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误入水门的陈松林院士,一生干了一件事,一件事干一生

2024-07-01 17:1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提到海鱼,多数人会觉得价格偏贵,

比目鱼、石斑鱼等高档鱼更很少

出现在寻常百姓的餐桌。

吃的人少,养殖的人也不多,

所以,一些味道鲜美且营养价值极高的海鱼在中国水产市场上一度存在巨大的空白。

陈松林,中国工程院院士,

水产生物技术专家。

主要从事鱼类种质保存、

基因组资源发掘与分子育种研究。

他专注海水鱼养殖技术研究工作20年,

不仅成功培育出中国第一个半滑舌鳎新品种,

还使红瓜子斑成功实现人工繁育。为中国海水鱼类生物技术和遗传育种研究跻身国际前列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01 培育出中国第一条“半滑舌鳎”新品种

半滑舌鳎(tǎ),不少人没见过,许多人更是第一次听说。

中国传统相声里有句绕口令:“打南边来了一个喇嘛,手里提溜着五斤鳎嘛”,这里的“鳎嘛”说的就是半滑舌鳎。

半滑舌鳎,也被称为比目鱼,属于鲽形目舌鳎科舌鳎属鱼类。

这种鱼具有一些显著的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呈长舌状;两眼位于头左侧中部稍前方,上眼后缘约位于下眼中央上方;体色为暗褐色或者褐色,鳞片很小。

半滑舌鳎主要分布在西北太平洋地区,包括中国沿海。

这种鱼类的肉味鲜美,蛋白含量高,是我国渤海、黄海海域一种很重要的经济鱼类。

作为水产生物技术专家,陈松林在进入海水鱼研究领域的初期,就开始和半滑舌鳎打交道,至今已经研究了10多年。

对养殖户来说,虽然半滑舌鳎口感好,养殖利润高,但是却有一个致命问题:半滑舌鳎的雌鱼和雄鱼生长差异很大。

主要体现为,相同年龄的雌鱼个头要比雄鱼大四倍多。

并且雄鱼不仅生长慢、个头小,在普通苗种里面,长不大的雄鱼占比高达80%,严重影响了渔民的养殖积极性。

为了解决雄鱼比例高,又长不大的问题,陈松林首先要进行鱼的性别控制研究。

得益于在德国系统从事鱼类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经验,陈松林带领团队率先在国内找到了半滑舌鳎性别特异标记,掌握了辨别半滑舌鳎性别的关键密码。

同时,通过对鱼的性别技术鉴定,陈松林还发现了半滑舌鳎的另外一个秘密:在长不大的雄鱼里,有一类是“伪雄鱼”。

尽管伪雄鱼它能性成熟,能产生精子,也能繁殖后代,但它的后代里面的95%以上甚至100%的都是长不大的雄鱼,这种特性给养殖户带来了无尽的麻烦。

找到了半滑舌鳎雌雄比例问题所在之后,陈松林带领团队建立了半滑舌鳎高雌苗种制种技术。

在育苗的过程中,通过精准识别并去除“伪雄鱼”,使半滑舌鳎雄鱼的比例大大降低,将能长大的雌鱼比例提升至40%,并最终培育出了我国半滑舌鳎的第一个新品种“鳎优1号”。

“鳎优1号”优势十分明显,抗病能力强,生长速度快,出成比例达到50%左右,大大提高了养殖户的效益和积极性。

现在,“鳎优1号”在全国的推广覆盖率已经达到了80%,以前渔民是从不敢养,不想养,现在是抢着养,愿意养。

针对雄鱼长不大的问题,陈松林也想出了解决办法:利用基因编辑技术让雄鱼长大。

在基因编辑的过程中,将半滑鱼鳎的雄性决定基因(长不大基因)敲除,这样经过基因编辑后的雄鱼要比正常的雄鱼大好几倍。

这个试验的成功,也体现出基因编辑技术在鱼类遗传改良上的一个重大应用价值。

02 让更多的人吃到更好的海水鱼

从事海水鱼的遗传育种工作以来,陈松林一直在为培育更好、更优质的海水养殖新品种努力着。

除了半滑舌鳎,陈松林在海南也正在同步进行新的海水鱼品种的人工繁育工作。

红瓜子斑,学名红九棘鲈,属于石斑鱼类的名贵品种,多年来,市场上仅靠野生捕捞供给。

作为一种高档食用海水鱼,红瓜子斑身体呈红色至黄褐色,褐红色或深棕色小点布满全身,鱼肉雪白,肉厚且爽滑,鱼皮柔韧,鱼味浓郁,是石斑鱼中的精品。

2022年,陈松林开始带领团队攻克红瓜子斑的人工繁育技术。

通过2023年一年的试验养殖,陈松林发现红瓜子斑具有生长快,养殖成活率高的优势,是一种具有很大潜力,适合深海养殖的新对象。

眼前这些红瓜子斑是第一批人工培育的育苗,这一批鱼的养殖成功也标志着红瓜子斑成功实现人工繁育技术。

中国建造了很多深海养殖网箱和养殖工厂,但是在深海养什么鱼,这个是一个限制生源养殖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石斑鱼作为全国四大养殖海水鱼之一,尽管目前养殖种类众多,但附加值高、适宜深远海养殖的品种较少,红瓜子斑成功实现人工繁育为深远海养殖提供了新的养殖方向。

 

一个新的海水鱼养殖品种的开发极其不易,目前,红瓜子斑刚刚实现人工繁育,陈松林需要密切关注养殖过程中的一些细节问题。

红瓜子斑和其他的石斑鱼类一样,在幼苗期的时候对病毒敏感,导致出现大的死亡率。

接下来,对红瓜子斑进行抗病选育,成为陈松林接下来的重要课题。

对于陈松林而言,不论是半滑舌鳎,还是红瓜子斑,这些海水养殖鱼类最终能够走向市场,走上更多家庭的餐桌,是他不断追逐的目标。

为了这个目标,陈松林已经努力了20多年,着眼未来,他依然会在这个领域持续深耕,为我国广大的“蓝色粮仓”培育更多好品种。

6月24日,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在北京召开。《超级乡村研究所》也将陆续推出农业院士系列,向全国科技工作者致敬。

总台农业农村节目中心《三农群英汇》栏目特别策划7集系列节目《院士下田记2》,将于6月24日晚起在CCTV-17连续播出。

以院士为代表的农业科技工作者,他们扎根田野,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从动植物育种,到种养殖技术,他们潜心研究,为农民稳定增收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