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一个项目工程师的承诺|穿城而过·北横通道

2024-08-02 21:0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本文由 镜相 X 视界 合作出品,入选“纵横——北横通道十年建设历程”项目。如需转载,请至“湃客工坊”微信后台联系。

2014年12月25日,蔡芸飞刚从另外一个项目调过来的第二天,就参加了北横通道项目的开工仪式。回忆起来,蔡芸飞说,自己那时候和同事、领导都不熟悉,工程好像与自己没有多大关系。但经过了十年的工程建设,现如今,他感觉自己已经和北横真正融合在了一起。

2014年,28岁的蔡芸飞加入了北横通道项目。2019年,他担任副指挥,负责北横通道东段工程。随后他参加上海城投青干班培训,成为青年后备干部,并在不久之后晋升为工管部经理。2023 年,他接替第二指挥部指挥一职。

北横的建设经历了十年,蔡芸飞见证着北横通道从蓝图走向现实,也切实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长。在参与这个项目的过程中,从负责一个点,到统筹一条线,再到现在管理一个面,蔡芸飞开阔了眼界,在项目技能和思考问题的方式上都有所提升。

“建好北横,便民利民”是北横通道建设过程中一直秉持的理念。回看北横建设的十年,一次次的沟通让沿线居民理解工程的意义;精进技术,最大限度降低工程施工给周边居民带来的影响;给项目做“加法”,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社区居民做一些实事……这些都是项目方在建设过程中一直坚持做的事情。蔡芸飞说,做工程一定要真诚,要化解工程的难度,提高工程的温度。对项目工程方来说,这是责任,也是考验。

以下文字根据蔡芸飞口述整理。

口述:蔡芸飞(北横通道现场项目经理)

采写:徐嘉滢、李梦迪

采访时间:2024年3月15日

采访地点:上海北横通道工程建设现场指挥部,光复西路875号

2014年12月25日,北横通道正式开工。这一年,上海城投集团成立了城投公路投资集团,我正式加入集团第三事业部,成为北横通道的项目工程师。

北横通道项目工程师:我们是一条纽带

作为建设单位,我们要承担主体责任,起到统筹协调的作用,日常的工作就是盯施工进度,检查工程质量是否达到方案要求,以及施工过程是否文明。邻居有投诉意见也是直接向我们反馈。我们相当于一条纽带,按照市里下达的进度和质量要求,牵头协调各方,做好统筹管理,所以日常会议比较多。考虑到周一至周五大家都在外面做项目工作,会议一般安排在周六上午。

有一次会议非常关键,我印象很深。当时“建功号”盾构机准备穿越轨道交通10号线海宁路—河南北路路口,盾构机直径15米,相当于五层楼高,在地下推进过程中风险很高。土是软的,但盾构机很重,所以要通过各种办法进行控制。而且这条线路要从轨道交通下面穿过,按照上海申通的硬性指标,地基沉降一旦达到 20 毫米,地铁就要停运。虽然当时市里已经对轨道交通的穿越制定了标准流程,西段工程也已经完成了几次很顺利的穿越,但这次穿越难度仍然非常大,申通集团认为这是“上海第一险”。

为什么呢?原因在于这个路段的土层质量特别差。就像你从一个年轻人身边走过去,你撞他一下都没事,但是如果是一个老人,即使你没碰到他,带过一阵风他可能都会倒。我们的情况相当于要从沉降已经超标的土层下面再去推盾构。

对于穿越过程的准备工作,申通集团也提了很多新要求,我们都按要求完成了。但市里从来没有出现过因为附近施工导致轨道交通停运的情况,对于穿越大家还是很犹豫,甚至一度想等到 2 月份春节期间再开工,但这样对工期影响非常大,需要延长将近两个月的时间。前期工作已经准备了两三个月,如果突然叫停,士气也会比较低落。

2021年12月28日,市里开会讨论这件事,城投的总工和申通的领导都参加了会议。会议从下午一点持续到五点,始终没有结论。在会议陷入瓶颈的时候,城投集团的总工程师季倩倩站起来说了一段话,我记得很清楚。他说:“在东段规划方案制定的过程中我们已经知道这个风险点的存在,现在确实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很大的困难。既然现行方案没有办法调整,再拖下去也还是要穿越,我们现在只能想穿越的办法。参建各方都很努力地做了两三个月的准备工作,想尽可能把它做好。面对未知的困难,没有人敢保证万无一失,但不尝试,永远不知道答案。”

季总发言后,建工集团当机立断保证会做好所有工作。申通集团也表示会配合做好应急和维保工作,加强应急物资和人员保障。与会各方,包括区里的单位,还有交警各个部门,也都支持穿越。

北横通道建设的核心是“穿越”

2021年12月31日晚,盾构机开始穿越,到1月3日晚,总共79个小时,最终沉降8.81毫米,最大沉降接近15毫米。距离停运的标准,只差五毫米。那时候我们确实很紧张,但现在回想起来,这次穿越是一本很好的教科书,为大直径盾构穿越轨交积累了经验。我们后来又穿越了4号线和18号线,沉降都在6~7毫米内,控制情况良好。

经历了这次穿越,我感受到上下级之间是齐心协力的,自己也慢慢形成了一套处理问题的思路和方式。特别在对外协调的时候,态度真诚是关键,有什么问题和建议直接说出来,大家一起讨论解决方案,否则瞒着不说,在工作的过程中暴露出新的问题,这样就很棘手。

北横通道建设的核心可以用“穿越”一词来概括,穿轨道交通,越路口高架。但在工程之外,建设过程中还需要人与人之间的“穿越”。北横通道项目的影响兼具整体性和区域性,项目沿线的居民不免担心自己的日常生活会受到施工的影响。这其实很考验项目方优化规划方案、精进施工技术的能力,尽可能降低对周围居民造成的困扰。

