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那英被曝感染!约三分之一的人群可能患病,做好这件事可预防
6 月 28 日晚,《歌手 2024》第八期赛中,那英以面纱遮半面登上舞台。以此造型登场的背后原因有点心酸:那英感染了带状疱疹,疹子长在脸上和眼睛里。
视频曝光后引发网友对带状疱疹的关注,数据显示,大约三分之一的人一生中会患上带状疱疹。
什么是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的“前身”,就是水痘。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是一种人类疱疹病毒,可引起水痘和带状疱疹两种不同的疾病。在我们小时候感染了水痘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可继续在人体内悄无声息地潜伏,等我们因年龄增大或因疲劳、创伤等内外因素导致免疫力下降了,这种病毒可能会再次被激活、复制和繁殖,导致带状疱疹或老百姓说的缠腰龙、转腰龙。
为什么带状疱疹越来越多见?
随人口老龄化增加的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的发病率通常随年龄增长而增加,50 岁后急剧上升。日本一项大规模流行病学研究报告指出,自数据收集开始的 21 年间,带状疱疹年总病例数增加了 54.5%,平均发病率上升了 68.1%[1]。
带状疱疹发病率之所以随年龄增长,主要是因为针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细胞免疫力会随年龄增长而减弱。
大规模水痘疫苗的接种
对儿童实行大规模水痘疫苗接种,这可能会增加人群层面的带状疱疹发病率。一项研究发现,尽管大规模水痘疫苗接种可大幅降低水痘的流行,但在 20~49 岁年龄段人群中,带状疱疹的发病率明显增加[2]。
换句话说,原先可以通过接触水痘儿童患者获得免疫力的人,因为水痘的流行减少,对水痘带状疱疹的免疫力下降,从而变得更容易患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有什么症状表现?
带状疱疹患者皮肤会出现皮疹,且在出疹的部位会感到疼痛、瘙痒或刺痛。据患者描述,这些痛感有着刀割、火烧、电击、鞭抽的感觉,疼痛程度不亚于生娃。
皮疹通常会在身体某个特定区域安家,往往是背部沿着肋骨的那一片,或者是在脸上。有趣的是,它好像很守规矩,很少跨越身体中间的“界线”,且一般在 2 到 4 周内愈合。
带状疱疹的临床表现,图源: The Journal of dermatology
但让人头疼的是,即使皮疹愈合后,顽固性疼痛和感觉异常可能长时间持续,即出现所谓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这种情况在重症和老年人中更为常见[3]。
大家也留意到,那英身上的疱疹长到眼睛里了。这也属于带状疱疹的一个常见后果——眼部带状疱疹,可能会导致严重的视力损害。据说有 6%-10% 的患者因眼部带状疱疹而导致视力下降[3]。
总的来说,带状疱疹的症状通常很明显,一旦出现皮疹就可以做出准确的临床诊断。
带状疱疹用什么药物治疗?
传统口服抗疱疹病毒药物
目前用于治疗带状疱疹的口服药物主要有:阿昔洛韦、伐昔洛韦和泛昔洛韦。这些传统抗疱疹病毒药物可以通过抑制病毒 DNA 的合成而表现出抗病毒活性。
由于这些药物都是通过肾脏排泄,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血药浓度过高可能导致意识障碍等神经精神症状。因此,使用这些抗病毒药物需要根据肾功能调整剂量。
新型口服抗疱疹病毒药物
2017 年,阿美纳韦作为一种新型口服药物被引入用于治疗带状疱疹[4]。与传统抗疱疹病毒药物的核酸类似物不同,该药物具有新机制,能抑制 VZV 的解旋酶-引物酶复合体。
解旋酶-引物酶复合体在病毒 DNA 复制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通过抑制这种酶活性,阿美纳韦可阻止病毒 DNA 合成并抑制病毒复制。
这种药物的抗病毒活性比传统药物高出 10 倍以上,每日一次给药的临床效果等同于每日三次给药的伐昔洛韦。
此外,这种药物主要通过粪便排泄,与传统药物的排泄途径不同,因此无需根据肾功能调整剂量。
考虑到老年人是带状疱疹的高风险群体,且常伴有随年龄增长而来的肾功能衰退,阿美纳韦可能成为这类患者的治疗选择。
如何预防带状疱疹?
