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定州法院举办“青思·青学”讲堂——品国学经典《了凡四训》读书分享会

2024-07-05 18:0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为弘扬国学文化、增强干警修养、营造和谐氛围,7月4日,定州市法院举办“青学·青思讲堂”第一讲——品国学经典《了凡四训》读书分享会。法院全体青年干警参会,共同学习、交流思想。

人生,不是一场物质的盛宴,而是一次灵魂的修炼。通过此次学习交流,青年干警们表示受益匪浅,表示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将以《了凡四训》为镜,不断自我反省,谦虚学习,提升自我。

今后,定州法院将以“青学青思”作为全院干警的教育平台,不断贴近广大干警的文化需求,持续深入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讲座,在全院营造和谐文明、健康快乐的工作环境,将工作与艺术紧密结合,打造一支既懂法理又有才情、既有逻辑性又有艺术创造力的高层次干警队伍。

国学分享

《了凡四训》原名《戒子文》,是训诫儿孙“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传统经典家训。中央电视台、中央纪检委网站都曾专题推荐该书。

《了凡四训》作者袁黄,出生于明朝万历年间,江苏吴江人,入赘在浙江嘉善。袁黄少时父亲病逝,遵从母命学医,17岁在慈云寺摆摊卖草药时,偶遇仙风道骨孔先生。孔先生观其相称:你是仕途中人,改行读书,明年可中秀才。袁黄转而求学,第二年赶考果然中了秀才,连名次都跟孔先生预测的一模一样。袁黄信服求问前程,孔先生推算袁黄今生命数:某年可禀生补缺,某年可当贡生,某年可为四川某县县令,三年半后回到故乡,53岁这年的八月初十丑时寿终正寝,终身没有子嗣。袁黄一一记下,令人称奇的是,此后每次的考试结果都与孔先生测算的丝毫不差。自此,袁黄彻底地相信命数,心如死灰,不再动心起念。

袁黄进入南京国子监读书之前,来到当地栖霞山拜访云谷禅师,与禅师对座一室,三日不眠,无一妄念。禅师称奇,细究缘由。袁黄回答:此生祸福生死,都被孔先生算定了,命由天定,无需强求。禅师斥其为凡夫,点拨“命由己立,福自己求。”并传授改命之法,袁黄醍醐灌顶,当天将自己的别号“学海”改为“了凡”,即了却凡夫被宿命束缚的定数。此后,将改命之法付之实践,果然,孔先生的推算一再失灵:袁了凡官至职方司主管人,追封尚宝司少卿,生育两子,74岁寿终正寝。袁公69岁时回顾自身传奇经历,撰写家训《戒子文》,总结改命四法:立命、改过、积善、谦德。后世传颂过程中,称之为《了凡四训》。

《了凡四训》是自度、度人的有效门径,其中现身说法的一则事例启人智慧:了凡先生在天津宝坻当知县时,许愿做一万件善事,他夫人认为衙门里没有什么善事可以做,犯愁何时做完。当晚,了凡先生梦见天神告知:一万件善事已经超额完成。原来,身为知县的袁了凡,争取到减税政策,将当地的农业税由两分三厘七毫降为一分四厘六毫,该项政策惠及全县百姓,而辖区百姓过万,故此一件善举,成就了万倍功德。借用元杂剧《铁拐李岳》中的一句话概之“人道公门不可入,我道公门好修行”。

如果人生是场修行,那么公门就是最好的道场。公门中人手握权力,无论大小,政令一出,针对的通常不是一人一事,而是涉及千家万户,做善事、行好事,产生的社会效果也会成百上千倍地放大。故而,公门中修行,丝毫不亚于清静寺观里修行,也远比常人生活中修行功德来得快、大得多。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经说过:这一辈子能当个公务员或公职人员,应当是很大的福报。作为公职人员,如果不在公门中做善事、做好事,就像走进了宝山却空手而归。可惜的是,有些公门中人公权私用,公权滥用,追名逐利,跨底线,越红线、不光没有积累福报,反而把自己修进了高墙铁网,成为了狱中囚。

原文摘录

“命由我作,福自己求”

“一切福田,不离方寸”

“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务要日日知非,日日改过;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于自是;一日无过可改,即一日无步可进”

供稿:魏珊珊

原标题:《定州法院举办“青思·青学”讲堂——品国学经典《了凡四训》读书分享会》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