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独家对话马东:为什么要做《喜人奇妙夜》?
“欢迎回到喜剧监狱”——这八个大字赫然贴在米未公司大厅的立柱上,成为人来人往的“打卡景点”。不少喜人会在这里轮番拍照留念,也包括马东。
被大家戏称为“典狱长”的马东,还记得喜人们再次回到创排间的样子,“脸瞬间就变了。突然进入创作状态之后,明显整个人都不一样了。”这几乎是所有“喜人”心照不宣的共同感受:在米未进行喜剧创排时,迸发出的喜剧灵感让人雀跃,绞尽脑汁的推翻与重建也足够令人崩溃。之前闫佩伦在跟毒眸在回忆创排经历时也提到,那段时光艰难与快乐并存,创作热情还需要时刻与残酷现实进行对抗,“准备好几个月,最后只选二十几个组,所有人都可能会面临‘白干’。”即便如此,每年的笑花学院仍然会准时地挤满“喜人”,既有老人,也有新人,他们继续在创作的焦虑与激动间来回游荡,不变的是,他们对喜剧的热情从未消散。喜人们“摩拳擦掌”的同时,观众们也在翘首以盼。过去的一年,综艺市场上并没有一档破圈的喜剧综艺,无论是脱口秀、Sketch等新型喜剧,还是相声小品这类传统喜剧,整个综艺市场都很久没有出现过“笑声”了。于是,当《喜人奇妙夜》出现时,观众的热情变得前所未有地高涨。开播前,腾讯视频上《喜人奇妙夜》的预约达到了100多万,首播当日站内热度值破21000,进入腾讯视频爱看俱乐部。
“观众有预期,对我们来说是压力,也是鞭策。”马东告诉毒眸。在节目开播的前三天,毒眸再次来到米未,与马东聊了聊喜人,也聊了聊喜剧。在谈及这一年多的变化时,马东的回答一如往常的干脆与坚定,“没有变化。“为什么节目需要变化呢?好不容易摸到了观众的脉搏,让观众满足了,为了追求变化,非要把它变了,这是一种创作的误区。”马东说道。追求变化,并非是绝对正确的态度,变与不变的背后,更需要看清的是创作的初心。
建立喜人生态
在米未缺席喜剧综艺的这一年多里,观众仍能处处看到“喜人”的踪迹。“逐梦亚军”蒋龙张弛、“皓史成双”史策王皓戏约不断,以主角身份出演了《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故乡,别来无恙》《狗剩快跑》等热门作品;“少爷和我”鑫仔张哲华、“胖达人”土豆吕严踏入短剧领域,出演了《少爷和我》《大王别慌张》;闫佩伦、蒋诗萌等其他“喜人”也在剧集、电影、综艺等地方活跃着。
“喜人”集体进入内娱市场,并开始被更多人所关注,一方面得益于两季《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的节目播出热度和长尾效应;另一方面在于,“喜人”在驾驭基本的类型角色之外,还具备扎实的创作能力和表演能力,这让他们有了诠释更多角色的可能,也契合了市场对“喜人”的需求。
一群“脚脖子演员”借由节目带来的热度,快速成长为影视市场的“腰部演员”,并逐渐建构了如今的“喜人”生态。然而,想要跃升至真正的头部,仍是道阻且长。“马太效应始终存在,站在顶尖的永远只有那几个人。”在马东看来,马太效应存在于各个领域,并不局限于喜剧演员。但不可否认,喜人生态相较于其他人才生态,形式要更为严峻,要求也更为严苛。
马东对毒眸感慨道,歌手可以在每一个音乐节、演唱会去重复唱同一首歌,但是喜剧创作者花半年写一个段子,一演完就要重新来。“这是由艺术形式决定的,没办法。”
正因如此,对喜剧演员的磨砺,往往比其他类型演员的标准更高,从前两季的《一年一度喜剧大赛》到如今的《喜人奇妙夜》,锻炼“喜人”创作能力的创排,仍是节目不变的重点环节。
“我们对笑花喜剧团的招募看重几个点,第一是天赋,第二是能不能找到匹配的创作伙伴,第三是能不能学习到创排方法,在即兴喜剧中进行‘升番’、创作‘game点’,第四能不能在舞台上呈现站得住的表演,把自己的设计意图通过表演表达出来。”马东说道。
这套选拔标准严格、残酷且现实,却是挖掘喜剧演员潜力不可避免的历练过程。一次又一次的创排,考验的不仅是演员的喜剧创作能力,还有舞台表现能力。在多维度的高压标准下,演员们不得不调动所有的创作经验和生活感受,不断地修正与调试作品,在作品中成长为更符合市场与观众期待的喜剧演员。
无论是“新人”,还是“老人”,只要进入创排的环境都会回归到同一个身份——“喜人”。在这种环境里,演员与编剧的界限也变得模糊,一些惯常的职业刻板印象开始被打破,演员需要考虑故事创作,编剧也要考虑表演形式,经过创排的作品到最后大都很难分清专属于谁,而是合作产生的共创内容。
“喜剧这个行当从来都是角儿的艺术。你能要求周星驰、卓别林只会表演吗?肯定不是,他们都有一个高度完整统一的创作过程。”马东说道。这种严苛的创作环境对于“喜人”而言,是一种折磨,但也是一种幸运。一个纯粹以创作者为导向、以优质内容为目标的创作环境,可以最大程度地激发演员们的创作热情,调动他们的创作乐趣。在马东看来,喜人的淬炼就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喜人的标准