增强免疫力
长期以来,一直有观点认为,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免疫力下降是疾病发作的诱因之一。
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的免疫反应涉及体液免疫和细胞介导的免疫。研究表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特异性细胞免疫在预防带状疱疹的发生、严重程度及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特异性体液免疫则对预防带状疱疹或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没有作用[3]。
因此,医学研究人员认为,带状疱疹的预防可从增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入手。
接种水痘疫苗
水痘疫苗不但能够预防初次的水痘感染,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带状疱疹。
2003 年的一项研究就表明,50-79 岁人群接种水痘疫苗增强了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特异性细胞免疫,提示该疫苗也可能有助于预防带状疱疹[5]。
水痘疫苗这招一石二鸟玩得倒是漂亮。一项对超过 3 万名 60 岁以上参与者的观察显示,接种水痘疫苗可使带状疱疹发病率降低 51.3%,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发生率降低 66.5%[6]。
一款水痘疫苗(Zostavax 减毒活疫苗)的预防效果。接种 Zostavax 后带状疱疹(a)和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b)的累积发病率明显下降。图源: The Journal of dermatology
在日本,用于儿童预防水痘的同一款疫苗于 2016 年 3 月获准用于 50 岁及以上人群预防带状疱疹。但目前国内还没有批准用于成人预防带状疱疹的水痘疫苗。
接种带状疱疹疫苗
相对水痘疫苗,带状疱疹疫苗对带状疱疹的预防效果可能要更好。一项对超过 1.5 万名 50 岁以上健康受试者的试验结果显示,通过两剂(肌肉注射)疫苗接种,带状疱疹的发病率降低了 97.2%[7]。
一款带状疱疹疫苗(Shinglix)的预防效果。接种 Shinglix 后带状疱疹(a)和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b)的累积发病率明显下降。图源: The Journal of dermatology
目前,国内外专家指南都推荐接种带状疱疹疫苗疫苗作为带状疱疹的一级预防措施。2022 年 3 月,《中华医学杂志》发表了我国首个《带状疱疹疫苗预防接种专家共识》,明确推荐年龄在 50 岁及以上且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接种带状疱疹疫苗[8]。
2023 年 1 月,国产带状疱疹疫苗上市,成为国内首个适用于 40 岁及以上人群的带状疱疹减毒活疫苗。只需接种 1 针这款疫苗,就可获得 10 年以上的免疫效果。随着全国各地不断准入,广大适龄人群在附近的预防接种门诊即可接种国产带状疱疹疫苗。
如果你担心带状疱疹的风险,可以咨询医生,了解自己是否适合接种专门的带状疱疹疫苗。
参考文献:
[1] Toyama N. “Invasive meningococcal infection, April 2013-October 2017”, Japan. IASR. 2018;39:139–41
[2] Toyama, Nozomu et al. “Universal varicella vaccination increased the incidence of herpes zoster in the child-rearing generation as its short-term effect.” Journal of dermatological science vol. 92,1 (2018): 89-96. doi:10.1016/j.jdermsci.2018.07.003
[3] Hakami, Mohammed Ageeli et al. “Varicella-zoster virus-related neurological complications: From infection to immunomodulatory therapies.” Reviews in medical virology vol. 34,4 (2024): e2554. doi:10.1002/rmv.2554
[4] Asada, Hideo. “Recent topics in the management of herpes zoster.” The Journal of dermatology vol. 50,3 (2023): 305-310. doi:10.1111/1346-8138.16666
[5] Takahashi, Michiaki et al. “Enhancement of immunity against VZV by giving live varicella vaccine to the elderly assessed by VZV skin test and IAHA, gpELISA antibody assay.” Vaccine vol. 21,25-26 (2003): 3845-53. doi:10.1016/s0264-410x(03)00303-7
[6] Oxman, M N et al. “A vaccine to prevent herpes zoster and postherpetic neuralgia in older adults.”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vol. 352,22 (2005): 2271-84. doi:10.1056/NEJMoa051016
[7] Lal, Himal et al. “Efficacy of an adjuvanted herpes zoster subunit vaccine in older adults.”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vol. 372,22 (2015): 2087-96. doi:10.1056/NEJMoa1501184
[8]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皮肤科分会, and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老年性皮肤病研究中心. "带状疱疹疫苗预防接种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杂志 102.8(2022):6.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