在建设过程中,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比如北横的特色——搭建“全影型声屏障”。普通高架桥两旁的声屏障一般都是直立式的,大概3~5米高,而北横的声屏障是全包型的,就像形成一段隧道空间。虽然造价是传统屏障的3~4倍,且施工难度更大、周期更长,但整体的隔音效果会更好,也减轻了对周边的光污染和废气污染,更为环保和人性化。

这“全影型声屏障”是建设方从规划的角度,尽可能减少对沿线居民的影响。但在施工过程中,噪音、扬尘和原有道路阻断等问题不可避免,还是有群众不断反映。

带着奶粉、尿布去做疏解工作

我们在周家嘴路、安国路施工的时候,附近小区有一位产妇,她经常找街道居委会反映,甚至拨打12345市民服务热线投诉。在摸排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她患有产后抑郁,家庭内部也存在一些矛盾。

因为情况比较特殊,我们试图用常规的方式与她沟通,她不能理解。最后,项目书记带着奶粉、尿布去她家里疏解,希望她能够谅解,也尝试帮她解决家里的问题。这位产妇后来和书记挺聊得来的,经常打电话向书记倾诉,书记也就成了她的“心理咨询员”。

在施工密集的时间段里,我们也会提前1~2天与她沟通。如果她这两天情绪比较不稳定,不能接受的话,我们就在远一点的地方为她订酒店,等施工结束再把她接回来。通过这样的办法,我们慢慢化解了她的抵触心理,也保证了施工的顺利推进。维稳信访是不可能一下子解决问题的,只有细水长流,慢慢化解。

北横通道项目在普陀、静安、虹口、杨浦等各区都有工程点位,我最初负责的是长宁区中江路—中山公园隧道段。因为隧道工作井设在中山公园内,方案需要对13000 平方米的公园绿化进行搬迁。一个百年公园突然要搬迁,周边居民并不理解。对于喜欢在公园里打拳、练剑的人来说,这里是他们多年来固定的锻炼场所。附近有个老奶奶,每天都要去摸摸公园里的树,这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甚至是一种牵挂。

为了得到他们的理解,我们通过街道居委会和周边居民沟通,向他们介绍北横通道建设的意义、解释方案选址的原因。隧道之所以选择从中山公园穿越,原因在于可以节省大约4~5倍的建筑物拆除费用,而且搬迁是临时性的,施工结束后公园仍旧恢复如初。我们向周边居民解释:“你今天踏过的每一块石板,五年过后你还能重新踏上。”经过沟通,最终我们也得到了周边居民的谅解。

八年后,我实现了对爱人的承诺

2015 年 10 月,公园开始搬迁。我们拟定了很多搬迁方案,绿化能保留的就尽量不动。公园里最大的一棵百年老树,原来在生态岛上。为了对它进行保护,我们不能直接搬走,否则一棵树孤苦伶仃的,很难生长。所以我们选择就地平移,维持其周边原有的生态环境,有其他灌木乔木陪着它。经过多次方案论证后,我们找了一个苗圃,把这些树养起来。

公园里原来还有一座桥,叫彩虹桥,我们也拆旧如旧,把石头一块块编好号后移出去,最后再原封不动地运回来。从征询搬迁方案,到沟通搬迁要求,再到施工,历时一个月的时间,总投入1亿多元,我们才完成了13000 平方米的绿化搬迁。

“建好北横,便民利民”一直是我们的理念。在建设过程中,我们还会主动做一些“加法”,比如对沿线的地面道路进行提升,处理原有道路的断点,对道路进行扩容,让道路比以前更顺畅,走上去更舒服;沿线小区排污有问题,我们会义务地帮他们接入污水管道;在重阳节、端午节,我们探访小区里的老人,帮他们修电器、换煤气;我们还率先尝试给项目沿线的天桥加装电梯。

第一部加装的电梯位于海宁路吴淞路路口。我们在施工过程中发现这座天桥靠近第一人民医院,附近的老人和病人上下桥都不太方便,轮椅只能走地面,同时因为人流量较大,交警需要持续疏导。

了解到这个情况后,经各方研究决定,由我们承担起加装电梯的任务。巧合的是,第一人民医院离我家很近,之前有一次爱人身体不适,我陪她去医院,但是因为当时没有电梯,我是一路背着她从楼梯上走过去的。那时候我就对她说,“以后要是有机会,我给你装一部电梯。”没想到八年后,因为北横通道的项目建设,我真的实现了这个承诺。

蔡芸飞在现场

2024年4月5日, 市民在乘坐第一人民医院人行天桥电梯。北横通道工程为医院门口的人行天
桥加装了电梯,方便了前来就诊的病人和沿途行人

2021年7月,垂直升降电梯加装完成,既可以解决老年人上下天桥腿脚不便的困难,也能为乘坐轮椅就医的患者提供便利。电梯的使用率很高,收获了很多好评。有居民反映说,以前经过天桥要么是绕路走,要么是一点一点爬楼梯,现在有了电梯就方便多了,这也让我很有成就感。目前我们也在恒丰路天桥、西藏路天桥加装电梯,电梯还在施工过程中,加装完成后将开放使用。

曾经我们追求建设速度,现在更讲究城市温度,注重老百姓的感受。在建设过程中,这个观念也是慢慢转变的,我们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周边居民解决一些客观实际的问题。通过这些“加法”,我们在确保北横通道顺利“穿越”的同时,也实现了项目方和沿线居民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包容,实现了更深层面的人心“穿越”。

北横通道项目很快就要收官了,即将动工的南北通道目前还在规划阶段。这个项目和北横通道类似,也是在城市中心建一条大直径的隧道,北横的故事、经验和精神也会在今后的项目中传承下去……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