在《喜人奇妙夜》的喜人名单中,不乏一些观众熟悉的面孔。参加过两季《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的张祐维和闫佩伦组成“又一轮Plus”;第二季的“九口人”“酷酷的天放”又回来了;刘旸和松天硕有了新组合“四士同堂”,吕严也组了新组合“量子力学”。老选手扎堆回归,在马东看来是一种“并非本意”的选择。“我们没有一刀切的原则和标准,既希望有更多的新面孔被观众看到,也并不排除老面孔。”马东说。
在导演组长时间的选拔过程中,马东反复与导演组强调要“空杯”——倒干净过去的思维定势,以全新的姿态面对喜人的作品,无论是新喜人还是老喜人。但老面孔与新节目的的碰撞,难免会产生一些与预期的偏差。观众会带着既有的心理预期审视老选手,而老选手在面对观众更高的期待标准时,也会动摇或有所顾虑。马东对此非常坦然,在他看来,更重要的是先明确一个问题:到底谁是观众?“看了节目的观众是沉默的大多数,是你看不见的,我觉得创作者必须内心要有定力,知道什么是观众。我们是全新的面孔,观众就会买单吗?所以不要去预判,还是要从作品出发,谁作品好,谁就上。”
终归到底,观众对“喜人”的关注并不会因为身份产生根本性偏差,观众更多的认知往往建立在作品之上,作品不断更新大众对演员的认知期待。“所有喜剧最终都是以人为核心的表现形式,最后打动的也是人。喜剧的独特性就在于,它是人跟人之间的交流,人对人的吸引。”马东说道。
喜剧的新鲜感
“新鲜感”是每一档节目在具备IP属性之后都会面临的生存魔咒。而对《喜人奇妙夜》来说,他们看重的并不是“人”的新鲜,而是“作品”的新鲜。这是一档以内容为导向的节目优势所在,节目形式和规则的创新,或许可以带来短暂的新鲜感,但只有保证内容不断创新,才能让观众产生更持久的情感链接。
而想要实现内容的创新,最重要的就是始终保持对当下社会情绪的敏锐性。“所有的文化产品都是当下产品,对于社会反应的体察。”马东说道。之前的《一年一度喜剧大赛》实现破圈的作品,都是对当时大众情绪的具体化呈现,比如讲述网页弹窗、超前点播、直播带货等互联网乱象的《互联网体检》,反映养成类选秀节目对偶像练习生和观众影响的《偶像服务生》等等。
大众的社会情绪在生活节奏加快、互联网信息爆炸的背景下,正在进行更快速的转向,这些都影响着喜人们对作品的思考和呈现。“当年‘三狗’演了一个大厂的节目《丛林法则》反响不错,那时候社会关注的是大厂,现在是什么?考公。整个社会是在流动的,作品就是社会流动这条河上的船,所以,你要看船在哪儿,就要看这个河是怎么飘的。”马东表示。在今年的《喜人奇妙夜》里,“打工人”就成为了创作者们反复去拆解的情绪点。“莎全莎美”的《年终大奖》讲述职场关系中上司下属之间的尴尬与无措;“葱姜蒜”的《熬人奇妙夜》讲述当代年轻人在一天高压之后深夜的情绪波动。这种作品与现实情绪上的互动,促成了喜剧内容的翻新,这或许就是《喜人奇妙夜》最大的“变化”所在。
社会发展为喜剧源源不断地供给着创作养分,而喜剧的解构能力,完成了大众对现实的情感处理,无论是冷嘲还是热讽,无论是冰冷还是温情,其故事内核往往都映照着最当下的社会情绪。回溯过去广泛流传的喜剧作品,无不遵从这一创作规律。侯宝林、马季代表的相声时代,在说学逗唱间完成对社会的深刻洞察,《宇宙牌香烟》等作品将改革开放社会变动下的生活冲击娓娓道来;宋丹丹引领的小品时代,则从细微之处观察普通百姓的情感剧变,《昨天今天明天》《钟点工》等作品反映了城乡建构下的隔阂与差异;而如今的Sketch、漫才让更多的年轻人自己走到了台前,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生活压力与对未来的迷茫。
无论什么时代,喜剧作品都承担着观众的情绪出口,而作为一个重要的闸门,喜剧的意义要远胜于文娱市场对它的类型总结。“喜剧是一个又长又厚的雪道,你从最开始扔一个雪球,在这个雪道上滚,它自己就会滚成一个大雪球。人们对快乐的需求太本质了,太强烈了。”在马东看来,观众对于喜剧的需求一直都很旺盛,而且这个需求并不会因为短视频、短剧等新型文娱产品的诞生发生变化,喜剧短视频也并不会抢夺喜剧综艺的市场注意力——对观众看来说,只要满足了“乐”就足够了。在这种蓬勃高涨的情绪需求下,已经窥见喜剧本质的米未,在一开始就已经明确了方向:脚踏实地跟随时代的节奏,为观众持续性地提供正向的情绪价值。变与不变对他们来说,都无足轻重,他们真正在乎仍旧是人与内容的关系。就像马东说的那样,“这个需求比我们想的要大,所有做喜剧的人,都像在精卫填海。”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