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尼斯观展:丁丁和张
但凡小时候读过《丁丁历险记》的,定会知道丁丁和张,因为大家都记得《蓝莲花》,记得丁丁和张的友谊。他们中的许多人,也包括我,从地球各个角落赶到法国尼斯,就是要来看这场名为“丁丁、埃尔热与张”的纪念展。
初夏的尼斯,游人如织。这次来,不为度假,不参加电影节,只是探望学生时代的好友,看一场之前错过的大展。
晚年的张充仁为埃尔热塑像
三十多年前,一位上海耄耋老人,也匆匆往法国南部赶,要来给自己学生时代的老朋友塑一尊半身像。这位老人叫张充仁,上海的聂耳像便是他塑的;而他故去不久的老友,正是“丁丁之父”埃尔热。但凡小时候读过《丁丁历险记》的,定会知道他们俩,因为大家都记得《蓝莲花》,记得丁丁和张的友谊。他们中的许多人,也包括我,从地球各个角落赶到尼斯,就是要来看这场名为“丁丁、埃尔热与张”的纪念展。
1934年,年轻的漫画家埃尔热准备让自己笔下勇敢正直的丁丁,去远东开始新冒险。当时的欧洲人对遥远中国充满误解和恐惧,而埃尔热不愿被偏见所左右,他想在创作前了解更多。正在比利时留学的张充仁,一个来自上海的年轻人,成了埃尔热的顾问,让他爱上了中国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和深刻哲思,同时也对中国人传统的岁月静好被铁蹄践踏而愤慨不已。埃尔热景仰中国绘画和白描技法,张充仁便送了他一套《芥子园画谱》。两个同龄人一见如故,总有聊不完的话题。在一张黑白老照片上,二十多岁的埃尔热和张充仁笑得无忧无虑。
年轻时的埃尔热与张充仁
埃尔热说:“我发现了一个新世界,一种我完全不了解的文明,同时,我也意识到了一种责任感……这一切多亏我遇见了张!感谢他让我理解友谊、诗歌和大自然……”比照着中国好友,埃尔热画出了以上海为背景的《蓝莲花》里的张,里面的汉字,大都是张充仁亲笔所书。从这部作品起,埃尔热的创作开始结合中国画技法,“邪不压正”“友谊与和平”也成了他永恒的主题。《蓝莲花》被认为是他最伟大的作品之一,而足智多谋、重情重义的张,也成了全世界知名度最高的“中国好友”。
之后张充仁学成归国,二战爆发,埃尔热被征入伍,两人旋即因战乱失去了联系,但从未停止彼此的思念。埃尔热为了打听好友消息,尝试各种途径,连布鲁塞尔的中餐馆都问了个遍,却一无所获。他把对老友安危的担心,画进了漫画,也就是当丁丁得知张的航班失事,茶饭不思,做梦都呼喊他的名字;丁丁坚信张没死,不顾一切赶往雪山深处营救。
这部漫画不但感动了世界,更感动了老天,在寻找了近五十年后,两人终于联系上。那时,埃尔热已是癌症晚期。当张充仁排除万难飞抵布鲁塞尔时,整个欧洲都轰动了,他受到了国宾般礼遇,许多人特地赶来见证“张”和“丁丁”的重逢。两位古稀老人紧紧拥抱,哭得像两个孩子——这张照片,被挂在这次大展上,也被挂在比利时埃尔热博物馆和上海闵行的张充仁纪念馆里。
“张”和“丁丁”的重逢
但凡在孩童时代读过《丁丁历险记》,定会对这个世界心存温柔,它被译成了70多种文字,遍及世界各大洲,陪伴了一代又一代小朋友的成长。当新一代的孩子听到“丁丁”就露出诡异的笑,不再知道白雪、船长、杜邦和杜庞,只想躲在自己卧室和整个世界玩打打杀杀的游戏,你会忍不住想寄上一套书,把永远年少、永远坎坷、永远疾恶如仇却永远心怀宽容与幽默的丁丁和张,介绍给他们。
(本文转刊自新民晚报夜光杯)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