海前瞻报告》显示,尽管中国动漫进步显著,但一部动画或漫画想要“出海”,面临的困难和不确定性难以估量。中国动漫在世界动漫产业里属于“后来者”,起步较晚且产能相对不够充足,因此在与美国、日本等动漫工业体系成熟且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的“老手”们竞争时,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据相关报道,广东出品的《熊出没之夺宝熊兵》在2016年被引进土耳其,一度斩获土耳其动画电影票房榜首之位,《熊出没之熊心归来》于2018年5月入驻墨西哥超270家影院,引发强烈反响。

与之相比,追光动画所制作的《新神榜:杨戬》、《白蛇:缘起》则定档北美。然而,尽管《新神榜:杨戬》的特效制作水平已经是国内顶尖,但在内容情节的叙述上却有所欠缺,后续的票房收入都远低于国内票房。

对此,徐畅表示,“我们在做一个民族题材的时候也是要在了解国际上对它的认同感之上再做调整。如今的国产动画创作中,也要有国际视野,寻找普世价值。我们要重视文化的语境,更注重使用国际性的语言,把中国故事讲好。”

“如果说中国动画学派创造了我国动画艺术上的巅峰,那么让中国动画作为产业走向世界,并被世界认可,则是新时期一代代动画人的使命”,央视动漫集团董事总经理蔡志军曾在首届北京动画周主论坛上坦陈,中国要成为动画强国,还需要更多优质精品内容的供给,还要进一步提高动画制作实力、品牌经营能力和产业协同能力,还需要更多高精尖的创作人才、复合型的市场人才。

同济大学电影研究所所长杨晓林也认为,吉卜力生态动画之所以能够经霜弥茂,正是因为始终秉持着对人与自然关系问题形而上的思考,赋予作品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宫崎骏为作品并没有像如今部分国产动画电影一般堆叠了大量的数字特效与技术,而是通过细腻的笔触、丰富的色彩来对画面进行艺术性的呈现,耐人寻味的主题使作品蒙上了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也常生发出对科技异化的批判、对人性的拷问、对生态的忧思、对战争的反省,将娱乐商业动画转而为史学家和思想家动画。

宫崎骏作品《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海报

时代巨变下,观众的审美也在发展,但动画创作沉下心讲述吸引人的故事和创造生动艺术的核心目标始终未变。如常光希导演所言:“我始终觉得技术再发展,还是离不开人的头脑、离不开创意、离不开文化的底蕴,技术跟文化应该同时并举地一起前进。所以要回过来审视一下,是不是应该重新回到我们做动画的初心来。”

    责任编辑:徐笛
    图片编辑:张颖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